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调查得以兴旺,最基本的社会推动力来自中国公众的“统计数字饥渴”。
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国的统计数字都过于官方化(唯有官方机构在调查与发布)、过于物质化(主要是调查与统计各种可测量的客观存在物),对于普通人所关心的常人生活中的各种生动的现象与人们的实践活动极端缺乏调查与统计,造成了供给不足引发的需求旺盛。
另一方面,在整体主义文化的长期影响下,中国公众中存在着一种“中国人幻象”,也就是一种抽象出来的、绝对整体化的、不需要也不能够证伪的“中国人”。人们格外关注这种“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也就是需要把这个幻象加以“拟人格化”,因此公众往往会把本来应该基于客观实证的统计数字当做自己主观上的“构图要素”来需求。于是,在社会传播中,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任何一个百分数都看做“中国人”的发生率。在这种情况下,网站调查所得到的非随机抽样的各种百分数,自然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误导人们的认知。(www.xing528.com)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两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造就了网站调查兴旺的现实。
其一,无知与无良自觉合谋的“统计数字经济学”大约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独特产物(周银香,2002)。它虽然来自“眼球经济”(Thomas and John,2001),但是在当今的中国,它往往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合谋行为。一些缺乏社会科学基本训练的IT从业者,持续地、商业化地(雷弢,2001)、批量化地生产出各式各样的非随机抽样的网站调查结果,再由一些力图吸引眼球的传媒商人(黄鸣刚,2004)包装为五花八门的耸人听闻的“统计数字”来赚钱。[35]他们还发出豪言壮语:“网络调查必将取代传统的调查方式,这是调查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36]结果,中国公众在信息供不应求的同时,还不得不蒙受另外的灾难:信息的商业化选择甚至是公然造假。
其二,中国社会科学界在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面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而普及程度就更差了。网站调查对于公众的误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应该归罪于社会科学家,因为我们既没有积极抗争“传媒的话语霸权”(丁和根,2000),也没有用日常语言把社会调查中随机抽样的必要性给公众讲清楚。在消费主义化的情境中,象牙塔中学者的洁身自好很有可能蜕变为犬儒主义之举,甚至有可能是为虎作伥(汪传雷等,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