(四)实施“县域善治”,有利于夯实长治久安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体制开始向深度转型,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生活多元、多样、多变特征凸显,信息流动更加频繁,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增多、渠道扩大、程度加深,人们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形成社会共识、扩大社会认同的难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社会改革进入深水期,需要推进的改革更具涉及面宽、利益调整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性大等特征,改革的普遍增益性在降低,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的分享预期在提高,统筹协调好各方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此外,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发性、偶发性和不稳定性因素逐渐增多,并嵌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原有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www.xing528.com)
在这样典型的“风险型社会”中,因各种原因引发的群体性冲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基层政权的稳定。比如,仅2008年,我国就先后爆发了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陕西府谷事件、江西铜鼓事件等群体性暴力冲突,全国为之震惊,基层矛盾加剧的现实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尽管上述事件发生的原因各异,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但一些基层政权治理社会的理念、方式和能力与时代严重脱节是不争的事实,现行社会治理体制和政策的完善也让人质疑。面对错综复杂的基层社会矛盾,县级政权必须寻求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推动县域治理走向良性道路。“县域善治”的实施,能舒.基层人民的社会诉求、消弭基层社会矛盾和冲突、确保基层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夯实长治久安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