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笔者设置了专门的“访谈室”,一切调查都在其中进行。
一、时空设置
首先,笔者坚决拒绝在如此敏感的调查中进行经典的入户调查[7],因为即使没有旁人在场,中国人恐怕也很难在自己的家里对一个陌生人(调查员)说出任何一种不规矩或者非主流的性关系,更不大可能说出自己的哪怕是非常正规的性行为,因为“我是在自己家里”这个情境彻头彻尾地笼罩着被访者,与“谈性”格格不入。
作为情境控制的对策,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专门设置了“邀约”这一环节,也就是派专人打电话或者送邀请信,把被访者邀请到“访谈室”中来完成调查,以达到“鸟出樊笼”的心理效果。(www.xing528.com)
其次,笔者设置了专门的“访谈室”,一切调查都在其中进行。也就是在调查开始之前就确定独立的、封闭的空间作为面对面访谈调查的场所,确保没有任何第三者在场。在2000年的调查中,笔者主要选择居住区之内或者附近的旅馆作为访谈室;在2006年的调查中,笔者主要选择学校教室、社区活动室等做访谈室。[8]结果,这样的“专门时空”促使被访者“更专门地”呈现了自己。
最后,笔者两次都采用了笔记本电脑辅助调查,也就是编制电子问卷,调查员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被访者在电脑屏幕上阅读问卷,通过按键来回答问题。这一措施最大的好处就是把经典问卷调查中的“人际谈话”变成了“人机交流”,避开了中国人在“性的表述”上普遍存在的非礼勿听(无法接受调查员“说性”)与难以启齿(被访者认为不可言传)的文化障碍,实现了很好的情境控制。[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