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倾向
任何研究都有其立场与视角,这与研究者的理论准备和具体内容的设定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理论取向会倾向于不同的方法论。常见的方法论有实证主义、解释学以及后现代的方法论。
简而言之,实证主义讲究科学性、系统性,追求事实和真实性;解释学注重意义和移情的理解,认为需要通过认识局部的意义来了解整体的意义,同时需要在整体的背景里面了解局部的意义;后现代的方法论则质疑生产知识的系统方法,讲究相对性的,强调研究者在发现所谓“事实”过程中的创造性和权力(Johnson,1998)。
解释学和后现代的方法论在定性研究中比较常见,后现代的方法论越来越成为一种新潮。但是,后现代对于真实性系统性的质疑以及对于研究者权势的重视,既不意味着研究者因此就可以随心所欲收集、解释资料,也不意味着研究者可以不认真准备、不认真做田野调查就大发议论,更不应该陷入“不可知论”的陷阱。
每个研究者因其研究背景与兴趣爱好的不同,都会在研究中带进自己的视角。这种视角会融入自己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分析,也会影响整个研究的走向和结论(如果有的话)。所不同的只是,有的研究者是自觉地意识到了这点,而且愿意直截了当地申明;有的则是糊里糊涂或者遮遮掩掩。
黄盈盈在“身体”研究中,在方法论上的考虑主要包括:定性调查以及相关的社会语义学的探讨、逾越的身体观以及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侧重具体情境与概念的流动性、强调日常生活和扎根理论、强调社会性别的视角(黄盈盈,2008)。下面摘出其中的几点方法论层次的表述,以供参考。
研究者的立场对于如何认识、理解、诠释一种现象至关重要。
1.定性调查以及相关的社会语义学的探讨
人们对于“性”的话题说来说去,讨论得热火朝天,但却没有人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在说这个词的时候,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说的这些词与别人说的是不是同一个意思?“身体”、“性感”、“性”等是需要考察的、可变的、运动着的概念,而不是一个“自明”的既存物。深入细致地剖析这些词在具体的语境中是什么意思、其背后的寓意是什么,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必要的。本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挑战人们通常认为是自明的这些概念与话题,考察被调查的女性对于这些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的回答与反应,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意义。
同时,我也很有兴趣去发现日常生活中女性自己所使用的一些相关词语以及它们的对应含义。这与上述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我认为定性方法无疑比定量方法占有优势。
2.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
在西方理论界,从方法论上讲,有关“身体”的研究视角可以被归为三种:强调个体的与生理的身体(身体现象学、生物身体观),强调社会文化性的身体(社会身体观、坚定的建构论),强调对这二元对立的逾越(多元身体观)。
在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完全的“生物身体观”比较少见,社会身体观占据主流地位。第三种观点的文章则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盛行,比如哈拉维在其著名的“电子人宣言”(A manifesto for Cyborgs)中所体现的理论倾向以及冯珠娣、洛克等人对于规矩身体的批判与逾越。(www.xing528.com)
必须强调的是,笔者在这里不是预设现代中国年轻女性的身体观必定是一种逾越二元对立的身体观,而是试图说明自己的研究出发点是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活生生”的身体。它包括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既关注身体本身,也关注身体所处的具体环境,尤其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建构关系。
我的研究坚持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这种关系主义在本文中表现为两个层次。
第一,打破方法论上的一元论以及相应的二元对立。这种一元论要么只是关注个体,要么只是关注社会;要么只是关注生理,要么只是关注文化或者精神。在这种视角下,“个体—社会”、“生理—文化”、“身—心”通常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这种二元式的抉择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常识性观念,这正是社会学必须从自身中祛除的。
第二,强调从关系之中来探索“身体”与“性”的概念。这里的关系包括身体与性的关系、个体能动性与情境(规则)之间的关系、男与女之间的性别关系,以及生理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等。
3.社会性别的关系视角以及女性的主体性
对于社会性别问题,女性主义内部至少存在两种基本立场:其一,强调女性受压迫,属于屈从地位;其二,关注到女性的不平等地
位的同时,也认识到女性的主体性与自主性。
我的研究试图从一种分析的态度而不是政治正确的态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在中国,对于女性的“性与身体”,讨论者大多为男性,其中体现的基本上是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身体。本研究主要是从女性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女性对于“性”、“身体”等相关概念的理解与实践。
同时,我的研究也强调从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男女对于女性身体的不同看法,以及这些看法的差异究竟何在。也就是说,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应该不仅仅是关注女性如何看女性,也应该包括男性如何看女性,还应该包括女性认为男性是如何看女性的。
同时,在有关女性的研究中,女性内部的差异是永远不能忽视的一点。
这些研究视角其实就是研究者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论背景而带有的某种倾向。它不是对于研究结果的一种预设或者先验的结论,而是选择从哪些侧面、哪些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研究者不仅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这种方法和理论方面的倾向性,更要自觉地把这种倾向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笔者认为,在中国,这应该逐渐成为一种学术规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