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放式问卷设计:一种求同法”掩盖的真相

开放式问卷设计:一种求同法”掩盖的真相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求同法”虽然号称是定性调查,但是其基本理念却接近于定量调查,而且与问卷调查的检验手段相比,它相差甚远。

开放式问卷设计:一种求同法”掩盖的真相

一、“求同法”,其实只是开放的问卷

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定性调查方法是,确定一个研究目标之后,收集几个(或者几十个,甚至更多)个人(或者其他调查单位)的情况,从不同人的不同访谈记录中摘取某些相同的侧面或者片段,来证明在这些人之间存在某些共同的现象,然后用这些共同的现象来说明自己的研究目标。[3]

这就是“求同法”,其目标就是去发现共性,而且必须依赖共性才能做出相应的解释。通俗地说,这就是“举例说明”。[4]至于具体采用的是何种技术手段(是定性访谈,还是座谈会,抑或是参与观察),都仅仅是进一步的分类,并不影响其“求同法”的性质。

在“通用例子”中这就表现为,先排列出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障碍的某些情况,然后再去据此访谈。如果发现其中的一些情况确实很多,就得出结论说,这些情况是就业障碍的原因。

但是从方法论的层次上来看,这种方法不仅不能实现它所追求的目标,而且在性质上很难称为定性调查。

(一)有假设,可统计,与问卷调查雷同

“求同法”的第一个特征是,在调查每一个人的时候,并不是去了解该人的所有情况,而且是仅仅了解那些与调查者的研究目标有关联的情况。[5]

以上述的“通用例子”来说,“求同法”经常会询问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求职过程等情况,可是无论调查了多少种情况,恐怕都不可能去调查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因为这方面的情况已经被先验地认为不大可能与他们的就业障碍相关,因此事先就已经被排除在定性调查的内容之外了。

这就是“求同法”的性质之一:它是有假设的(而这恰恰是定性调查最反对的)。第一,它假设不同的被访者肯定具有相同的情况;第二,它假设只需要询问一些情况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就是笔者提出的任何问卷调查都必然存在的对于调查内容的范围的“元假设”。[6]

可是,这个“元假设”事先并没有得到过检验,事后也无法进行检验。任何问卷调查都是这样,任何“求同法”的定性调查也都如此。以“通用例子”来说,调查者事先其实不可能知道“饮食习惯”是否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障碍发挥了作用。调查之后,即使是“饮食习惯与就业障碍无关”这样的结论也不可能得出,因为在调查中根本就没有询问饮食习惯方面的情况。

认识论上来说,由于这种“元假设”的存在,所以“求同法”其实仍然是调查者使用自己的先验的框框来测量别人的生活,而不是从主体(被访者)的生活中提炼出自己的认识。从方法论上来说,“求同法”其实仍然是一种问卷调查(首先限定了被访者可以回答的范围),只不过它没有设置备选答案,而是设成了开放题的形式。

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位经验丰富的定量调查者,其实都可以把“求同法”所获得的文字记录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得出统计数字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也正是因此,国际上才会出现许多“定性调查资料分析”软件(比如Atlas.ti)。

这样一来,“求同法”虽然自称属于定性调查,但是实际上与问卷调查的区别仅仅在于技术手段不同。这就像网上调查、电话调查虽然与拿着问卷直接询问有所不同,但是仍然同属于定量调查。

(二)有样本量问题,却无法为自己辩护(www.xing528.com)

“求同法”的第二个特征是,为了“举例说明”调查者自己的研究目标,没有谁会仅仅调查一个人,都是调查多人,甚至很多人。结果,问题就来了:究竟调查多少人才算够呢?调查50个人的结果就一定比只调查5个人更能说明问题吗?这50个人需要是随机抽样的吗?他们的总体又是什么?问题不一而足。

这就是“求同法”的性质之二:它倾向于以数量而不是性质来说明问题;如果不解释清楚数量的问题,它的调查结果就很难站得住脚。以“通用例子”来说,如果调查结果显示,有5个大学生的就业障碍主要是他们自己的“就业意愿”太脱离实际,只有3个人是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不公平的对待,那么我们应该得出什么样的认识呢?我们恐怕就不得不回到统计分析的老路上去,不得不使用“比例分布”来说事,不得不去纠缠“样本的代表性”之类的本来仅仅存在于定量调查之中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求同法”显然更难以区别于问卷调查,也更难以回答定量调查学派的种种质疑。

(三)基于可比性,就不得不裁剪生活

“求同法”的第三个特征是,在收集到许多人的情况之后,调查者必须进行归类与总结才能够说明问题。也就是说,它不得不寻求不同对象之间的可比性,否则就无法实现“举例说明”的目标。

可是,普天之下,难道会有两个人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吗?以“通用例子”来说,被访者A是富家子弟,B却是山沟沟里出来的;虽然他们都说是因为嫌挣钱少才不从事某个职业的,但是A说的“少”是低于5 000元,B说的“少”却是低于2 000元。那么,这两个大学生的情况怎么可能具有可比性呢?

结果,采用“求同法”的调查者只有一种选择,即把原始资料进行归类,然后进行汇总。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筛选、提纯、排除等的工作。以“通用例子”来说,其实就是把A和B强行归入“嫌挣钱少”这一类。

其实,与其这样,还不如像问卷调查那样事先设置好“嫌挣钱少”这样一个备选答案,强迫被访者按照我们的框框自己来归类,其真实性反而比“求同法”的事后归类更高一些。问卷中的备选答案虽然也扭曲了被访者的真实情况,但是至少没有像“求同法”那样,由调查者来明目张胆地直接篡改原始记录。

(四)否定了定性调查的功能

“求同法”的第四个特征是,它不是努力去发现同一个主题下的差异性,而是拼命地论证自己所访谈的众多对象,在该主题上具有极强的同一性。在“通用例子”中这就表现为,先假设大学生会遇到专业不对口的就业障碍,然后再去访谈,结果发现这种情况确实很多,于是就做出结论说,专业不对口是就业障碍的原因之一。

可是,如果号称定性调查的“求同法”其实只能够实现问卷调查法早已轻车熟路的“假设—检验”的功能,那么这种方法与问卷调查还有何区别?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这种“举例说明”的思维方式来自于定量调查中的“规律性崇拜”。它不仅违背了定性调查的基本功能——理解现象,而且其测量的功能远不如问卷调查有效。

综上所述,“求同法”虽然号称是定性调查,但是其基本理念却接近于定量调查,而且与问卷调查的检验手段相比,它相差甚远。通俗地说,所谓“求同法”其实就是使用访谈的技术手段进行一次质量相对更差的定量调查,却拒绝使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调查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