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仪的概念
(一)何谓礼仪
礼仪是礼和仪的综合。礼是表示敬意的通称,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仪式,叫做礼仪。换句话说,礼仪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团体、一个家庭乃至一个人,在其内部和在其与外界进行各种交往活动时,必须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礼仪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规范化的行为表示人际间的相互敬重、友善和体谅。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人们行为的规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不是随便制定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各个国家、各民族在不同时期常有不同的礼仪规范,它源于特定的民族、国家长期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生活习俗,是一种约定的行为规范。
从不同的角度看,礼仪又有不同的内涵。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们交际中的一种艺术,是一种交际的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www.xing528.com)
(二)礼仪与礼貌、礼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礼貌、礼节、礼仪三个词。譬如,做家长的经常教育子女要有礼貌,要注意礼节,要懂得礼仪。显然,这是三个同义词。但仔细琢磨体味一下,礼貌、礼节、礼仪又是既紧密相关而又不尽相同的三个概念。简单地说,礼貌是人们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节是人们表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礼仪则是体现礼节的仪式。虽然三者都与礼分不开,但是,礼貌多指个人的言语行为;而礼节、礼仪更多的是社会习俗的反映。人们既可以说“懂礼貌”、“懂礼节”、“懂礼仪”,又可以说“知道礼貌”、“知道礼节”、“知道礼仪”,还可以说“注意礼貌”、“注意礼节”、“注意礼仪”;但是,人们经常说“有礼貌”或“没有礼貌”,而很少说“有礼节”或“没有礼节”、“有礼仪”或“没有礼仪”;只能说“举行礼仪”,而不能说“举行礼貌”或“举行礼节”。由此可见,礼貌、礼节、礼仪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三者并非完全是一回事。
在礼的系统中,礼仪是有形的,存在于人际交往的一切活动中,其基本形态既受着礼的基本原则的制约,也受着物质水平、历史传统、文化心态、民族习俗等众多的影响。
礼仪是文明的象征、道德的范畴。“礼”是规,是天地自然之道,也是德,也是治国的法规、律条。 “仪”是矩,是准则,也是治国和做人的尺度。人类社会要发展,要推进,就必须弘扬、推行礼仪。 没有礼仪的地方,是没有文化的地方;不懂礼仪的人,是不文明的人,也是没有道德的人。所以,礼仪的推行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礼仪是人类文明、道德的体现。礼仪,其实就是道德的规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礼仪,包括礼节和仪式,它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人们行为的规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礼节,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例如,初次见面该怎样互相介绍,怎样互递名片,怎样待客、做客,等等。再如,人际交往中如何保持良好的仪态、仪表等。仪式,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比如,欢迎仪式、签字仪式、开业典礼、婚仪、葬礼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