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藩镇忌功臣
李适即位后,藩镇拥兵自重的局面正越来越严重,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李适有强藩乱国的体会,因而想解决藩镇割据问题。这时,曾和李正己、田承嗣等议定传子制的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死,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即位,做了做表面文章,上表请朝廷认可。正想革除旧政的唐德宗见有人前来权充磨刀,自然加以拒绝。于是田悦、李正己、李惟岳联合起来,为争取传子制,出兵与朝廷作战。唐德宗听后,慌忙之中派兵讨伐,但不制订切实可行的用兵计划,也不设统兵元帅,诸将都由朝廷亲自指挥。结果接连失败,战争规模越来越大。
田悦等人始终不是唐军的对手,唐军很快击败田悦,逼其率残兵败将1000多人逃回魏州,守城自保;淄奇镇李纳也被杀得落荒而逃;而李惟岳部将王武俊杀死李惟岳,投降朝廷。总算取得一时的胜利。但割据者的野心已起,分裂已久的形势也不可能因之而有所改变,因而硝烟未灭,狼烟又起。
成德降将王武俊、朱滔因投降后索要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随后起兵反叛,并与田悦、李纳联合,叛军的声势又振。唐将马燧等攻魏州,朱滔、王武俊救魏州,李适又命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前往助战。李怀光击破朱滔军,王武俊又击败李怀光军,双方不得不据兵相持。不久,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朱滔为盟主,诸王约定相互支援,以求永保其占据的土地。随后为扩大叛军势力,又推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天下都元帅,叛乱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战事从河北一直蔓延到河南。
公元783年,叛军李希烈包围襄城。在对抗李希烈叛军的主要力量宣武军失败后,襄城更加危急,李适急忙抽调泾原兵,东救襄城。5000泾原兵冒雨前来,饥寒交迫,路过长安时,满以为能得到厚赐,遣归家属,但现实与他们想象的恰好相反,于是士兵们哗变攻入京城。李适急忙仓皇出走,逃到奉天县(今陕西乾县)。过了几天,郭子仪部下的大将、左金吾大将军浑缄来到奉天,部分官员也陆续来到。附近诸镇援兵入城,德宗使命浑缄统率。
这时,叛兵拥立朱为主,不久,朱又自称大秦皇帝,唐百官大都做了秦官,只有司农卿段秀实等少数官员不和朱同流合污,并准备诛杀朱,结果事情败露,段秀实等反被杀害。朱立朱滔为皇太弟,与河北诸叛镇遥相呼应。
朱率兵来攻奉天城,想将唐德宗杀死。但使尽浑身解数围攻了一个月,仍不能攻克。这时奉天城中的粮草已尽,唐德宗自己也只能吃些野菜和粗米。不久各路援军前来勤王,击败朱,迫使朱退守长安。这时,拥有重兵的李怀光逼走奸相卢杞,随后反叛,唐朝形势进一步恶化。(www.xing528.com)
这时李晟率军驻守在东渭桥(在长安东北50里),夹在朱此、李怀光中间,腹背受敌,极为危险。但他激励将士,得到驻那宁、奉天、昭应(今陕西临潼县)、蓝田的唐军支持,都愿接受他的指挥,因而军威大振。李怀光被击败后逃往河中,势力大大削弱了。
这时,唐德宗派人以安西、北庭地割给吐蕃为条件,向吐藩请求援兵,浑缄在20000吐藩兵的帮助下,率诸军自汉中出击,浑缄击败朱兵,进驻奉天,与李晟东西相应。吐蕃兵抢掠一番后,又得到朱丰厚的贿赂,便撤军而去。本想用吐蕃兵来牵制大将的李适,只得勉强让李晟等人自主兵权,随后李晟便率兵攻入长安,朱也被部下杀死,流亡10个月的唐德宗这才回到了长安。
刚到长安,吐蕃便来要安西、北庭两镇,唐德宗在李泌等大臣的极力劝阻下,拒绝了吐蕃无理的要求。于是唐朝和吐蕃之间战事又起。但吐藩的多次进攻,都被李晟击败,于是吐蕃设下了一个拙劣的离间计,以便除掉李晟、马燧、浑缄三人。唐德宗对吐蕃的离间计深信不疑,于是削去李晟、浑缄和马燧的兵权。使得此时的朝廷君臣相疑,内外分解:直到李泌为宰相后,才使局面稍稍稳定。
名相李泌上任后,摸准李适的心理,因而得到唐德宗的器重。于是李泌提出了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国),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计划。计划实施后,吐蕃势力削弱,不能为害于唐,唐朝的政局这才稍稍稳定。
唐德宗在朱围困奉天时,曾与军民一同忍受缺粮之苦,但他没有因此而愤发图强,反而更是得过且过,更为贪财。回到长安后,唐德宗一门心思地搜刮民财,再也不管其他国政。皇帝贪财,地方官为了升官发财,纷纷以进奉的名义进贡钱财,以讨欢心。这些官吏有的每月进奉,称月进,有的每天进奉,称日进。谁进奉的财物多,谁就会得到更高的官位。这些进奉的钱财并不是地方官自己的私财,而是加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得来的。到唐德宗统治末年,唐德宗又专门委派宦官到长安市场上直接采办宫中所需物品,这些宦官称为宫市使。官市使手下有白望数百人,专在市场上抢掠货物。
公元805年,德宗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