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息饱和原则[23]
(一)一般操作程序
图8—1体现的就是定性调查的“信息饱和原则”。有些国内学者将之描述为“理论饱和”,即穷尽了某类现象的所有相关属性和维度。在这里,个案成为理论或理论命题得以抽象出来的“载体”。能够承担开发某种理论的功能的个案,就具有了“典型性”或者如斯特劳斯和科宾所说的“概念的代表性”(王宁,2007)。
“信息饱和原则”的要点有三个。
其一,它没有也不需要任何确定不变的“样本量”,也许1个人就足矣,也许100个人还不够。
其二,访谈者事先根本无法知道要调查多少人,至多可以根据经验来估计。[24]
其三,不能用“样本量”的概念来指称它或者评价它,我们只能衡量它所获得的信息是否已经饱和。
图8—1 “信息饱和”的一般操作程序
②如果是多人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的定性调查,则依此类推即可。
(二)新信息的判定
定性调查中的新信息有三个构成要素:尚未纳入人类知识总汇的、主体(被访者)所给出的、对于研究主题有价值的。第一要素界定了“纯粹的新”(新于文献,新于常识),第二要素则排除了非实际调查的资料(新于思辨,新于顿悟),第三要素则限定了范围(新于预期,新于刚才)。
(三)饱和的标准
在定性调查中,就某个研究目标而言,无论是单独的一次访谈,还是连续对多人的访谈,都不存在任何一种客观上的信息饱和,因为人类目前还无法对现实世界中的原始信息进行测量与计算(陈蓉霞,2004)。信息饱和其实是访谈的双方共同构建出来的结果,因此必须从访谈者与被访者两个角度来判定它。(www.xing528.com)
从主体(被访者)的角度来看,信息饱和不仅意味着他(她)可能已经把话说完了,还意味着他很可能是无可表述或者是无法表述。
我们不应该假设被访者就像藏金埋银一样存在某种“事实”,任由我们去掘地三尺。绝大多数情况下,调查者所关注的那些问题、主题或者概念,在被访者的世界中也许从来就不存在,也许根本就不重要,也许他们永远也想不明白、说不清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社会调查都是研究者自己在“杞人忧天”。因此,调查者不但无权去搞“逼供信”,而且也没有这个能力。
从调查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他(她)认定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已经足够分析自己的研究目标,那么就是信息饱和了。对于单独一次访谈是这样,对于整个定性调查过程也是这样。这体现出定性调查的主要特点之一:分析与调查必须同步进行。[25]
这种从调查者出发的信息饱和也有两个层次的判定标准。其一,按照调查者以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学术水平(风笑天,1999)来看,信息已经饱和;其二,从研究目标的要求来看,应该尽量达到理想状态下的饱和。也就是说,不是每个调查者都能达到研究目标所要求的饱和程度,但是这并不损害“信息饱和”原则在方法论高度上的构建。
信息饱和的共同构建是说,如果被访者无法表述,那么再高明的调查者也一筹莫展;反之,如果调查者稚嫩天真,那么被访者的信息再丰富多彩也只能付诸东流。因此我们虽然可以在事后分析某个定性调查的得失与来源,但是却无法在事先对研究的质量提出客观的要求。
(四)使用信息最大法,选择第一人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第一人是谁无关紧要,只要访谈的人数足够多,那么信息总会饱和的。但是在现场实施中,选准这个第一人却可以更迅速地达到信息饱和。也就是说,第一人的“质量”高低,会影响到继续访谈的人数的多少。
一般来说,第一人最好是领袖人物、消息灵通人士(关键知情人[26])、个中老手、有心人等。
这里涉及一个老话题:这个第一人应该是“典型人”吗?如果应该是,那么在没有全面了解情况之前,我们又怎么能够判断他(她)是不是“典型人”呢?
笔者以为,这样的顾虑或者争论其实仍然囿于“样本的代表性”之中,当然进退维谷。如果从信息饱和原则的要求出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经过最简单的观察与询问之后,如果此人拥有的信息足够多或者相对较多,那么他(她)就是定性调查应该选定的第一人。
说到底,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们对于定性调查的对象都会多少有一些了解,然后才可能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因此选择一个相对更加合适的第一人,其实不是定性调查的第一步,而是它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否则就根本不应该进行定性调查。
(五)信息饱和法与“滚雪球抽样”的不同性质
滚雪球抽样是一种虽然做不到等概率但是仍然努力靠近随机性的抽样方法;信息饱和原则却是力图通过最丰富的信息实现一种生活世界的重建(齐学红,2004)。前者以人头为资料收集的最小单位,在逻辑上人头的数量与分布就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滚雪球的人数当然越多越好;可是信息饱和原则却是以信息的丰富与多样的程度为评价标准,因此它必然遵循相反的逻辑——每个人的信息越多,需要的人头就越少。
因此笔者反对在定性调查中使用“抽样”、“样本”、“数据”这类只适用于问卷调查的术语,而应该使用“选择对象”、“调查对象”、“资料”这样的术语。这并非是标新立异,这有利于提醒使用者时刻注意两种调查方法的区别,以便在方法论的层次上时刻进行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