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1年CPI上行分析
201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四万亿投资的落实和宏观经济的快速回升,我国农产品价格首先出现快速上涨,并带动一系列商品价格上涨,2010年7月居民消费价格(CPI)突破3%警戒线,随后节节升高。11月CPI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1.1%;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1%,环比上涨1.4%。数据显然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5.1%的CPI增速创下28个月的新高,通胀形势异常严峻。面对经济形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抑制物价快速上涨的政策措施,12月份CPI花落至4.6%,已经取得初步效果。但今年以来CPI又现上升趋势并有加速迹象,1、2月CPI维持在4.9%,3、4、5月份CPI突破5%的关口,分别达到5.40%、5.30%、5.50%,尽管CPI从7月份达到年内峰值的6.5%,到8月份的6.2%、9月份的6.1%,再到10月份的5.5%,有明显下降趋势,但通胀压力依然严峻,“稳物价、保增长”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向。
1.本轮复合式通胀形成的原因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总体上,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步企稳并步入复苏期,但在结构上则表现出许多深层次的缺陷和失衡,因此国民经济的恢复还存在明显的脆弱性。由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差异,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调整中形成了多重选择和非对称性,加剧了全球经济形式的波动。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得到了有效支撑,但复合式通胀压力已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面对后危机时期复杂的经济环境,我国宏观调控已开始转向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搭配的新框架。
(1)欧美等国家宽松货币政策是诱发我国输入性通胀的导火索
2010年11月3日,美国启动了规模为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其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联储以美国中长期关键期限国债为对象连续在8个月内投入6000亿美元。通过对关键期限国债大规模的投入流动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关键期限国债的收益率情况,从而推动市场中长期利率曲线下移,稳定市场对中长期利率的风险预测。第二阶段是美国国内金融市场获得基础货币后,增强了对美国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第三阶段是沉淀在美国国内金融系统内部的基础货币开始通过金融、投资和贸易渠道流向国际市场,给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扰动。第四阶段是国际市场上的资金回流阶段。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国际收支盈余通过购买美国商品和服务、购买美国国债或其他形式的证券资产回流美国,进而转化成对美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有效的支撑力量。
由此可见,美联储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达到有效改善美国金融市场状况和实体经济的基本面,但对世界经济输出了通货膨胀。
与此相反,当前调控中我国的主要政策方案与美欧形成了逆向调整,一方面加大了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极大增加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自主调整的困难。由于国内经济政策的自主性受到限制,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也形成了波动和不稳定性,在美欧等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2010年第4季度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急剧增大,外部价格冲击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大量流动性进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后,主要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和化工原料的价格开始迅速上涨,我国国内市场也受到直接的影响和扰动,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迅速上升。以石油为例,2010年国际原油价格与2009年相比上升17.37美元,涨幅为28.1%。四季度明显出现加快的趋势。近期国际石油价有所下降,但幅度不会太大。
(2)货币性通胀是复合式通胀的基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侵扰,2008年11月,我国紧急启动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相搭配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中央银行在两年内向市场注入了17.65万亿元的货币流动性,短期内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大,形成了过量货币流动性,诱发了货币性通胀。至2010年年末,我国M2的存量达72.58万亿元,按照年中汇率核算,接近11万亿美元,为当年度现价GDP规模的182%,为同期美国M2规模88535亿美元的124%。
(3)结构性通胀是复合式通胀压力的具体表现
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产或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从粮食作物的期货价格来看,波动并不大。在食品中,生鲜食品的价格上涨成为推动食品价格总涨幅达到7.2%的主因。
居住类价格快速上升是我国当前结构性通胀另一个重要表现。2010年我国居住类价格上涨达到4.5%,为CPI达到3.2%提供了22%的支撑。而在居住类内部,水、电、气、装修等产品占到了整个居住类的95%以上。
(4)成本推进性物价上涨是引发全面通胀风险的主要因素
2010年第4季度我国重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涨幅达10%以上,除燃油价格外,基本与国际市场同期价格上涨的时间和幅度保持一致。这说明,我国目前的成本推进性通胀的主要诱发原因来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也即输入性通胀的延伸影响。
随着国内结构性通胀重心的转移,长期未能理顺的资源和能源价格体系的缺陷极易成为下一个结构性通胀的结点,也即结构性通胀成为引发下一轮成本推进性通胀的重要驱动力量,从而使我国当前的复合式通胀演化为全面通胀。目前,国内游资已经开始进入价格控制相对宽松的中间产品市场和必需品市场,并开始向上述大宗商品市场转移,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
(5)通胀预期的形成是放大通胀效应的“棘轮”(www.xing528.com)
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同,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感知在2010年第1季度成为社会共同的对通货膨胀的理性预期。至第4季度,有73.9%的受访者表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而且认为物价持续上涨预期的比例达61.4%。随着CPI的快速走高,我国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开始形成。预期带来的通货膨胀会在短期内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偏好、投资选择和社会菲利浦斯曲线,从而给宏观调控和人民生活带来新的不确定性,进而成为放大通货膨胀效应的“棘轮”。
2.通胀形势严峻,全年4%的控制目标实现难度较大
(1)美国因素
与之前周期不同,美国此轮回升并不是依靠信贷扩张与房地产市场拉动,表明大宗商品面临的压力更少。另外,美国经济向新能源、医疗以及高科技方面的重组,将减少企业的大宗商品消费。美国对大宗商品的相对减少,不支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
(2)粮食价格趋于稳定
一是粮食连续7年丰收,人均占有粮食创1998年来新高。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10928亿斤),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312亿斤),增产2.9%。人均粮食占有量约408斤,创1998年以来的新高。因为我国工业用粮特别是乙醇用粮受到严格限制,因此,理论上我国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二是我国粮食库存充足。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粮食库存6001万吨,比2006年增长56%,而2010年我国粮食消费量10880万吨,并且我国粮食年消费量非常稳定,2010年仅比2006年增长6.7%。
三是我国粮食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小,2011年影响也不会大。受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涨和国内夏粮减产、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等多重影响,2010年6月10日到8月5日,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97.6%,7—10月玉米价格大幅上涨76.8%,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粮食价格仍保持相对稳定,同期最大涨幅仅为12.76%。这就表明,在连续7年丰收的情况下,我国本轮粮食价格上涨的高峰已接近尾声,从2011年年前4个月的情况看我国粮价稳定,1—4月同比分别为15.1%、14.8%、15.0%和13.9%。2011年再度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四是从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看,春节后对粮食生产和水利建设的扶持力度空前加大,2011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3)猪肉价格上涨是推动今年CPI上涨不可忽视的因素
近期,全国生猪市场猪价连续上涨,不仅刷新年内新高,也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即使是消费淡季也丝毫不见“降温”的苗头,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抢猪”现象。猪价的大幅攀升给抑制通胀带来压力。猪肉价格上涨已经成为推高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011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快速上扬,同比涨幅由1月份的12.4%持续扩大到6月份57.1%之后,回落至7月份的56.7%。1—7月,猪肉价格上涨直接拉动食品价格上涨2.9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近0.9个百分点,占CPI涨幅的15.5%,成为拉高食品价格乃至CPI的主要因素。
肉价上涨主要原因是生猪供应紧缺,而导致生猪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2010年上半年生猪养殖长达5个月的行业亏损将大量中小养殖户挤出市场;二是由于疫病频繁多发,母猪的存栏量一直未能有效增加,远不能满足正常需求。
综观历次的猪肉价格上涨,主要都是供给方面的异常情况导致,虽然经历一段波动后猪肉价格都能回稳,但对我国经济已产生较大的影响。有关专家研究认为,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将会造成中国CPI上升0.036个百分点。从历史周期来看,猪肉价格一直是CPI的重要领先指标。从10月份的态势来看,猪肉价格仍然有38.9%,随着冬季到来,猪肉消费进入旺季,猪肉价格仍有可能上升。
(5)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胀的作用下半年显现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给增多,2009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2010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5.98%;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38.96%,增速均达峰值。今年以来在实施稳定货币政策下,货币供给量已经大幅下降,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下降到15.2%,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81.68万亿元,同比下降到12.9%,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回落,创下自2001年10月以来的新低。同时,经济增速也已经在放缓,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同比增长下降到了13.3%,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下降到8.2%,比上年同期回落9.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之前推高通胀的货币和总需求因素在明显改善,而CPI指数也已从7月年内最高点6.5%逐月下降,8月6.2%、9月6.1%、10月5.5%,这说明货币政策的作用已凸显。但从货币的存量来看,通胀压力还不能忽视。另外,考虑到成本推动因素,此轮物价上涨具有一些中长期特征。成本推动问题不是简单通过货币政策能够奏效的,价格调控还要做长期打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