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问卷调查的“过程控制”:论主体构建视角下调查方法的整合
第17章 问卷调查的“过程控制”:论主体构建视角下调查方法的整合[1]
社会科学中的问卷调查属于方法论意义上的实证主义范畴内的科学主义流派,来源于对于自然科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在受控条件下可重复的试验”的模仿(陈蓉霞,2004),并以此实现其科学性。其中,调查的实施过程就是模仿“试验”,随机抽样就是模仿“可重复”(潘绥铭、张娜、黄盈盈,2009)。我国社会科学界对于这两点(随机抽样的调查)的认识已经比较充分,但是对于“在受控条件下”这一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要素,不仅仍局限于统一问卷内容、统一询问方式这类底线条件,而且在方法论的层次上也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
自然科学所要求的“在受控条件下”,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水在100摄氏度沸腾”这一试验结果,必须始终被控制在“一个大气压之下”进行才能得出。如果在青藏高原试验,结果就会不同。所以本章所说的“过程控制”并不是要设计问卷中用于相关分析的那种“控制变量”,而是要设计出对于调查实施过程进行贯彻始终的全方位控制的一系列方法。(www.xing528.com)
从笔者提倡的“主体构建”视角(潘绥铭、黄盈盈,2007)出发,问卷调查的实施其实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所调查到的数据其实是“主体的呈现”,而不是所谓的“客观事实”。因此,本章所说的“过程控制”有两大要素:一是研究者更加注意收集那些有利于说明或者解释主体呈现的资料;二是研究者主动地引导被访者在人际互动中更加充分地呈现自己。
本章将以笔者于2000年与2006年两次进行的“中国成年人口的性关系与性行为随机抽样调查”[2]为例展开对于“过程控制”的论述。但是本章并非教程,因此对于具体操作方法仅仅简略提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