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技术上的意义
国内社会学界日益重视多层次统计分析这种方法。它有着多种统计学意义上的优点,可是笔者所关心的不是它的优点,而是它应该如何更好地贯彻到问卷设计与实地操作中去。
现有的落实方法,一种是在已有的问卷中,寻找出那些具有更高层次意义的变量来进行多层次分析。例如,如果询问了一个人的“全家收入”,那么这个变量与这个人的其他“个体情况”就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就需要进行多层次分析。
另一种方法是,在调查问卷之外,寻找所调查地区的各种统计数据,把它们与自己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多层次分析。
这两种做法都很好,但是也都存在三种可能的欠缺。第一,欠缺全面的相关假设。
官方的资料再翔实,也不是为我们的调查内容与研究目标设置的,因此如果我们直接引入这些数据,就不得不亦步亦趋地跟着官方的统计目标与统计口径来提出我们的相关假设。例如,中国各地都有官方的GDP数据,却很少有“生活质量”、“当地文化”这样的统计资料。如果我们引用这些数据资料,我们就不得不去检验GDP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无法检验真实的生活环境所发挥的作用。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自己设计并收集我们所需要的那些社会情况,而且这不难做到。(www.xing528.com)
第二,欠缺相关假设的具体化。
官方的统计资料往往只能细化到县(区)这一级,甚至只有省(市)这一级的。结果我们就不得不跟着假设:县(区)一级(往往是数十万人)的社会情况与发生于其中的个人行为存在着相关关系,甚至不得不假设“某县的人有某种行为”。
可是一般来说,“小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程度往往会大于“大环境”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小环境”的调查最好能够深入到核心家庭,其次是主干家庭,再退一步可以是邻里圈或者亲友圈,最多也只能放宽到居住区。
第三,欠缺解释力。
上述两种欠缺其实就是在纵向与横向两个方向上的同时欠缺。这会严重地削弱我们对于多层次统计分析的结果的解释,甚至会误导我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