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扎根理论
对于社会学的定性调查来说,如何处理理论与调查材料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基于资料来构建社会学的中层理论。这在定性调查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调查者自己首先要清楚自己是要对一种已有进行解释与补充,还是打算从调查材料出发来总结某些概念和中层理论。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研究设计和实施。
扎根理论的方法对于探索式研究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概述
所谓扎根理论,是建立理论的一种方法和策略。这种策略讲究的是:
(1)让研究者尽量贴近研究对象的经验。
(2)从所得的资料中逐步地概括出某些种类和概念。
(3)帮助研究者把这些概念和其他的理论联系在一起。(Bernard &Ryan,1999:607~608)
扎根理论具体的做法是:
(1)仔细地阅读调查材料。
(2)确定一些主题。
(3)把相关的材料与个案放到不同的主题下进行比较和分析。不仅要考虑哪些资料归入哪些主题,而且要看不同主题之间的联系。
(4)根据不同主题之间的关系,构建理论模型,并且不断地用这个模型来检验资料,尤其要注意那些不符合这个模型的个案,以便不断地修改理论模型。
扎根理论的宗旨就是要把分析过程与调查材料紧密结合,并逐渐发展出某些概念和理论模型,用以解释这些现象。下面的例子就可以用来说明扎根理论的具体用法(Bernard &Ryan,1999:607~611)。
Kearney等人(1995)对60位自己报告怀孕期间至少一周吸一次可卡因的妇女进行了访谈。半结构式访谈持续时间在1~3个小时,覆盖的内容包括童年的经历、关系、生活情境、以前的怀孕史、对目前怀孕期间吸毒所采取的措施、产前照顾和自我照顾。访谈资料在访谈后马上进行了编码和分析,使得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能够很好地连接起来。访谈中新出现的一些话题,会被加入到后面的访谈中去。
他们首先根据他们访谈前设计的话题对材料进行编码。接着,他们以这些编码和话题为框架来筛选相关的例子,把相关的资料归入到不同的主题下面。然后,研究者们重新阅读材料,开始从妇女的陈述中寻找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主题。每次碰到一个例子的时候,他们就会问:这个例子是属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哪个主题?答案提供了不同的类型,并随着新的资料和个案不断修正。
然后他们又分析这些类型是怎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把自己对于各个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想法写进了备忘录,并发展出一个初步的模型。在随后的资料分析中,他们找那些与这个初步模型不一致的或者反面的例子,然后不断地调整这个模型以涵盖资料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根据资料发展出五个主要的类型,并命名为:价值、希望、风险、降低危害以及处理歧视(通常写为大写的英文字母,以方便查询)。怀孕妇女对怀孕和即将出生的孩子的价值进行了肯定,认为是自己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价值类型);妇女们表达了不同程度的希望,认为自己的怀孕可以有一个好的结果,自己可以是一个好的母亲(希望类型);妇女们认识到可卡因会给胎儿带来风险,但是她们对于风险的看法有所不同(风险类型);妇女们试了各种方法来降低可卡因对胎儿的危害(降低危害类型),并且采取了各种策略来降低社会的抵制和歧视(处理歧视类型)。
研究者们整理了20个访谈之后,意识到降低危害类型和处理歧视类型其实是一个更为根本的类型的组成部分,他们把这个类型总结为规避危害。整理了30个个案之后,他们概括出一个大的类型,称之为抢救自我,以便涵盖所有这五个分类型。在40个访谈之后,理论归类达到了饱和。他们又做了20个访谈,没有发现新的情况。
Kearney等人用图表的形式把模型表达出来,并辅之以相关的支持材料。他们对每一个总结出来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把这个模型给那些知情者(怀孕的吸毒妇女)以及那些熟悉这个人群的项目的工作人员、健康和社会服务专业人员看,进一步验证这个模型的有效性。
(二)笔者的运用经验
扎根理论在国外的社会科学、公共卫生、社会福利、人类学等研究领域被广泛地应用。笔者认为,对于探索式研究,对于中国的初学者来说,扎根理论这种处理理论和材料关系的方法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黄盈盈在“身体研究”中借鉴了这种发展理论的方法,体会如下:(www.xing528.com)
因为经验性的“身体研究”在中国相当缺乏,我把自己的研究定位在探索式研究,探索女性对于身体、性、性感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实践。因此,我采用了扎根理论的策略,而不是从一个既定的理论出发来验证、补充或者批判这种理论。
具体来讲,我参考了考夫曼对于具体日常生活的研究策略。考夫曼在《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眼光》中提到了这种建立理论的方法,即“从具体,从观察出发,以事物最简单和真实的现象为基础”。但他并不是流于细节的观察,而是“力求避免用实例对概念进行由果逆因的阐述,力求把具体视为制定新思想的原材料,把开始的理论资本作为灵活的和适应意外情况的简单工具来使用”(考夫曼,2001:7)。他认为这种方法既不是简单的演绎,也不是单纯的归纳,它在理论的可变性上接近于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和归纳法(inductive ap-proach),它们都是基于系统化的资料分析,去发掘与发展出某种理论(Miles and Huberman,1984:27)。实际上考夫曼所采取的策略跟扎根理论是一致的,而且这种研究方法提倡在写作方法上也要强调材料与理论的结合。
在这种理论视角下,我注重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来理解女性的身体观。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
(1)边收集资料边分析。
(2)侧重以一定的理论为背景,从资料中总结出某些“类型”和概念。
(3)尝试着挖掘某种新的理论点或者概念体系。
我认为自己确实做到了第一点和第二点,而第三点则是一种尝试和方向,未必如愿。
我的论文在运用扎根理论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由于涉及的内容太多,在整体上没有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理论模型。但是我在这里仍然可以摘出“女性对于自己的身体的理解”这个部分进行分析。以此为例,具体地反映出如何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来分析资料,并且总结出一些概念。
首先,我把38个个案中与“女性自己的身体观”相关的内容都提取出来放在一起。然后仔细地反复阅读。
从资料中,我发现女性提到最多的是“身材”和“健康”。因此,我以这两个概念为主题来归纳这些资料。
关于“身材”,我总结为“女性对于身材的强调,主要是关注身体的一种外在表现”,因此我用“呈现式身体”来概括它。
关于“健康”,我发现女性最多谈到的是自己对于身体的感受,而不是像“身材”那样主要是关注别人的看法和外在的表现。因此我把它概括为“感受式身体”。
有了这两个类型之后,再去看资料中有没有不一样的情况,结果发现有一部分人提到“气质”、“气色”等,因此我又增加了对于“气色”的强调。从这些具体表达中可以发现,跟“身材”和“健康”不同,“气色”强调的是一种集合了外在表现(体现在“色”上)和内在感受的身体。
这样做下来,我最后形成了“身材:呈现式身体”、“健康:感受式身体”、“气色:精神体现式身体”这样三个类型。然后把这三种“身体”进行了比较和联系,同时也与其他文献进行比较分析,比如对于“身—心”的论述、古代材料中对于“脸部”的强调和对于“身材”的弱化等。
我在论文中所涉及的理论,除了体现在研究设计上以外,也被作为灵活的工具在材料分析与讨论中加以使用。这些理论本身也是灵活的、多元的,而不局限于某一派、某一宗的某个大理论。已有的相关理论是用来更好地理解本研究的访谈材料的,是把它们作为问题的背
景与基础,再结合调查材料来挖掘新的理论点,而不是用来限制访谈材料,也不是把材料作为例子来佐证或补充某种具体的理论。
不过,因为我对于理论的把握不是很好,所以在把研究中总结的概念与其他的理论相联系的时候(扎根理论的第三点策略)略有不足。这恐怕也是大多数初学者运用扎根理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换言之,虽然扎根理论要求从材料出发,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升概念点、微观及中层理论,但是这需要研究者长期积累起来的较强的理论功底和理论敏感性。
(三)何谓“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学术界,不管是探索式还是解释性研究,都讲究“理论”,似乎一定要有一个理论来贯穿整个研究和论文。这里涉及一个根本性的、值得讨论却尚未展开讨论的问题,即什么是“理论”和“理论意义”,系统化、抽象化到什么程度才算具备理论意义?
目前有些研究者以“理论”为时髦,往往不假思索地套用某个成型的西方理论,结果其研究也就“仅仅给西方理论家提供补充材料”。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很多时候,研究者对于理论本身吃不透,对于材料也吃不透。
笔者更加强调从访谈材料出发,从各种具体的情境出发来构建“身体”、“性”这些概念,而不是首先从概念和理论出发。笔者认为,与其在理论上“揠苗助长”,还不如基于自己的扎实研究和思考,概括出一些概念,提出一些理论问题和对话点。这才是新理论的生长点,而不是对既有理论的修修补补。这种充满活力的“理论生长点”对于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层理论的意义其实更大。因此,笔者一直主张从材料出发,不断总结和概括出一些有中国本土特点的概念和认识来,再努力与已有的理论进行联系和对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