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诗中的茶园诗可证其事。既称“半坡芳茗”,看来是片面积不小的茶山。“荈”、“葭”、“茗”是茶之别称。唐代诗人韦应物也写有茶园之诗,题为《喜园中茶生》。
第二节 茶园之诗
唐代茶叶已成大规模经营的态势,特别是中唐以后,植茶不仅仅是僧道自用,已是商品生产,出现了大批以此为专业的茶农,茶叶集中产地或称茶园,或称茶坞,或称茶岭,或称茗坡。
唐诗中的茶园诗可证其事。如元和进士韦处厚《茶岭》诗云:
顾渚吴商绝,
蒙山蜀信稀。
千丛因此始,
含露紫英肥。
诗中提及当时著名的两大名茶产地:江南的顾渚山及四川的蒙山,植茶“千丛”,表明是成片的人工栽培而形成的茶山,“千丛”是状其多,其实何止千丛?昭宗时代的诗人陆希声,卒赠尚书左仆射,生前官至户部侍郎、太子少师,著茶诗《茗坡》,诗云:
二月山家谷雨天,
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
惜取新芽旋摘煎。
既称“半坡芳茗”,看来是片面积不小的茶山。此诗第三句写茶功,解酒消渴,第四句写制作,大概是当时不多用的炒青法。
皮日休和陆龟蒙写有同题诗《茶坞》,皮诗云:(www.xing528.com)
闲寻尧氏山,遂入深深坞。
种荈已成园,栽葭宁记亩。
石洼泉似掬,岩墟云如缕。
好是夏初时,白花满烟雨。
陆诗云:
茗地曲限隈,野行多缭绕。
向阳就中密,背涧差还少。
遥盘云髻慢,乱簇香篝小。
何处好幽期,满岩春露晓。
“荈”、“葭”、“茗”是茶之别称。两诗描写的是成片山地茶园,土为烂石,方位向阳,按《茶经·一之源》的观点“上者生烂石”,又多在“阳岩”,有山泉,有云雾,必产名品无疑。
唐人植茶自中唐后以茶农大面积种植为主,也有僧道和文人自种自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