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消除中国人的敏感顾虑?

如何消除中国人的敏感顾虑?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祸从口出”只要涉及稍微敏感一些的问题,中国被访者的这种顾虑就非常普遍,这是非常自然的。

如何消除中国人的敏感顾虑?

一、如何打消中国人的普遍顾虑

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中国人在公共空间中缺乏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愿与看法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尤其是面对各种社会调查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有许许多多调查者意料不到的顾虑,造成回答不够真实。通俗地说就是中国人“不善于拒绝(应答率偏高),却善于隐瞒(真实性偏低)”。

这里,笔者只能挂一漏万地做出初步的分析,提出化解的建议。

(一)“为什么偏偏调查我”

根据笔者的经验,被访者的顾虑并不是从听到提问内容之后才产生的,而是在自己被抽中的时候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随机抽样与动员的时候没有及时地化解人们的顾虑,那么即使他们勉强做答,其真实性也要大打折扣。

被访者的第一个疑问就是: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是不是因为估计我“有情况”才专门找我调查的?

为了化解这个顾虑,仅仅强调我们是随机抽样是远远不够的。虽然笔者多年来做过多次多方面的社会学调查,但是遗憾的是,笔者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种说法,能够让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听懂什么叫做“随机抽样”,尤其是笔者说不清楚它为什么能够起到替被访者保密的作用。人们经常这样反问:不管怎么说,你是非找我不可。那么究竟是为什么?我做了什么?有些人嘴上不说,行动上却用拒绝调查来表达自己的疑虑。

在调查实践中,笔者用“演示法”来化解人们的这个顾虑。当被访者陆陆续续来到专门设置的“访谈室”的时候,调查组长应该解释(他们自己也可以发现):来的不仅不是他一个人,而且也不是同样的人,更不是特殊的人。这样,他们就更加可能安心作答,懂不懂随机抽样这个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社会学调查者需要牢记:我们所关心的、急于了解的那些问题(无论多么伟大),在这个世界上往往只有我们自己才会关注,而对其他人来说,它根本就是毫无关系、毫无意义、毫无吸引力的。他们在回答我们的调查提问的时候也是毫无兴趣、毫无成就感的。如果我们强迫对方回答,那么出现回避、掩盖与撒谎的可能性就会极大地提高。

为了化解这种情况,许多社会学调查者采取的对策是:充分地、通俗易懂地讲明白这个调查的意义与价值。但是,这其实并不能解决多少问题,因为我们所说的那些意义与价值,与被访者往往是风马牛不相及,他们仍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必须回答。(www.xing528.com)

社会学里有一个交换理论,完全可以运用到社会学调查中来。

一种交换是付给对方一定的感谢金,补偿人家为我们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这是社会学调查必须遵守的一种伦理道德,同时也是一种人际互动中的交换。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感谢金并不仅仅指金钱,调查者对于被访者的尊重、平等相待与将心比心,都会使对方心存暖意,努力回报。

另外一种交换是非物质的,主要是给对方提供一些信息、咨询,甚至是服务。在这方面,通常被人们所鄙视的商业推销活动,其实做得比我们要好。他们往往是首先给潜在的顾客提供一些人们最喜欢的服务,然后才开始推销自己的商品。结果,相当多的人恰恰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才最终购买了该商品。

社会学调查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而且更加不会强人所难。例如,笔者在三次调查中询问了一些性病与艾滋病知识的问题。笔者在调查一开始就告诉被访者:“(在调查的)同时,我们也会告诉您一些有关的知识,希望能对您有用。”然后笔者又在问卷的结尾,在对方回答结束之后,把正确的答案列出来给对方看。

这就是一种信息与知识的交换。许多被访者都反映,这些答案很有价值,他们不仅愿意看,而且也体会到了笔者的好意。

(三)“祸从口出”

只要涉及稍微敏感一些的问题,中国被访者的这种顾虑就非常普遍,这是非常自然的。在我们的民间谚语中,这样的表述很多,例如“见人只说三分话”、“知人知面不知心”、“嘴上要有把门的”等,不一而足。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社会学调查者往往是再三强调调查的保密性。但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我们不把自己设计的保密方法给对方演示出来,那么人家还是很难真的相信。笔者的经验是:不“入户抽样”,不在家中访谈,把被访者请到封闭的访谈室来,同性别地、一对一地进行访谈,而且保证双方素未谋面、永不再见。这些保密措施都是被访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所以他们很容易相信。对于少数顾虑较大的被访者,笔者还会与他一起讨论:“那么您觉得怎么样才能更加保密呢?”直到对方也说不出什么来。

如果调查敏感的内容,那么上述的化解措施还是不够的,所以笔者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