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的道德

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的道德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道德在于关心社会利益——这是无可怀疑的,那么没有自由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唯有在自由的人民中间才能遇见爱护公共福利、愿意为全民谋利益、为追求始终以道德为基础的真正荣誉而热情奋发的人。自由只是为心胸豁达、积极有为的人而创造出来的。耽于逸乐之徒不识自由的价值;做买卖的人认为自由不如金钱;道德败坏的人为了获得过放荡生活所需的一切,不惜出卖自由。

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的道德

既然道德在于关心社会利益——这是无可怀疑的,那么没有自由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奴隶只能对暴君有益。

唯有在自由的人民中间才能遇见爱护公共福利、愿意为全民谋利益、为追求始终以道德为基础的真正荣誉而热情奋发的人。对于精神的确高尚的人来说,真正的快乐是引起同胞的感谢,获得同胞的尊敬、热爱和诚心赞美,而这种快乐也只有热心公共福利的人才能得到。正是这些感情激励希腊人和罗马人热爱祖国,而在受无限制权力任意支配的奴隶看来,祖国好像某种神奇的虚构物或发狂中的梦呓。在过去,正是这种经过教育和示范培养出来的,受人民的敬意支持着的,为荣誉感所激发出来的高贵的强烈热情在这些国家陶冶出那么多不可战胜的英雄,那么多行善的公民和那么多为自由而献身和殉难的人。

奴隶无论对于声名也好,对于荣誉也好,都没有丝毫概念。他们只听靠荒谬的偏见(偏见的形成常常对国家有害,对统治者有利)养成的、卑鄙的虚荣心的驱使。同时,往往正是这种虚荣心也使那么多可尊敬的人毫不踌躇地为荣誉、为美德(没有美德就不存在真正的荣誉)、为祖国幸福、为自身自由作出牺牲。真正的荣誉只能来自同胞的普遍尊敬,真正的光荣除以值得别人尊敬为基础的自尊心以外没有别的。凭良心说,为同胞锻造枷锁、对暴君卑躬屈膝的卑鄙小人,难道有赢得社会尊敬或自我尊重的合法权利吗?这样,我们就能作出结论说:在许多国家里,荣誉和光荣成了没有涵义的词,虽然还以各种借口应用着。(www.xing528.com)

有一些人仿佛是为当奴隶而生的。有一些民族自古以来就习惯于受压迫,像囚徒习惯于黑暗一样,突然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反而会觉得不愉快。自由是意义重大的幸福,不能把捍卫自由的责任交给不知自由价值的婴儿。自由在他们手里,由于遭到滥用而他们又无力加以制止,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致命的后果,或者由于不够关心自由的捍卫,而很快就随便地丧失掉。卡帕多基亚人拒绝了罗马人推荐的自由,请求用极权的君主政体像管理他们的祖先一样管理他们(8)。热衷于奢侈生活的富人把时间浪费在轻浮娱乐上面,他们不是为自由而生的。为了善于评价自由,就必须具有高尚的心灵;为了争得自由,就必须具有勇敢精神;为了保卫自由,就必须善于为自由而牺牲一切。富人、宫廷官员、达官贵人无时无地不偏爱奴隶制度。奢侈生活惯坏了一些人,这些人由于日益增长的恶习和异想天开的需要就不得不仰赖统治者,因为统治者能满足或丰富他们的名利要求。富人很快采取致命的冷漠态度,沉溺于花天酒地,不再考虑前途。虚荣心重的人永远不知满足,经常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始终仰人鼻息。在处于附属地位的人身上,难道能看得到胸怀大志、热爱自由、感情深沉和道德高尚等品质吗?这些品质只能妨碍他们飞黄腾达,只会使他们失去幸运女神的恩宠。对于轻举妄动的、贪婪成性的宫廷官员来说,道德变成了痛苦的礼品,接受这个礼品,就得牺牲他所追求的一切。在他们看来,道德变成空谈,变成辞藻华丽的豪言壮语,变成可笑又可恨的东西。道德决不是为了赞扬专制君主和暴君的功绩而创造的。

发财的欲望麻醉着人民,使人民陷入奴隶地位。最自由的人是需求最少的人。过多的需要使人的精神受拘束以致丧失一切精神能力。为了做到真正的自由,只应依靠法律。自由只是为心胸豁达、积极有为的人而创造出来的。耽于逸乐之徒不识自由的价值;做买卖的人认为自由不如金钱;道德败坏的人为了获得过放荡生活所需的一切,不惜出卖自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