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如何进行病原形态学检查?
(1)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包括病料涂片、染色、镜检3个环节。首先用采集的病料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涂片,或推片(血液等病料),或抹片,或触片(组织等病料),选择适当的染色法染色后镜检,观察有无细菌及其形态大小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别。其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①制片。血液、脓汁、体液、人工培养物等液体病料直接用灭菌接种环蘸取一环,于载玻片中央涂成均匀薄层。如果液体过浓稠,涂抹前应以灭菌生理盐水适当稀释;血液也可用载玻片推成推片;固形病料如细菌菌落或粪便等,先用接种环取生理盐水一环置于载玻片中央,再取适量材料置于液滴中充分混匀并涂成薄层;组织脏器病料,可用镊子夹住组织块一端,用手术刀或手术剪,切或剪出新鲜切面,在玻片中央涂一薄层(即抹片);也可将剪平的新鲜切面,垂直地在玻片中央压或触一下,即可留下一个自然的组织切面压片(即触片)。
②固定。制好的标本片应待其自然干燥后根据所用染色方法确定是否进行固定(如瑞氏染色、姬姆萨染色时不用固定)。若急用,可小心地将标本涂片放在火焰的高处徐徐烘干。但切忌过热烘烤,以免使标本上的病原微生物变形。火焰固定是用拇指和食指挟持标本片,在酒精灯的焰心处缓慢经过2~3次。此固定方法简便快速,为一般标本所常用。(www.xing528.com)
③染色。据病原体的种类和临床诊断的需要确定适当的染色方法。
④镜检。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在油镜下(放大1000倍以上)观察细菌的有无或形态。
(2)病毒的形态学检查(包涵体的检查) 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生命体,不具有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其体积很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且有些病毒寄生于细胞后,在胞浆内或胞核内进行复制,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斑块,称为包涵体,染色后在普通显微镜下也能看到。其检查方法是,取新鲜被检组织(肝、脑等含病毒组织)触片或制作组织切片,据病毒种类的不同,选用伊红染色(病毒呈粉红色)或苏木精染色(病毒呈蓝色)后,在显微镜油镜下观察,查找包涵体,借以做出诊断。包涵体的检出对某些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有很大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