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法规和习惯

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法规和习惯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习惯有时候也称为习惯法,在处理各种民事案件中,法官常常要考虑习惯,而在相邻关系中,习惯的适用更为重要。我国民间的一些习惯就有一些处理相邻关系纠纷的规则。一方面,对于一些法律没有规定的相邻关系,在发生纠纷以后,可以参照《物权法》的规定,结合生活习惯加以处理。

一、依据法律、法规和习惯处理相邻关系

《物权法》第85条规定:“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这就是说,如果法律、法规对相邻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则必须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相邻关系。例如,有关法规规定建筑工程施工等,必须采取安全保障设施。但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以依据习惯。(www.xing528.com)

习惯包括习俗和惯例,此处所说的习惯主要是生活习惯,习惯是人们长期生活中形成并遵守的生活准则,可以调节人们之间的生产生活,例如,实践中水资源的利用往往需要尊重长期形成的习惯。习惯有时候也称为习惯法,在处理各种民事案件中,法官常常要考虑习惯,而在相邻关系中,习惯的适用更为重要。我国民间的一些习惯就有一些处理相邻关系纠纷的规则。例如,涉及不动产物权相邻关系方面的习惯就有土地经界、隔道找地、两地比邻之建筑保持距离、两地比邻种植保持距离以及植根侵入邻地等方面的规则。[54]我国地域广阔,不动产相邻关系较为复杂,法律无法对需要调整的相邻关系全部列举,而只能就其中一些典型的相邻关系作原则性的规定。即使就法定的相邻关系类型,在发生纠纷以后,究竟应当如何处理,《物权法》也不可能就此作出十分明确、可操作的规则,而习惯根植于当地的生产生活,可以较好地调整不动产之间的相邻关系,填补法律调整的空白。一方面,对于一些法律没有规定的相邻关系,在发生纠纷以后,可以参照《物权法》的规定,结合生活习惯加以处理。例如,我国《物权法》没有规定邻地果实的取回权,如果一方果树的果实坠落在邻人的土地上,究竟应当允许果树的所有人取回果实,还是应当由邻地的权利人取得,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各国规定都不一样,这就要考虑习惯问题。如果当地习惯允许果树所有人取回,就应当允许其取回。[55]另一方面,在发生相邻关系纠纷之后,如果找不到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可以适用习惯。例如,关于通行权的确定,在一方给予另一方提供通行的便利时,究竟如何通行,也要考虑习惯问题。如果习惯就是走某一条道路,那么,就应当按照习惯来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