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不足
1.构成上的欠缺
第一,创新资源吸附能力不足。创新服务平台拥有创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现状是创新服务平台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既是生存和成长的基础,也是竞争力的依托。资源吸附能力是创新资源配置能力中的基本组成因素。创新资源分布具有不平衡性,所有的创新资源不可能在一个创新服务平台都具备齐全,因此就需要创新服务平台利用其独具的优势,如区位优势、制度优势和环境优势等来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要素。该创新服务平台相对于周边的势能差,是通过更多创新资源的流入所导致的资源投入需求和产品市场需求的双向需求所形成的,有了势能差,就能实现对创新服务平台内外各种创新要素的吸引,从而为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资源。
第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是指创新服务平台内各种资源要素的整治、弥补、聚合、组合的过程,以达到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便合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创新服务平台的发展不在于先天创新资源的多寡,关键在于如何发挥该创新服务平台优势,整合平台内外资源,而整合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创新发展的强弱。同时,由于创新资源要素是流动的,因此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创新服务平台资源的整合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解决创新服务平台资源使用方向的确定,即明确创新资源的定位,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将资源用到做“正确的事”上,定位能力决定了资源配置能力的正负性质;二是对创新资源的调配能力,包括对平台现有创新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力以及当平台现有创新资源与发展目标存在差距时,弥补资源缺口的能力。
第三,创新资源激活能力不足。创新服务平台的资源潜力如果没有得到激活,则无法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也就无法成为维系平台生存和发展的有效动力。要有效地激活和放大创新资源潜力,关键是拥有有效的激活能力。各组织机构参与合作创新的积极性是创新服务平台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在平台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还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包括:一是政策激励机制,即通过财政、税收、土地、信贷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创新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二是产权激励机制,即可以通过推行技术成果参与分配、科技人员持股、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保证平台各组织机构及其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体现知识资本在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中应有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三是评价激励机制,应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作为衡量平台运行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尺,把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作为评价平台发展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www.xing528.com)
第四,创新资源增值能力不足。这包括基本增值能力不足和特殊增值能力不足两项。前者是指平台应具有的最基本服务能力,包括大多数信息服务平台及科技型中介机构都能提供的、无需专有技术和手段的、一般性的增值服务,如提供实时的行业信息、市场供求信息、企业资源管理等信息服务、国际国内及行业标准查询服务,等等;后者是指针对特定客户或特定创新活动,在基本增值能力基础上提供的定制化、超出常规服务范围的服务,以及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特殊增值能力是平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产业链的高利润区,其原创能力及内容资源的集成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例如根据行业应用需求,为了促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所建立的官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行业技术攻关,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等等。
2.功能上的不足
其一,空间配置功能不足。空间配置功能的重要形态和特征是创新资源在空间的集聚化程度,即创新服务平台促成创新资源在一定空间地域范围内流动的功能。产业集聚构架了产业群体的分工协作,形成了相应的规模效益,搭建了产业构架的产业链条,带来了某个区域的“品牌”和“中心”效应,导致了创新资源的投入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双向需求,形成了该区域相对于周边区域的势能差,实现了对区域内外创新资源的吸引凝聚,从而不断推动新的区域创新活动和经济跨越。
其二,产业配置功能不足。产业配置功能是创新服务平台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促成产业资源合理构架的功能,是创新服务平台能满足创新资源调整、优化结构的反映。每个区域都存在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区域的创新资源结构决定着区域的创新特色。许多区域的产业结构并不符合区域经济特征和要求,一直处于调整的状态。区域创新服务平台能够给本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提供有效的信息,便于创新主体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寻优活动,也通过实现创新资源流动的“无碍化”,实现创新扩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