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权法确认和保护国家所有权排他性的意义

物权法确认和保护国家所有权排他性的意义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确认和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以外,《物权法》规定国家所有权制度的意义还在于:第一,确认国家所有权的排他性。《物权法》规定国家所有权,就是要确立国有财产权的排他性。《物权法》规定了国有财产的范围、管理国有资产的主体的权限等,这就有利于树立国家所有权的观念,保护国有资产不受非法侵占、流失。

物权法确认和保护国家所有权排他性的意义

二、物权法规定国家所有权制度的意义

确认和保护国家所有权,保障国有财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财产流失,是我国《物权法》制定的重要目的,也是我国《物权法》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除确认和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以外,《物权法》规定国家所有权制度的意义还在于:

第一,确认国家所有权的排他性。《物权法》规定国家所有权,就是要确立国有财产权的排他性。国家所有权在性质上是全民所有,但全民所有并不意味着人人有份,也不意味着每个人可以直接支配国有财产,更不能私分、非法占有国有财产。所以,国有财产在法律上对每个个人仍然具有排他性。全民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就是,国家作为民事主体享有所有权,同其他所有权形态一样,国家所有权也具有物权的排他性。国家所有权虽然和主权不可分割,但也应当将其纳入私权的体系,因为国家所有权或者国有财产的使用权,有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通过市场实现流转;而且,国家所有权在遭受侵害的情况下,也需要受到民法的保护。《物权法》规定了国有财产的范围、管理国有资产的主体的权限等,这就有利于树立国家所有权的观念,保护国有资产不受非法侵占、流失。

第二,建立保护国有财产的基本规则,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我国《物权法》制定的背景之一,就是国有资产在实践中流失相当严重。多年来,由于我国物权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公有财产的所有者虚化,财产无人负责,产权界限不清等问题,使公有制的优越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国企改制中,有的企业的负责人和管理者非法侵占国有财产,并导致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这就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保护国有财产的规则,在国有资产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物权法建立保护国有财产的基本规则,物权法关于物权保护的规定,实际上是对国有财产保护的最有效的方式。例如,从物权保护来看,《物权法》规定了确认产权的方式,一旦有人取得的财产有可能损害国有财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就可以提起确认产权之诉,要求法院重新确认产权。国有财产受到侵犯后,《物权法》赋予国有财产的管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请求不法行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原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的权利,从而保护国家所有权。(www.xing528.com)

第三,完善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国家所有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它要和其他财产之间发生各种交往,国家投资的企业,也要以国家投资的财产为基础与其他主体从事广泛的交易和竞争活动。在财产归属发生争议后,必须按照平等保护原则来确认产权、保护各类主体的权益。尽管国有财产在财产的管理、监督,以及行使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特点,但当国家所有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利存在时,它只能以民事权利的形式表现出来。《物权法》在确认国家所有权的时候,必须要将国有财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同等对待,承认其平等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产权规则。

第四,建立处理产权争议的规则。在实践中,国有财产也会和其他财产之间发生产权归属的争议。作为调整归属和利用关系的物权法,就是专门确立解决产权之诉和各种争议的规则的法律。所以,当不进入交易的国有财产与其他财产之间发生归属的争议时,只能适用物权法关于确认产权的规则来解决。此外,在发生争议之后,应当由司法机关居中裁判,而不能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来决定。[2]当国有财产的产权发生争议的时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本身属于国家所有权一方,其与争议的相对方是平等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不能作为裁判者负责产权的界定,而应当将此种争议交由司法程序来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