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党中央确定了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甘肃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各项政策,制定出适合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能动性,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农民逐步摆脱贫困,跨步迈向小康。1978~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0.93元增加到2328.92元,累计增加2227.99元,增长22.10倍,平均每年增加76.83元,递增11.43%。随着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17.21元,比1978年增加1929.03元,增长21.88倍,平均每年增加66.52元,年均增长11.40%。
一、农民收入增长的历史变化
(一)1978~1984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加上过去农业基本建设战线长期以来积蓄的潜在能量的释放,我省农村经济在短短的几年间出现了快速增长。到198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1.05元,比1978年翻了一番,平均每年增加20.02元,年均增长13.95%。
(二)1985~1992年,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阶段
中央号召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异军突起,农村非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农村产业构成和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标志着农村经济发展已由过去主要依靠单一的农业转向农工商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199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9.47元,比1985年增长90%,平均每年增加33.21元,年均增长9.64%。
(三)1993~1998年,农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
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整体配套、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的新阶段。在新阶段,农村经济改革同样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如粮价的放开,标志着中国价格改革的特别棘手的一关已经基本闯过。各种市场的建立使商品流通从“小流通”走向“大流通”,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为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3~1998年,农民收入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并一举突破千元大关。199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93.05元,比1993年增长1.52倍,平均每年增加168.44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39%。
(四)1999~2000年,农民收入徘徊阶段
进入90年代后半期,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供给出现相对过剩。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的增长进入缓慢阶段。1999年和2000年全省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1.43%和1.11%,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慢的两年。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26.70元,比1999年仅增加19.93元,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
(五)2001年以来,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阶段
进入新的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逐步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惠农举措,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为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8.92元,比2001年增长54.37%,平均每年增加136.72元,递增7.5%。
二、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一)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
改革之初,“以粮为纲”的经济模式,使甘肃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1978年全省农民纯收入中72.79%来源于集体统一经营收入,20.26%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收入来源与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转为家庭经营为主。1983年全省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高达74.09%,比1978年上升53.8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庭经营纯收入平均每年增加48.50元,递增15.77%。2007年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达到1426.86元,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为61.27%。
(二)农民生产经营收入的构成发生明显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生产经营收入构成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收入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收入比重上升;在第一产业收入中,种植业收入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收入比重上升;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收入比重下降,经济作物收入比重上升。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第一产业收入为2145.78元,占生产经营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100%下降为88.33%;第二、三产业收入为283.60元,所占比重上升为11.67%。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全面增长,农业内部构成变化比较突出。2007年与1983年比较,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增长7.39%,占生产经营收入的比重由83.16%下降为68.38%;林、牧、渔业收入增长11.09%,占生产经营收入的比重由16.84%上升为19.94%。在种植业收入中,粮食作物收入增长6.26%,占生产经营收入的比重由62.16%下降为36.77%。
(三)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甘肃省各级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全省劳务经济发展的政策,形成了“政府推动、基地互动、培训促动、典型带动、社会联动”的良好局面。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716.43元,比1983年增长23.28倍。二十四年来,农民工资性收入累计增加686.92元,平均每年增加28.62元,递增14.21%,比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高3.73个百分点。2007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为30.76%,比1983年提高16.91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生产商品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货币收入率提高
改革三十年来,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改变了过去较长时期农村经济自给、半自给状况及以农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农村居民的实物收入为主状况逐步被货币收入的迅速提高所替代。1978年,农村居民出售农副产品收入人均仅为11.52元,占总收入的10.45%;人均货币收入为43.76元,占总收入的39.69%。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以及数量和质量上的不断拓展和提高,农村居民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增加,收入形态逐渐货币化。2007年农民全年出售产品收入提高到1343.6元,比1978年增长115.63倍,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0.22%,比1978年提高了29.76个百分点;货币收入额达到2567.48元,增长57.67倍,货币收入率为76.84%,比1978年提高了37.16个百分点。农民货币化程度提高,可支配能力增强,必将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社会的市场经济循环中来,进而促进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
(五)政策性增收作用明显
人民公社时期,农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所得为集体所有。生产队按年收益不超过3%的比例向人民公社上交“管理费”,农民不直接承担社会负担。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配上采取“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分配方式,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负担主体逐步由集体转移到农户,使得农民对负担的感受变得更直接、对其变化更敏感。甘肃农民的税费支出由1978年的几乎没有攀升到2001年的人均61.55元。随着国家全免农业税政策的出台以及各项改革措施的到位,农民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多年来居高不下的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全省农民的税费支出由2001年的人均61.55元降至2007年的2.79元,下降了95.47%,六年间年均下降40.29%。更令农民兴奋的是种粮不用纳税反而给补贴,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受到农民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普遍欢迎。2007年,全省农民得到的三项补贴款人均达24.04元。六年来这不同寻常的一减一加直接使农民人均每年受益82.8元。另外,退耕还林还草补贴和无偿扶贫款等也为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农民生活消费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甘肃农民消费的变化大致经历了四个转变:
(一)从实物消费向货币消费的转变(www.xing528.com)
在农民货币收入不断增多,购买能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中,货币性消费和实物性消费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为88.18元,实物性消费比重占65.75%。农民大都是吃的自己种的粮、菜,烧的稻秆、柴火。不仅农民手里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支撑消费,从思想观念上也不舍得消费。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水平提高,带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打工,自己创业,实物消费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200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2017.21元,实物性消费比重占25.32%,比1978年下降40.43个百分点。
(二)从单纯购买物品向物品和服务并重的转变
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非商品性支出仅1.97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23%。农民收入大都用在生活必需品的购买上。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存款的不断增多,农民消费也开始逐步向宽裕型、享受型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许多服务业也逐步走向农村,现在的新型农村不但有超市、商场等可以购买生活日用品的地方,还有美容、美发、KTV等娱乐休闲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生活。2007年,甘肃农民服务性支出达553.45元,占生活消费的27.44%,比1978年上升25.21个百分点。
(三)从物质享受到物质、精神双重享受的转变
走出了吃得饱、穿得暖的阶段,走过了吃的精、穿的靓的阶段,现在的农民考虑更多的是更加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报纸、杂志看得多了,电脑开始走入家庭了。以往足不出户的农民,现在也离开了田间地头,去其他地方旅游,走走看看外边的世界。在许多村里还建立了农村文化中心,喜欢戏曲的农民朋友们围在一起吹拉弹唱,爱下棋和打牌的农民朋友们在棋艺室里杀的难分难解,丰富的民村文化生活让农民们和谐相处、安居乐业。
四、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总体上讲,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到2007年,甘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74.82%下降到46.8%,下降了28.02个百分点。说明了农村居民生活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发展进程。
全省恩格尔系数在整体下降的趋势下,大体经历了“快速下降~波动下降~徘徊下降”的变动过程。1978~1985年为快速下降期,恩格尔系数由74.82%降至60.37%,七年间下降了14.45个百分点,意味着农民生活处在快速摆脱贫困、进入温饱的初级阶段。1986~1999年为波动下降期,恩格尔系数由59.21%降至56.63%,十三年间,恩格尔系数仅下降2.58个百分点。农民生活处于温饱阶段;2000~2007年徘徊下降,恩格尔系数由48.4%降至46.8%,七年间下降1.6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一直在徘徊下降,农民生活向小康迈进。
五、消费结构的变化
(一)吃的精起来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食物结构逐步优化,吃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肉、禽、蛋、鱼、虾、食糖等副食品消费量逐年增加,主食在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逐年下降。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支出比重高达77.75%,到2007年下降到38.92%,下降了38.8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均副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份额则由1978年的22.25%上升到2007年的52.35%。2007年人均消费肉禽及其制品14.48公斤,比1978年增长1.07倍;人均消费植物油3.64公斤,比1978年增长2.71倍,人均消费动物油0.03公斤,比1978年下降98.29%。农民家庭饮食也越来越注重吃的营养,2007年人均消费蛋类及蛋制品1.66公斤,比1978年增长3.74倍;水产品、奶及奶制品从1980年逐步摆上农民的餐桌,到2007年人均消费量分别增加到0.28公斤和2.39公斤,奶及奶制品已成为许多家庭不可缺少的食物。农民不仅在食品消费上更注重营养,在食品口味也更加追求多样化和方便化,在外饮食支出越来越多。2007年,全省农民家庭人均在外饮食支出为69.94元,比1983年增长88.53倍,占食品支出比重由1.06%上升到7.41%。这反映了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在家吃饱,更追求外出就餐的快捷、方便、情调等。
(二)衣着服饰靓起来
解决了吃饭问题后,农民穿着消费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凭票供应、买布裁衣”到成衣消费比重明显扩大,并且向中高档转变,从“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衣着消费的个性化特征明显,开始崇尚自然、休闲、舒服。越来越讲究穿着的款式、花色、质量等。2007年,全省农民家庭人均衣着类支出为112.2元,比1978年增加99.95元,增长8.16倍。1983年人均购买各种成衣仅为0.3件,2007年人均达1.57件,增长4.23倍。
(三)住房大起来
改革开放后,农村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80年代末期出现在我省持续几年的建房热,使我省农户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295.23元,比1978年增加291.14元,增长71.18倍。平均每人年末住房面积由1980年的13.87平方米增加到19.46平方米。在住房条件宽敞的基础上,住房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占人均住房面积的40.6%;部分富裕农民已盖起了小楼,并开始进行了室内装饰,居住条件较以前有了根本改变。2007年全省34.89%的农民家庭饮用自来水,9.44%的农民家庭使用燃气,2.61%的农民家庭使用暖气取暖,16%的农民家庭住宅外道路路面为水泥或柏油路面。
(四)耐用消费品多起来
农村居民各种耐用物品的拥有量的逐渐上升,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又一重要标志。1978年全省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30.66辆、收音机5.16台、钟表26.93只、缝纫机12.32架,改革三十年来老一代的“四大件”耐用消费品从普及到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彩电、摩托车、洗衣机、电冰箱和移动电话等耐用消费品,并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空调、抽油烟机、吸尘器、微波炉、热水器等家电在农村市场也占有了一定份额,家用计算机、家用汽车等新型耐用消费品已悄悄进入农村市场。2007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电97.22台,洗衣机47.56台、摩托车47.33辆、电冰箱10.33台、热水器2.22台、微波炉1.61台、电脑1.11台、抽油烟机0.55台、空调、吸尘器均为0.33台、家用汽车0.33辆。
(五)交通、通讯发展快起来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改善,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和联络,农村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日益扩大,交通和通讯支出快速增长。全省农民家庭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由1980年的0.5元增加到2007年的186.17元,年均增长24.51%,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上升8.83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话67.94部,移动电话54.61部。电话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的必备品。
(六)文化教育热起来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逐步繁荣,农村居民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享受性的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很多农户意识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多,到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208.90元,占生活消费的10.36%,与1980年相比,平均每年递增13.83%,比重提高5.36个百分点。
(七)保健意识强起来
随着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由1980年的2.56元增加到2007年的149.82元,年均增长16.27%,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2%上升到7.43%。过去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八)社区发展好起来
农村社区发展对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国家和地区对各种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广大农村居民在自身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生活条件及生存环境也逐步改善。到2007年,全省农村有97.78%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路,98.44%的行政村通电,98.33%的行政村通电话,96.67%的行政村能接收到电视节目。农村交通、邮电、电力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加快了落后地区的脱贫步伐,更方便了城乡经济的文化交流,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农村住户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