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名茶培植
唐代产哪些茶叶呢?贡茶自然是朝廷首肯了的名茶。据翰林学士李肇《国史补》记载:唐代的贡茶品目,在唐宪宗元和时期(806—820)就有十余品目,即:剑南“蒙顶石花”,湖州“顾渚紫笋”,峡州“碧涧、明月”,福州“方山露芽”,岳州“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寿州“霍山黄芽”,蕲州“蕲门月团”,东川“神泉小团”,蕲州“香雨”,江陵“南木”,婺州“东白”,睦州“鸠坑”,常州“阳羡”。此外,尚有浙江余姚的“仙茗”,嵊县的“剡溪茶”等。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当时的贡茶地区,计有16个郡,即:山南道的峡州夷陵郡、归州巴东郡、夔州云安郡、金州汉阴郡、兴元府汉中郡;江南道的常州晋陵郡、湖州吴兴郡、睦州新定郡、福州常乐郡、饶州鄱阳郡;黔中道的溪州灵溪郡;淮南道的寿州寿春郡、庐州庐江郡、蕲州蕲春郡、申州义阳郡和剑南道的雅州卢山郡。这16个郡,包括今湖北、四川、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安徽、河南10个省的很多县份。
《膳夫经手录》中记载了宣宗时代的茶叶品类有:
新安茶:产于蜀顶附近。评价:多而不精,只堪春时本地饮用。
蜀茶:产于剑南茶区。评价:至他处芳香滋味不变,岁取数万斤。
浮梁茶:产于饶、歙、江州一带。评价:劣于蜀茶。产量高,百倍于蜀茶。
蕲州茶、鄂州茶、至德茶:产于鄂岳、宣歙等区。
衡山茶:产于衡州。岁取十万。
潭州茶、阳团茶、渠江薄片茶、江陵南木茶、施州方茶:产于今长沙周围和湘、鄂、川、黔接壤地区。评价:味短韵卑。
建州大团:产于建州。评价:状类紫笋,味极苦。(www.xing528.com)
蒙顶茶:产于蒙顶山周围。评价:品居第一,岁出千万斤。
歙州、婺州、祁门、婺源方茶:产于歙州、婺州。评价:制置精好。商贾所赏,数千里不绝于道路。
所列18种茶叶,蒙顶为魁,质优量多;次为蜀茶和歙州、婺州、祁门、婺源的方茶为亚军。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云:“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目、芳蕊、茱萸寮。福州有方山之露芽。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湖之含露。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秦州有霍山之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他列举了唐代名茶19种。
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在“茶类篇”中有“历代名茶”一节,程启坤先生据有关史料总结唐代有50余种名茶,计有:
顾渚紫笋、阳羡茶、寿州黄芽、蕲门团黄、蒙顶石花、神泉小团、昌明茶、兽目茶、碧涧、明月、芳蕊、茱萸、方山露芽、香雨、楠木茶、衡山茶、湖含膏、东白、鸠坑茶、西山白露、仙崖石花、绵州松岭、仙人掌茶、夷陵茶、茶芽、紫阳茶、义阳茶、六安茶、天柱茶、黄冈茶、雅山茶、天目山茶、径山茶、歙州茶、仙茗、腊面茶、横芽、雀舌、鸟嘴、麦颗、片甲、蝉翼、邛州茶、泸州茶、峨眉白芽茶、赵坡茶、界桥茶、茶岭茶、剡溪茶、蜀冈茶、庐山茶、唐茶、柏岩茶、九华英、小江园。
程启坤、姚国坤二位先生在《论唐代茶区与名茶》一文中扩大到150余种,包括绿饼茶、绿散茶、绿茶和炒青四大类。
当然,唐茶品类繁多,但真正能够有资格以“名”冠之的不会太多。所谓名茶,一要质优,为广大茶人认可;二要知名度高,为广大茶人熟悉。唐人饮茶品位很高,不会轻易以“名”许之。这150种里哪些堪称唐代名茶,当时无评茶机构,今之人又不好补评,便只能姑妄言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