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查员的选择与培训
由于笔者的调查需要坚持“同性别,一对一”的原则,因此每个调查小组至少应该有两个男调查员和两个女调查员。
他们应该熟悉电脑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打开程序、操作键盘、保存、复制等。但是,选择调查员的首要标准,既不是学历、素质,也不是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而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亲和力的水平。
虽然我们使用电脑,但是社会调查绝不是机器对人的采访,它是两个大活人之间的信任与沟通。无论其他方面多么优秀,如果把被访者给得罪了,那么这样的调查员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调查员的身份与年龄也必须仔细考虑。一般来说,目前在中国主要有两种选择。
他们的优越之处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在技术上更加容易熟悉与运用,对于问卷的理解也更加容易深入。其二,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大学生那种单纯幼稚、不谙世事的社会刻板印象,往往可以减少被访者的顾虑,甚至可能促使被访者“好为人师”或者“慈父慈母情怀大发”,有利于敏感调查的进行。因此笔者的三次调查都有大学生的参与。(www.xing528.com)
但是,相反的情况也有。有些被访者会觉得大学生太嫩,不愿意对牛弹琴。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大学生调查员的培训口号是“我们真的很傻,所以更要请教”,以此来反败为胜。
第二种选择是招聘社会上的中年人。
美国1992年的全国“性调查”的成功经验是:女性、中年人、白人、较高文化这四大要素。笔者则修改为“同性别调查”,不再坚持女性唯一这个原则。白人这一条则修改为北京人。
中年调查员虽然可能在技术上熟悉较慢,但是在人际关系上的优越性很大。他们是年轻人的长辈,是同龄人的朋友,是老年人的知音,再加上他们的人生经验与社会阅历都令人信服,因此被访者对他们的顾虑最少。更重要的是,中年人的稳重与谨慎往往是调查组良好的工作气氛的保障。
课题负责人必须亲自对调查员进行培训与考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