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30年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历程:甘肃省的发展与进步

30年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历程:甘肃省的发展与进步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30年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历程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是甘肃省气象事业发展最快、最稳定的时期。近30年来,甘肃省业务建设从指导思想、规划设计和技术构成上,都瞄准国内、乃至国际气象事业发展的前沿,并结合气象部门实际情况,坚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总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30年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历程:甘肃省的发展与进步

改革开放30年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是甘肃省气象事业发展最快、最稳定的时期。近30年来,甘肃省业务建设从指导思想、规划设计和技术构成上,都瞄准国内、乃至国际气象事业发展的前沿,并结合气象部门实际情况,坚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总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农业气象服务发展

我省农业气象服务起步较早,从上世纪50年末开始就已经着手从农林牧等多方面进行专项服务的研究和业务服务工作,但是,农业气象服务直到1978年后才真正有了实质性的起色。1978年至今,我省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基本建设阶段,从1978年至80年代末。根据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开展了四个基本建设,即基本档案、基本资料、基本指标和基本方法建设,该项工作首先以武威农业气象试验站为试点。武威农业气象试验站制定的农业气象基本档案、基本资料项目,分农业基本情况、农业气象、气象基本资料等三个部分,51个条目;还总结了适合当地服务需要的19套农业气象指标。这个经验很快在全省其他农试站和农业气象基本观测站推广。全省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完成后,省农业气候区划办公室及时整理汇总了《甘肃省粮食作物农业气象指标和气象条件概述》和《甘肃省经济作物农业气象条件与指标概述》两个材料,为全省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指标定量化和客观化提供了依据。

开展了农业气象观测、物候观测、情报预报服务工作;农业气象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物气象、指标鉴定、霜冻防御、干热风、寒露风及农业气候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探讨编制了粗线条的农业气候区划。

第二阶段:农业气象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逐步成熟阶段

80年代至90年代,主要通过引进和学习国内外农业气象理论与模拟技术,研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多领域。主要思想理论为作物资源利用潜力理论。20世纪50年代,竺可桢分别从作物生理和气候角度率先提出了光能潜力理论,农业气象学家进一步提出了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深刻影响了耕作与种植制度的改革,指导了多熟种植,间作套复种、合理密植与吨粮田建设,为中低产田作物高产优质做出了重大贡献。90年代前后,一些学者计算了光温生产潜力,不仅涉及光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还考虑了作物叶面积动态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这一时期,我省在农业气象领域主要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

1.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通过与农业科研部门及高校的合作,先后完成了农业气候资源图集(作物、光、温、水)、农业气候区划,农林作物气候区划,牧区畜牧气候区划。这些区划及其有关资源的分析利用,不仅深化了对我省农业布局和农业气候资源利用配置中有关问题的认识,诸如农牧过渡气候带、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区、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等,还有利于当前市场经济导向下高新技术的引进,促进农业气候区划由静态向动态,由规划应用向实用技术的转化。

2.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与遥感估产和农业气象情报技术。80年代,我省农业气象工作者开始了农业产量预报研究,无论在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机理研究、还是在模式应用技术以及预报种类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丰富了农业气象产量预报的基本原理,包括环境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作用的持续-滞后效应原理,各种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不等同性、阶段性和综合性原理,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可逆性及前后关联性原理,以及一定空间地域内作物群体生长和气象条件演变过程的相对稳定性原理等;提出了趋势产量计算方法;创新研制了各种气象-产量预测的理论概念模型,建立了简单的遥感估产回归统计模型。这些成果从80年代末开始,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我省气象部门逐步建立起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开拓了气象科学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

3.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研究。我省在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机理、时空分布、气象指标、诊断预测技术和防御措施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我省农业生产的趋利避害做出了重要贡献。80年代后开始了干热风、干旱、连阴雨、条锈病等的研究,在各种项目的支持下还在旱地农业增产技术与节水技术、旱地类型分区、旱地农田水分动态和水分平衡、北方旱农区降水利用率和降水生产潜力、旱地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研究成果,组织了跨地市的联合试验研究。(www.xing528.com)

4.业务工具研制阶段。90年代中期,在研制农业气象情报信息接收处理自动化系统、建立情报分析评判指标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判别指标集以及情报预测模式库等关键技术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经过10余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了省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与此同时,根据社会需求,研发了适用于不同区域和时间尺度的农业气象条件动态分析、评估、预报、预警业务技术,在农业气象情报业务中开发新的服务产品,例如:土壤水分预报、作物发育期预报、农业干旱预报、灌溉量预报、作物生长发育气象适宜度评价等,促进了农业气象情报业务的发展。

第三阶段:农业气象业务的完善和快速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的农业气象业务开始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面向我省特色农业,如制种玉米马铃薯棉花葡萄苹果、梨等特色经济作物和林果业展开多方面的服务;同时,由于干旱、沙尘暴等灾害肆虐,祁连山冰川退缩、雪线上升、土地沙化、草场退化、土壤侵蚀增强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为加快我省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跟踪监测,及时评估分析,为省政府等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业务工具研制。90年代中期,在研制农业气象情报信息接收处理自动化系统、建立情报分析评判指标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判别指标集以及情报预测模式库等关键技术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经过10余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了省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与此同时,根据社会需求,研发了适用于不同区域和时间尺度的农业气象条件动态分析、评估、预报、预警业务技术,在农业气象情报业务中开发新的服务产品,例如:土壤水分预报、作物发育期预报、农业干旱预报、灌溉量预报、作物生长发育气象适宜度评价等,促进了农业气象情报业务的发展。

二、气象服务效益

甘肃省气象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不断建设,不但自身得到充分发展进步,同时为本省各行各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优质气象保障的服务,促进了经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气候业务和农业气象业务来讲,为我省相关部门提供了以下服务:

1.重大转折性和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测。高温干旱、沙尘暴、连阴雨、低温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往往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发布气候预测,对于政府和公众了解未来形势,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2000年以来,我省各类极端灾害性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如2006年夏季干旱、2007年夏季干旱、2007年秋季连阴雨、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这些灾害发生前一个月左右,气象部门基本上都做出了准确的气候趋势预测,同时在灾害发生过程中滚动监测和预测,为政府减灾救灾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2.作物适宜种植区区划。气象部门是最早研究气候区划和作物种植区区划的单位之一,上世纪60-70年代起,气象部门根据整理统计的资料对我省的主要作物适宜种植区域进行区划,对于政府调节种植结构和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气候区划和主要灾害区划。降水、气温、积温等气候区划,和高温、干旱、大风、低温、霜冻、连阴雨等灾害区划对于种植业者合理布局安排种植结构和播种时间非常有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作物受到的灾害影响降低。

4.作物生育期和气象灾害预报。利用天气气候预测结果预报作物的播种期、收获期,以及作物在生长期内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如干热风、高温干旱、低温冷害等也是气象服务的一项主要工作,通过这项工作能够使种植业者和管理部门提前做好预防,减少损失。

近些年来,气象部门通过不断建设,已经基本建成了包括地面气象站、农业试验站、雷达、卫星等为体系的立体观测和监测系统,同时,建成了比较先进的预报预测系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近年来,由于服务及时、效果良好,多次获得省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的肯定。(甘肃省气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