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陕西地方茶俗
一、茶馆与茶馆茶
茶馆是卖茶水的地方,陕南人俗称水茶馆,以有别于干茶铺。
陕南地区是著名古茶区,茶多,卖茶人多,买茶人多,自然饮茶人也多,茶馆便应运而生,相应多了起来,一个镇子少则几家,多则十几家。关中、陕北的集镇茶馆没有陕南分布那样密集,但像西安、咸阳、宝鸡那样的大中城市,就是在旧时代,茶馆虽非鳞次栉比,却也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上规模、上档次的。“泡茶馆”多年来一直是城市人休闲生活的代名词,和逛戏园子、遛鸟归为一类,若忙碌得不可开交,便说:“我哪有闲心去‘泡茶馆’!”自古以来,“泡茶馆”必须是“有钱也有闲”,二者缺一不可。生计维艰的劳苦大众既“无钱”也“无闲”,饮茶于他们而言是极为奢侈的文化享受。最近几年,陕西经济有了明显的好转,多数人“钱”也多了“闲”也多了,并成立了“休闲协会”,于是陕西的茶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特别是陕西的大中城市,高档茶馆纷纷涌现,如西安新建的“福宝阁”茶楼,坐落在西安德福巷口,五层楼,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号称“西北第一茶楼”。较“福宝阁”茶楼规模稍小但也颇具规模的茶楼在西安大约有十几家。一次消费少则数十元、多则数千元。
新中国成立前的陕南是穷乡僻壤,那茶馆也豪华不起来。虽有些小家子气,但门脸儿还得撑起,文化品位不能降低。挑出茶幌子,中为大大一个“茶”字。门楣上方悬挂匾额,写上某某茶馆。门两侧贴着既切题又考究的对联,诸如“客至心肠热,人走茶不凉”、“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那字绝非出自无名之辈,必是付了润笔之资请地方书坛名家挥毫。若有四方名流在茶馆小坐,老板不会放过机会,以茶殷勤相待,然后不揣冒昧端出笔墨纸砚乞赐墨宝。小殷勤暖热帝王心,一般都不好拒绝。老板很会来事,将墨宝精心裱糊,张挂于墙,为茶馆增添几分风雅。
陕西的茶馆一般是清茶馆,南来北往的茶客进得门来,老板笑脸相迎,看座,寒暄几句,所谓“逢人单说三分好,未可全抛一片心”。然后擦净桌面,搁上盖碗,一套三件,多系淡雅的青花瓷,可衬托茶水的色泽。“壶把式”提壶在手,凭多年练就的手腕功夫,举壶过头,倾斜成合适的角度,于是滚烫的开水如银练泻下,恰似“银河落九天”,那水绝不会洒出一星半点。毛茸茸的陕青茶在碗中翻滚,冲泡毕,盖好捂一会儿,盖子一揭,带着茶香的水汽袅袅升起,弥漫茶室。再看碗中,那茶展开一枪二旗如苗条的绿衣少女,在水中打着旋儿,如同律动的旋舞。“舞者”终于累了,沉于碗底,相互凑拥着,扎成美人堆儿,让人赏心悦目,难怪古人说“从来佳茗似佳人”,不怪古代文人有好色之心,实实在在有其动人之处。左手拿起茶碗,右手揭盖,用盖轻轻荡去碗面浮沫,香茶入口,免不了说一声“泡出味了,好喝!好喝!”坐茶馆坐茶馆,一个“坐”字就表明来此饮茶与一般喝茶有什么不同。伴茶如伴美女,又有佳客小姬,配上弹琴说书,岂忍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当然,新中国成立前坐茶馆的大多是有钱的,或有闲的,或有钱也有闲的。一般劳苦大众无此清福,他们喝茶只为解渴,如同干得嗓子冒烟的行路之人俯饮山泉,也有美感,也有快感,取得源于生理需求的满足。只有大众生活已达小康水平的今天,人们才会关注饮茶的方式,追求饮茶的品位。
言其茶馆的功能,与全国各地无异。茶馆不仅仅饮茶,也是人们歇脚休息、交流信息、朋友厮会、洽谈生意和业余娱乐的场所。往日茶馆的座位多是竹躺椅,茶碗置于扶手,可跷起二郎腿边品茗边同朋友“谝闲传”(四川叫“摆龙门阵”和“冲壳子”)。香茗入口,不觉心旷神怡,有三分“茶醉”,便仰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反正不收钟点费,你愿躺多久就可以躺多久,实在是消磨时光的好去处。兴致来了,哼几句小曲儿也无妨。——就这么自由自在!一门心思盘算着赚钞票的商人多喜欢在茶馆谈生意,特别是谈茶生意,当面沏茶看货色,议定品级,当面叫板,茶客热心参与,说几句公道话,打个圆场,都是门里师,谁也甭想蒙谁,只求个公平交易,皆大欢喜。进进出出,闹闹嚷嚷,茶老板也不介意,客走旺家门,总比门可罗雀让人舒心。
新中国成立前的陕西小城镇,没有今之俱乐部、歌舞厅、酒吧、录像厅,茶馆便肩负起娱乐民众的任务。在这里可听人说书唱小曲,可票友聚会清唱汉剧,可打纸牌、搓麻将作方城之战,茶馆其实是民间娱乐中心。
茶馆具经营性质,茶分等级,茶优价昂;座位有雅座和普通座,当今又添了包厢或者包间;有音乐和演出的叫音乐茶座。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有的茶馆花样翻新改叫茶吧,茶艺师叫茶秀。侍茶小姐秀色可餐,包厢豪华且昏暗,让国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是“荤”还是“素”。地道的茶馆,环境幽雅,是闹市中的世外桃源,为都市中忙忙碌碌的人们提供很好的休闲场所。旧时代的茶馆一般都有“说书”、“听戏”、“打纸牌”、“下棋”等娱乐活动。在茶馆不论职位高低,富贵贫贱,一起喝茶,国事、家事、心头事,无所不谈。这种简易茶馆至今在汉中东关、西关、南关甚至城内部分小街、小巷仍能见到,不过已不见“说书”,取而代之的是电视,客人可以边喝茶,边看电视,边聊天,或打牌取乐。
茶馆的茶艺师训练有素,他们懂茶,熟练地掌握了各类茶的冲泡技法,烹出的茶汤具专业水平。有文化品位的茶馆历来是茶人悦意光顾的去处。
陕西茶馆沏茶方式,一般是壶泡茶和盖碗茶。
壶泡茶就是用茶壶冲泡,另备茶杯一个或数个,无论茶客几人,皆用一壶分茶。壶有大有小,可视客人多少临时选择。“跑堂的”(唐代叫茶博士)则殷勤地提壶续水。
盖碗茶是流行于仕官、文人、社会名流的一种饮茶方式。这种盖碗是白瓷制作,洁白有青花,碗上有盖,碗下有托。茶叶泡入碗中,可加盖保温,饮用时一手托碗,一手拿盖,碗盖可挡住茶叶入口。文人相聚,可吟诗论文,谈古说今。亲朋相约,可边饮茶,边谈心,交流情感,重叙旧情,回味人生。追溯盖碗茶的历史,笔者认为它的发源地在四川。饮盖碗茶所用的一套三件,实际上是茶盏加茶托。茶盏初唐时就已有之,茶托又名茶舟、茶船。唐人李匡乂《资暇集·茶托子》详细说明了此物的发明经过,云:
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既啜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
崔宁在文宗时任过多年的西川节度使,在平吐蕃战争中屡立战功。德宗时仍留四川工作,在蜀王手下任要职。他的女儿发明了茶托,与茶盏配套使用,便成了今天的“一套三件”。因发明者的特殊地位,“一套三件”就很快在四川传播开来,自此开了四川盖碗茶的历史之先河,至今名闻全国。此物北传京都长安,陕南是必经之途,故陕南得风气之先。
二、罐罐茶和地头茶
陕南深山区生活条件很差,那里的山民“烤的转转火,吃的洋芋坨”,“转转火”就是火塘,在室内挖一直径不过一米左右的圆形小坑,用砖石围砌。火塘中央有一升降设备,用结实木料做成,上横竹笆,可供烟熏腊肉、豆腐干、血干之类山区特色食品;下有木钩,可悬挂吊罐、耳锅、铁壶、陶壶,通过升降以掌握火候。
山民烹茶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水烧开后将粗茶投入,熬煮片刻,然后用碗分茶;一种是将粗茶叶放入陶罐或砂壶中,用文火烤制片刻以除去潮气,然后倾入滚开水,发出刺啦刺啦的爆响声,同时窜出一股扑鼻的茶香味,此种吃茶法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响雷茶类似。
陕南罐罐茶尚无明确的界定,大体说来就是罐罐煮茶、罐罐盛茶,再配上几只饭碗分茶,如此而已,是不产茶的大山区一种十分落后的吃茶法。
罐罐茶在陕西省略阳县西部与甘肃陇南地区一带特别流行。
罐罐茶的特点是把饮茶和饮食礼仪结合于一体。
罐罐茶,就是用陶罐熬茶。罐子分三个规格,大号高15厘米、直径11厘米(口径);二号高13厘米、直径10厘米;三号高7.5厘米、直径5.5厘米。罐罐茶又分油茶、面茶、清茶三种,其熬制方法和用途亦不同。
罐罐面茶:是较普遍的一种,以茶叶和玉米面(粉)为主体,配以腊肉丁、花生仁、核桃仁、豆腐、鸡蛋、麻花为“辅料”(其中腊肉丁、花生仁、核桃仁、鸡蛋应提前在铁锅内炒熟),并加葱、姜、茴香、花椒、藿香、盐等“调料”。除主食玉米面外,“辅料”和“调料”根据家庭情况可多可少,用三种“辅料”即为三层楼,以此类推,有“五层楼”、“六层楼”之说。熬制面茶,是在三号罐内加冷水至半罐,另加葱、姜、茴香、藿香、花椒等,置火炉边煮沸,后将玉米面用冷水调成糊状倒入其中,加盐少许,不断搅拌煮熟,稀稠以用竹筷沾起成线为准。与此同时,用二号罐加冷水熬茶叶,用茶多少按家庭人口决定,茶叶水煮开时将适量茶汁倒入大号罐内与玉米面糊一起搅拌,后倒入小碗内即可食用。这样调制的罐罐面茶,清香味正,略带苦味,油而不腻。茶叶一般用粗老茶,耐熬、口劲大。
罐罐油茶:是用三号罐倒入适量青油,煎熬,略见油烟,移出火炉,待凉片刻,再加入适量细茶叶,不停翻炒,然后注入容量三分之二的温水煮沸,再倒入小杯品饮。
罐罐清茶:是用大号或二号罐加入适量粗茶和水,在火炉上煮沸,后倒入杯中饮用。
三种罐罐茶各有不同用途,如款待长者、尊贵宾客需用罐罐油茶,茶汤金黄,油花闪烁,茶香和油香混为一体,倍觉清香、味浓;罐罐面茶,通常作为早茶,再配烤黄的馍片,一边食面茶,一边吃馍片,是最常见的吃法;罐罐清茶,是家庭晚辈孝敬家中老人和兄长的一种早茶,是我国尊老敬长美德的具体表现。
陕南山区还有一种地头茶。地头茶的出现与陕南山区的劳动生产习惯有关。
陕南有薅锣鼓草的习俗,参加者有十余人到数十人不等。大家排好赛口,由领赛人掌握薅草的上下进退和快慢节奏,还有专门的锣鼓队边敲边唱以壮声势。一年到头难得有这样几次集体劳动的机会,工效高,又富情趣。按规矩给谁家干活就由谁家管饭和送水。因人多,茶用大锅或者大吊罐熬煮,熬煮得汤色发黄,味苦涩,不图品茗之趣,只求解渴。主家用罐或者壶盛茶汤,轻则拎着提着,重则担着背着,还要带上一摞碗。茶水送到田间地头,薅草的歇息,送茶水的开始分茶,一碗一碗地恭而敬之地送到每个农夫面前,道个辛苦。其间,少不了吼山歌、唱情歌、讲酸故事、打情骂俏。这是一次“山野之人”举办的“山野茶会”,充满肆无忌惮的野性和世俗生活的情趣。茶喝罢锣鼓再度响起,又一轮劳作便开始了。
关中、陕北虽无“薅锣鼓草”的习俗,但集体劳动时茶还是要送的。煮茶和饮茶的方式与陕南大同小异,不图风雅只求实惠。
三、茶棚与大碗茶
旧时代有一种极为普及、极为大众化的茶棚。
例如,明清时代,在汉中城关内外、庙宇、赛会、戏场等地常设有茶棚,挂着一个大“茶”字,以招揽顾客。这里大多卖大碗茶,便利游客和善男信女饮茶。《汉中府志》就载有清代《禁止妇女游会烧香示》称:“老幼妇女三五相结,饮酒看戏聚集,或于神圣诞日焚香祈福,男女混杂,甚至游棍从旁讥谑,岂非自辱”,“何况茶棚酒桌,稠人广众之地,男女不分殊觉有关体面”,“如有不遵者,一经查出,定将该妇女本夫究处。”这里可以看出,在汉中饮茶和饮酒一样遍及城乡,官府要禁止妇女进入“茶棚”、“酒桌”。(www.xing528.com)
茶棚一般喝大碗茶。
大碗茶是流行于陕南民间的大众饮茶习俗,何时兴起无考。大概是受唐、宋宫廷茶道的影响,如宋代文人“点茶”,要量茶受汤,一般一匕茶末用一盏容量的十分之六汤,“一瓯之茗,多不二钱”。按晚唐一钱重约4克换算,二钱大约是8克。这里的“盏”就是碗,晚唐以来茶碗直径不超过15厘米。汉中民间旧时都沿用土陶碗,大小和唐宋时代相差不大,颜色有黑褐色和黄白色两种。民间自饮和待客,多取适量茶叶放入碗内,在微火上烘烤增进茶香,后加入开水至半碗,稍停片刻再继续加入开水。这样冲泡的茶汤味浓,香气飘溢,使人心旷神怡。在农村农忙季节,也有把茶叶泡在陶罐内,需要时将茶汤倒入碗内饮用。
至晚在明清之交,陕西就已有施茶的习俗,所施即为大碗茶。
茶饮路人其意不在品茗,单为止渴。一般使用粗茶叶、大茶壶、土保温桶、大茶碗。此俗的存在反映一个地方古风犹存。
大众化的茶馆一般饮用大碗茶。这类茶馆说是“馆”却又没门脸没固定茶座;在十字街头或大道之旁,于檐下扯起茶棚,摆开茶摊,设备简陋,只柴桌柴凳,粗瓷茶碗,大脚片茶叶(等外粗茶),铁壶煮水,饭碗盛茶,收费低廉,权供路人止渴,是北京“前门大碗茶”的翻版,典型的大众茶道。传说中的“午子姑娘”,就是在陕南西乡午子山,于路口建茶亭,为过往行人免费提供茶水。
也有些乐善好施之家,每逢集日,便于檐坎下置一方桌,放一木桶,桶下方钻一孔,内放特大号镔铁(一种铝合金)茶壶,壶嘴伸出,壶用棉布紧紧包裹,起到保温作用。桌上搁一摞茶碗。茶水任人随便饮用,分文不取。这类免费茶摊在清初便已有之。陕西安康著名诗人刘应秋是明末清初人,他写过一首《煮茶饮行人》的诗,诗云:
烛龙蓄怒逼日晷,蕴隆草木尽披靡。
无端夸父逐日行,饮暵河渭不知止。
兜鍪挥汗洒途中,喘咄未歇色先喜。
由来好德人易从,小惠及人尚如此。
茂陵久病无人知,长杨不遇千金市。
而今世路多渴人,所望不出升斗水。
安得此瓮作甘霖,一洒人间几万里。
——丁文编著《安康艺文大观》
诗人看到大热天有人煮茶饮路人,因小见大,赞扬煮茶人这种以茶济世的精神。我们由此诗可知清初公益性茶摊的存在。
四、戏园子与戏园茶
陕西戏剧品类很多,主要有秦腔和汉剧两大剧种,因此在陕西大中小城市建了不少秦腔剧院和汉剧剧院,俗称“戏园子”。
过去戏园子演戏兴演本戏或者连台本戏,一台节目要看很长时间,于是便有“戏园茶”服务项目的出现,戏园子老板在演出期间提供茶水服务,并有瓜子之类的小吃食。茶水服务另外收费。
例如,安康是汉剧之乡。过去的剧场分池座、楼座和散座三种。池座票价最高,座位是长条凳,面前有不足尺宽的长条桌,说是桌又十分简陋,其实是刨光的长木板安几条腿而已,它的主要作用是搁茶碗和茶点。茶碗是一套三件,茶点主要是瓜子和花生,用报纸或者皮纸包成三角形的小包。茶是紫阳茶,以碗计价,续水不另算钱。茶点以包计价。茶把式手提大铜壶,肩搭湿毛巾,应看客所需,在池座间穿梭,或者隔座扔过去一条毛巾让看客擦一把脸,或者隔座为看客续水。从业多年,操练下一手硬功夫,隔座续水,提壶高冲,不会洒出一星半点。一边品戏,一边品茶,戏看入了迷,茶也品出了味,实在是一份高雅而又实惠的享受。新中国成立前,有人请您看汉剧带喝戏园茶,就如同今人酬客进酒楼舞厅包厢一样的风光。
五、寺宇道观与僧道茶
陕西寺宇道观很多,和尚道士大多嗜茶。和尚饮茶为参禅,道士饮茶着眼于养生。
考之茶史,古代僧道茶特别是佛门茶事是很有特点的。中晚唐名僧释怀海(720—814)鉴于饮茶已成“和尚家风”的既成事实,将饮茶正式纳入佛门戒律,将茶汤供养和僧人茶事写入《百丈清规》。自此,寺院茶有了名分,茶汤供养的名目逐渐增多。僧人饮茶有了仪规,乃至法堂陈设也为适应僧人茶事做了新的规定:法堂于法鼓之外增设茶鼓,法鼓置法堂东北角,茶鼓置西北角;法鼓击两通即开始做法事,茶鼓长击一通表示僧人开始集体饮茶。寺院为此要建修专用茶寮(或者叫茶室),茶寮派一二僧人负责,称寮主和副寮,俗称茶头或者叫施茶僧。
古代陕西的寺宇道观如何饮茶,《全唐诗》中有只言片语可窥其端倪。大体说来,在唐代寺宇道观一般遵陆羽首创的“煎茶法”,茶艺并无独创特色,但有其文化特色,如品茶坐禅、品茶读经、品茶观画,如僧道与文士共品香茗并吟诗挥毫。寺院茶礼无记载,但《百丈清规》是佛门法律,想必彼时陕西寺院茶也不会例外。今之寺宇道观与俗世交往频繁,茶风早已融合,彼此区别不大。
六、宁羌茶俗
生活在宁强的羌族人以喝茶为嗜好,待客茶为先;品茶知风味,煮茶懂妙用。清早饮茶,人人为之,故有“清早茶一杯,金榜中高魁”之说。就早茶而言,有泡青茶、煮红茶、大锅老鹰茶、罐罐油茶等。
“罐罐茶”:羌人特爱饮。特别是宁强县阳平关、大安一带紧靠略阳的地方尤好之。因为茶不用壶、锅,专用陶瓷罐制茶,故叫“罐罐茶”。
“糊油茶”:是将茶叶水装在一个约七寸高,三寸直径,肚大两端小的陶瓷罐内,调进多种调味品后煨在火中;再把炒熟的白面或包谷面搅成糊状倒进去,烧煮后倒小碗里加上炒花生或炒核桃仁以及“油馓子”等干酥香脆食品,食之味醇香脆可口。有和胃消滞、利肠滋补之功。
“油炒茶”:亦为羌人所喜爱。做“油炒茶”也用陶瓷罐煨煮,但这罐子特小,高约两寸多,直径只有寸余。喝茶用盅子,每次只能喝1—2盅,不宜多喝。其制法简便,讲究炒茶的“火候”。先将罐子煨在火中,烧至发红;把猪油或植物油倒入,待油沸腾生烟;再将适量茶叶投进去,用竹筷或竹片不停翻炒。有茶香味后,倒入清水,放进食盐或白糖烧沸即可。盐者,咸香味长。糖者,甜香味美。可解渴消暑,养胃生津,提神解乏。据说,此茶系古代羌族人饮茶遗风。
“蒸油茶”:多为春、冬季节服用。制法:先将上好的猪板油切成石榴籽状,再和桂圆肉、枸杞、大枣、核桃仁、冰糖等装在盆里,放在锅里蒸至板油融化为止。服用时,一次舀一两调羹(不宜多用)于小罐内,加适量茶水放在火中煨沸即可。这种“蒸油茶”,味甜醇香,益脾润肺,滋阴补阳,属上等补品。
此外羌族人还有饮“椒叶茶”、“锅巴茶”、“炒米茶”等民间饮茶习惯,在农村十分盛行,一直保留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