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播的涵义、模式及构成要素
(一)传播的涵义
传播一词源于拉丁文Comunicazione,意即“与他人建立共同意识。”英文牛津大辞典对传播的解释是:“借助语言、文字形象来传送或交换观念和知识。”大英百科全书对其的解释是:“若干或者一群人相互交换讯息的行为。”美国传播权威施拉姆的界定是:“传播乃是对一系列传递消息的记号所舍取的分享。”……关于传播的定义还有很多。各家的定义虽表示各异,角度、深度和广度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传播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分享。
(二)传播的模式
美国传播学者提出的有关传播的模式种类繁多。但是总的来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也称“五个W”模式)
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是指将传播过程确定为以传播者为起点,经过媒介,以受传者为终点的单线、直线运动。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1932年提出来的,1948年,他吸收了史密斯的观点对这个模式又作出了补充。这就形成了典型的线性传播模式,即著名的“五个W模式”: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Through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说的”);With What Effects(“产生什么效果”)。
2.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
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的核心是在传播过程中建立“反馈系统”,即不仅要求传播者把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传者,而且要把受传者的反应通过种种途径接收回来。
新型的控制理论传播模式是美国著名传播学家韦尔·施拉姆提出的。这一模式引进了反馈机构,将反馈过程与传受双方的互动过程联系了起来,使传播成为一种互动循环往复过程,从而弥补了拉斯韦尔的缺陷,为公共关系的运作提高了科学的手段与机制。(www.xing528.com)
(三)传播的构成要素
根据以上的传播过程,使我们得知传播有如下要素。
(1)传播主体。它也称为发讯者、传播者。通俗地说来,是指信息制作、发出和控制的一方。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及其内部的编辑、记者或其他实施传播的组织和个人。
(2)传播内容。它也称为讯息,是指传播什么样的信息。传播内容反映传播者的意图和受传者同信息的相互关系。它按性质可分为新闻、教育、说服、商业、娱乐等。
(3)传播媒介。这是指传播信息的载体与工具。媒介包括人体媒介、实物媒介和符号媒介。符号媒介又可分为有声语言媒介、无声语言媒介、有声非语言媒介、无声非语言媒介。
(4)传播客体。它也称为传播对象、受传者或受众。这是指传播内容的接受者。具体包括观众、听众、读者等个人、组织和群体。
(5)传播效果。这是指传播者对受传者的影响及受传者对传播的信息刺激的反应程度。
(6)传播反馈。这是指传播客体对传播主体所发出信息的反应,即指经过传播后,将客体对传播的反应反馈给传播主体。传播反馈是传播的一个重要要素,有无反馈要素是检验该传播是否为“双向模式”的最重要标准。能否搞好传播的“双向沟通”,关键也在于有没有健全的反馈系统和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