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山、名寺、名茶”:和尚家风掀起的古代名茶风潮

名山、名寺、名茶”:和尚家风掀起的古代名茶风潮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后饮茶成为和尚家风,于是又有“名山有名寺,名寺产名茶,从来僧侣爱饮茶”的说法。古代名茶,大多是高山寺庵的僧尼精心创制的。蒙山智炬寺当时也出产石花、火前等名茶。

名山、名寺、名茶”:和尚家风掀起的古代名茶风潮

第二节 名山、名寺与名茶

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说:

高山出名茶,主要由于高山云雾多,漫射光多,湿度大,有的是昼夜温差大等等,有利于茶叶有效物质的积累,特别是芳香物质积累较多。

大凡被誉为名山者,一般都海拔较高,四季云遮雾绕,植物带垂直分布,其位居南中国者一般都宜于茶叶生长,茶因山名,故有“名山出名茶”之说。

佛教道教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教义都是“山林哲学”,佛陀在山林坐禅以证菩提,老庄在山林隐逸以返璞归真,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了道家的影响,所以佛寺道观多选择建在名山大川。由于僧尼人数数倍于道士的缘故,故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此后饮茶成为和尚家风,于是又有“名山有名寺,名寺产名茶,从来僧侣爱饮茶”的说法。

寺院茶系僧人所植,或以寺院为龙头带动所在地的农民普遍种植,茶带佛气,相对于道教的“仙茶”,俗谓“佛茶”。

当代著名茶学家陈椽先生在《茶叶通史》一书中论述道:

……古代名茶,大多是高山寺庵的僧尼精心创制的。从陆羽《茶经·八之出》可以看出,全国名茶大多生于山谷。山谷大多有寺庙

蜀毛文锡《茶谱》:

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枕蜀岗,有茶园,其味甘香如蒙顶焉。

蒙山智炬寺当时也出产石花、火前等名茶。古时佛寺出产名茶而今不见的有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寺、扬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鼓山寺、天台雁宕天台寺(云雾茶洞十说:它山焙茶多夹杂,此独无有)、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岳寺、西山白云寺、建安北苑凤凰山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顾渚吉祥寺、四川唐应灵县金山寺绍兴云门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慧县普利寺(洞山寺)及岳阳白鹤茶产地白鹤寺僧园,等等。例如南岳玄宗天宝(742—756)中,禅师清晏创造贡茶,延续至明朝,今已不见。

古时名茶而今还生产的,有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的黄山毛峰、东山洞庭寺的碧螺春、杭州龙井寺的龙井、徽州松萝庵的松萝、武夷天心观的大红袍、蒙山智炬寺的蒙顶云雾、庐山抬贤寺的云雾,等等。

古代佛茶分布状况和发展变化大体如陈椽先生所说。

徐岩泉著有《六安州茶居士传》,他称佛茶为居士,文曰:

居士姓茶,族氏众多,枝叶繁衍,遍天下。其在六安一枝最著,为大宗;阳羡、罗岕、武夷、匡庐之类,皆小宗;蒙山又其别枝也。

徐称“蒙山”为别枝,然其历史最古,见于历史记载颇多。陆羽在《茶经》中称“蒙顶第一,顾渚第二”,诗云“蒙茸香叶如轻罗,自唐进贡入天府”,说明在唐代便已列为贡品。大诗人白居易一生以琴茶相伴,《琴茶》诗中说“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他对古代名曲渌水十分钟爱,曾写有《听弹古渌水》一诗,诗云:“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荫下,竟日有余情。”大约白居易亦觉蒙顶茶具“清”、“和”之气,故将蒙顶茶与《渌水》名曲并称,一为曲中仙乐,一为茶中名品,并爱之。

历代咏蒙顶茶的诗句还很多。如唐朝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描绘这一绝品的风味,并说:“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宋朝诗人范成大有“蜀上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诗句,说蜀茶久享盛名,而蒙山茶又是其中佼佼者。文彦博在《谢人惠寄蒙顶茶》说“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清代诗人赵恒试蒙山茶诗中称其为仙品,有“色淡香长品自仙”之句。

蒙山在四川名山县境内,绵延数十里。《拾遗志》、《尚书》所谓“蔡蒙旅平”者,古属雅州。山有五顶(或五峰),即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成莲花盛开状。上清峰最高,峰巅有石盘,大如数间屋,上有古茶园,植有茶树七株,人称“仙茶”。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老和尚生了病,久治不愈,一老翁告曰:蒙顶有茶树,可守候于侧,于春雷发时采摘,三日之内采者有效,服一两治一切宿疾,服二两一生消灾去疾,服三两可脱胎换骨,服四两可成地仙。云此茶雷鸣而发芽,故又称“雷鸣茶”。又说茶树“有云雾复其上,若有神物护之者”。五代时期的茶学家毛文锡采纳了这一传说,将其写入《茶谱》。另有一说:西汉末年,蒙山上有座甘露寺,寺中有个俗名吴理真的僧人,在上清峰顶植茶七株。清代雍正年间刻碑记事,言其茶“高不盈尺,不生不灭,食之去病”。此人后来尊之为普慧禅师。

前说托名僧人,实多道教神仙色彩,荒诞不经。后一说亦难成立,西汉末年佛教不大可能传入四川。中国第一个汉籍僧人是东汉末年的严佛调(郭明《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上编)。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东汉之后的蒙顶茶是寺院茶,僧人为培植这一名品倾注了心血。传说中的“老和尚”、“普慧禅师”只是僧人的一个代表。唐代以后蒙顶茶列为贡茶,寺院成了茶庄,茶之种、采、焙、装、献皆由僧尼和寺奴亲事劳作,而且采茶时还举行佛教祭祀仪式:不仅仅是向佛祈福,向皇上表忠心,还表现了古老的自然崇拜,如茶叶崇拜、天地崇拜。当然这非佛祖本意,而是佛教进入汉地后吸收地方文化的表现。

作为僧人,贡茶是一种义务,而献给佛祖则表现的是虔诚的佛子之心。陶谷《清异记》载:

吴僧梵川,誓愿燃顶供养双林傅大士。自住蒙顶上结庵,种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绝佳者,曰“圣扬花”、“吉祥蕊”,共不逾五斤,持归以献。

梵川是吴地僧人,出于一种宗教迷狂,他要“燃顶”供养,这是一种以自残的方式表示对佛祖的虔诚。据佛教史书记载,陕西扶风法门寺曾有此事:法藏和尚于唐显庆三年(658)16岁时在法门寺舍利塔前燃一指供养真身;吴僧元慧于咸通十四年(873)炼左拇指供养佛骨真身;五代后晋息尘和尚燃指供养;金代爽公和尚焚身供养佛骨真身……应当说这是一种“印度式的宗教迷狂”。梵川以茶供佛,去蒙顶植茶三年,赢得名品。他是深得《茶经》要旨的茶僧,又是惊世骇俗的苦行僧,植茶之苦不足为惧,燃顶岂堪忍受!

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素有“东南第一山”之誉,“莲花佛国”之称。方圆百公里,有90座风格各异的山峰。该山原名九子山,《太平御览·九华山》云(王镇恒、李槐松《九华山金地佛茶与文化》,见《农业考古》1996年2期):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焉。李白因游江汉睹其山秀异遂更号曰“九华”。

九华山初为道教第三十九福地,留有汉朝陵阳县令窦伯亚“骑白龙升天”的神话。后来佛教传入,东晋隆安五年(401)有天竺僧怀渡在山上始建茅庵,并传佛法。唐代九华山已为释氏天下,唐费冠卿《九华山创建化城寺记》载:

唐开元末(719)有金地藏者,新罗国王金氏近属名乔觉……毅然抛弃王族生活,祝发为僧,携白犬善听,从新罗航海来华,初抵江南,卸舟登陆,睹前山于云端,自千里而径进,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地平,遂证道于斯。相传九华原为青阳居士闵公让和旧地,菩萨因向其乞一袈裟地,不料展衣后竟遍复九峰,闵公喜而舍,遂居矣。后闵公父子也相继皈依,至今殿中圣像,随侍左右者即闵公父子也。

这段文字道九华山佛教来历:衰了老庄兴了佛陀,创业的高僧竟是外来户,先是印度僧人,后是朝鲜高僧金地藏者,金菩萨充满牺牲奉献精神,发下“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不过菩萨也很狡黠,声言乞一袈裟地竟得九峰。舍地的闵公亦得了好处,有幸塑形圣殿“随侍左右”。朝鲜佛教源于中国,金地藏回输传法,真可谓“传法无国界”。端的是“外来和尚会念经”,九华山从此香火鼎盛,唐时有寺庙870座,所谓“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

这位九华菩萨金乔觉早在怀海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前数十年便已奉行农禅制度,亲率大弟子胜瑜等披荆斩棘,择地植茶。所植之茶后世人称“金地佛茶”。《青阳县志》载:金地茶,相传为地藏自西域携来者,今传梗空筒者是。《九华山志》载:金地茶,梗心如筱,相传金地藏携来种……在神光岭之南,云雾滋润,茶味殊佳。

金乔觉比泰山降魔师稍晚一些皆许僧人饮茶,九华山有一景叫“煎茶峰”,相传为“金地藏携道侣于前汲泉烹茗”之山峰,这是“茶佛一味”的最好说明。在金乔觉的事业中,一是佛事,二是茶事,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他留下了一首茶诗《送童子下山》(仅有的一首诗),诗云:“……空门寂寞尔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惯于金地聚金沙。瓶落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九华金地佛茶主要品种有:①金地茶;②南茗空心茶,又叫空心茶、拜佛茶;③闵园茶;④黄石天云,产于天台山背“道僧洞”一带,相传此茶系由一僧一道合作培育而成;⑤双溪早芽,系九华后山双溪寺住持大兴和尚培植而成,大兴和尚92岁圆寂;⑥西竺云雾,茶产于西竺庵,西竺系唐代茶园所在地。

历代墨人骚客都喜以九华佛茶为题材,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例如:

刘禹锡:“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九华山僧人虚云:“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罢山樵又采茶。此刻别无玄妙事,春风一夜长灵芽。”

清白元亮:“频年漂泊在天涯,又信萍踪上九华。云拥奇峰天欲滴,家春乱石涧生花。傍林鸟语捣灵药,隔岸人声摘闵茶。今日探幽俱乘兴,不知何处谪仙家。”

赵国麟《东岩咏》:“半径白云飞作雨,满林冻雪缀成花。壑中阴雾铺银海,塔顶晴光映紫霞。一片袈裟藏佛骨,千秋溪水长云芽。于今岩下闵公墓,名并新罗宁有涯。”

这些诗写山、写寺、写僧、写茶,反映了僧人对中国茶文化的卓越贡献。九华山是佛教四大名山第一,同时又是佛茶的生产基地。

“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映鄱阳湖。历代名人对庐山不乏赞誉之词,认为寺内名山除五岳外,首推匡庐。李白曾说“余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匡庐真天下之冠也”。

庐山亦是佛教圣地。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汉地,便有僧人结庐于此。当时全山有梵宫寺院300多座,僧侣众多。东晋时慧远法师驻此弘法30余年,聚123名僧俗同结莲社,以期往生极乐净土。东晋太元九年(384),刺使桓伊为慧远法师建东林寺,坐落庐山西北麓。宋时尊慧远法师为莲宗(净土宗)初祖,东林寺为净土宗祖庭。

据传,庐山植茶始于东汉,山居的和尚攀崖登峰,种茶采茗。《庐山志》载:“各寺亦于白云深处劈谷削岩,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明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云:“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近佛,晚年自号香山居士。诗人曾结庐香炉峰,亲辟园圃,种药种茶,《香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石上》诗云: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余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优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沈冥子,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www.xing528.com)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

架岩结茅宇,img123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

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

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

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

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佳?人间多险艰。

这首诗中写了庐山优美的自然景色,有白石清泉、猿鸟松竹,山宜茶,水宜茶,诗人傍寺结茅而居,辟茶园,听飞泉,赏白莲,弹琴而歌,傲然自足,摆脱俗世尘网,回归自然。虽未受戒,却已见佛根慧心。诗人“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沉迷的是佛的境界:超然,恬适,悟透了人生。明人黄宗羲在《匡庐游记》中说:“山中无别业,衣食取办于茶……其在最高者,为云雾茶,此间名品也。白香山药圃茶园为产业,信非虚话。”诗人植茶不仅为衣食计,亦存佛子之心、茶人之心。

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3公里处,主峰华顶峰海拔1136米。相传三国时,吴国赤乌年间(238—251)已有僧人在此建寺。南朝陈太建七年(575),智img124和尚率弟子20余人在天台山建草庵讲经10年,形成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创立天台宗。隋开皇十八年(598),晋王杨广承智img125遗志,建国清寺,以为天台宗根本道场。

天台山群山耸翠,雨水充足,利于茶叶的生长,以华顶茶为优。据《天台山志》记载,早在东汉末年,“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唐贞元二十年(804)日僧最澄来天台求法,归国时带回天台茶籽,种植在日本近江(滋贺县)阪本村治上麓。次年日僧弘法大师(空海)来天台求法,归国时带回天台茶籽种日本各地。南宋时,日僧荣西禅师亦来天台求法,并带回茶籽。

天台山的佛教茶有两个特点:一是始于道、兴于佛,这也是中国宗教茶的发展顺序;二是天台宗的教义和天台茶同时东渡扶桑,在日本扎根,成了中日佛教交流和茶道交流的见证,也是“茶佛一味”的见证。

普陀山也是佛教圣地,与九华山、峨眉山五台山同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有“海天佛地”之号。山之佛迹与印度、日本联系在一起。相传唐大中元年(847)某印度和尚万里迢迢来普陀结茅而居,自燔十指供佛,在潮音洞亲见观音显灵。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临济宗日本名僧慧锷从五台山请观音菩萨像归国,途经普陀,遭遇大风,乞请观音,观音显灵表示不愿去日本,于是慧锷在潮音洞前的紫竹林内建“不肯去观音院”。普陀山在东海舟山群岛内,宜茶之地,所产佛茶近似蝌蚪形,色翠绿,又称“凤尾茶”。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记载茶事云:“普陀寺僧贻余小白岩茶一裹,叶有白茸,瀹之无色。徐饮,觉凉透心腑。赠云,本岩多止五六斤,专供大士,僧得啜者寡矣。”仅以此茶供佛,连植茶和尚也大多不能享用,足见普陀佛茶之珍贵。

以上四例揭示了佛教与茶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不浅的缘分,名山有名寺,名茶出名山,是冥冥之中的大自然无形之手将佛与茶撮合在极乐净土,佛性与茶性融合在一起,佛事与茶事并驾齐驱,僧人以佛为本、以茶为助,若称饮茶是“和尚家风”,那么植茶便是“和尚家业”。以“佛茶”二字名之,僧人的杰出贡献皆已包含其中。

不妨再列举几例佐证其事。例如:

峨眉茶:《华阳国志》记载:“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文水《峨眉山僧人与峨眉茶叶》,《农业考古》1993年4期)植茶始于晋代。宋代又有大发展。《峨眉县志》记:“明初赐有茶园,在白水寺(今万年寺)植茶万本,为云水(三云二水五大寺庙)常住之用。万历末为僧典去,至康熙初年乃以千金赎还。”有《御茶文》石碑今存明代国师宝塔坛附近,地址在双福区普兴乡。所产名品“峨蕊”、“竹叶青”(由陈毅元帅定名)系近代僧人培植而成。宋代文豪苏东坡有“我今贫病长苦饥,盼无玉腕捧峨眉”、陆游有“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等诗句赞颂峨眉茶。

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乃乌龙茶中极品,创制者名魏饮,是个茶农,虔诚的佛教徒,安溪西坪峣阳松林头村人。大约在1850年前后,魏饮每日清晨必将一杯清茶奉献于观音大士像前。有一天,他干活路过王府宫石壁洞(打石坑),发现一株茶树生长茁壮,叶片肥厚柔软,有光泽,于是将茶移入自家天井培植,翌年得茶一斤,试泡后觉其香、甜、滑、爽、鲜、韵非同凡品。于是春后压条繁殖百余株,人称“魏饮种”,后经峣阳王氏茶庄销往东南亚,获得好评。因此茶外形沉重似铁,美如观音,研制者又十分崇拜观音,于是定名“铁观音”。茶为佛子所创,其名亦佛气十足。

松萝茶:产于安徽省休宁县,已有400多年历史。明代冯时可《茶录》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据虎丘最久,得采制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世,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出也。”为啥名之以“松萝”?传说明太祖洪武年间,松萝山有个让福寺,寺门口摆有两口大水缸,因年代久远缸内存水生满绿萍。有一位香客言此缸是宝物,愿以300两黄金求购,约定三日后来取。老方丈怕缸被人偷走,派人倒去缸内的水,将缸洗净,搬入庙内。三日后香客来了,便说绿萍水倒掉了,宝气也没了。老方丈懊悔不已。香客走时说,在倒绿萍水的地方植茶,定能长出神奇的茶,三盏可解千杯醉。老方丈便在倒绿萍水的地方植茶,果然生出一种名贵药茶,尤善化食、止痢、清火、凉血,成了灵丹妙药,僧人以此济世活人。后称松萝茶。

毛峰茶:产于黄山。传说此茶始于明朝天启年间,安徽黟县县令熊开元带书童游黄山迷了路,借宿山寺,长老以茶待客,熊县令见其茶非同一般,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沸水冲泡,热气旋转上升尺许竟化为一朵白莲花。长老告知此茶名黄山毛峰,临别赠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熊县令以茶贡君,言其神奇之处,皇上烹茶却不见莲花出现,于是要问他欺君之罪。幸有黄山僧人点明,重汲黄山泉水烹毛峰茶,白莲花端然显现。熊县令亦看破红尘,拒赏辞官,在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

大红袍:产于武夷山。相传古时有个崇安县令,生了重病,百药无效,武夷山天心寺僧人献上本寺培植的茶叶,吃了几次,竟大病痊愈。县令屈驾山寺,礼拜那救命的茶树,三跪九叩,并爬上茶崖,脱下红色朝服披于树身,以示崇敬,此茶后以“大红袍”称之。

石廪茶:产于南岳衡山,山上寺庙林立,南岳庙始建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半山广济寺、铁佛寺、湘南寺、福严寺、上峰寺等,早在唐代便已有寺僧植茶。唐代诗人李群玉(813—860)作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诗云: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

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

珪璧相压迭,积芳莫能加。

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

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

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

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

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拿。

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

持瓯默吟咏,摇膝空咨嗟。

唐代诗僧齐己《送人游衡岳》诗云:

荆楚腊将残,江湖苍莽间。

孤舟载高兴,千里问名山。

雪浪来无定,风帆去是闲。

石桥僧问我,应寄岳茶还。

龙湫茶:产于浙江雁荡山大龙湫,相传东晋永和年间(345—356),阿罗汉诺讵那率300弟子于雁荡弘法,诺讵在大龙湫时有老龙化为一老翁托梦于他,谢其保护环境,不污龙湫,并以茶树相谢。诺讵梦醒,回寺果见庭中多一大茶树,知为老龙所赐。自此有了雁荡龙湫茶。此后诺讵在龙湫观瀑坐化,成为该山佛门开山祖师。

猴茶:《雁山志》云:“浙东多茶品,而雁山称最,每春清明日,采摘芽茶进贡,一旗一枪,而白色者曰明茶,谷雨日采者曰雨茶。此上品也。”据传说此茶在古时候又名猴茶。当时雁荡猿猴成群,猎人捕猴卖给茶农,茶农利用猴子善模仿的特点训练猴子采茶,称之为猴奴。即使悬崖峭壁,树高入云,猴奴都可轻而易举地将茶采回,装入布袋,带回交给主人。有的茶农蓄猴奴多达几十头。《清稗类钞》载:

温州雁崖有猴茶,有猴每至晚春,辄采高山茶叶,以赠山僧。盖僧常于冬时知猴无所得食,以小袋投之。猴之遗茶,所以为答也。

感通茶:产于云南大理感通寺。《大理府志》载:“感通寺在点苍山圣应峰麓,有三十六院,皆产茶树,高一丈,性味不减阳羡,曰感通茶。”云南佛教传入较早,早在南诏、大理时期,“其俗事佛而尚释”。云南寺多,且多种茶,其他如昆明太华寺茶、凤庆太平寺茶、宜良安洪寺茶、昭通翠华寺茶等都是品质较优的佛茶。

仙人掌茶:产于荆州玉泉寺,由僧中孚培育而成,李白在《赠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序》中叙其始末云:

余闻荆州玉泉寺近青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多玉泉交流。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茗,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卷然重叠,其状如掌,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觏。因持之见贻,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俾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以上皆为佛茶,产于佛寺,为寺僧所创制,这些茶不仅助僧坐禅、伴读、作法事、待客,还是寺之产业,农禅重要项目。究其佛与茶结缘的原因可条列如下数端:共处于名山大川,有相同的外在环境;茶性近于佛理,有其内在一致性;僧人嗜茶,不违佛门清规;僧人业茶,可为寺院增收节支;以茶为礼,为供佛、待客必须之品;坐禅饮茶,可以茶境谐和禅境。僧人于中国茶道功劳颇大,中国茶道又从客观上促进了佛教扎根华夏,加速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