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佐茶法:让你的茶更加美味

佐茶法:让你的茶更加美味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爱饮茶,且已风靡世界。但此处的茶是作食物论,尚非茗饮之事。佐茶法指茶已从食品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饮料后,以食品伴而饮之。相传至今,佐茶法不外以上两类。当然,“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佐茶法亦是同中有异。将鲜茶叶经日晒、搓揉、蒸煮、再揉搓几道工序后,装入竹筒,筑实,密封,放置两三个月后茶叶变黄,有香味、便成自制紧压茶。

佐茶法:让你的茶更加美味

第三节 佐茶法

佐茶法乃茶之食用功能的延续,自古有之。习俗不同,但不外乎两种方式:清饮配茶点叫单纯式;茶食掺和煮饮,叫混合式。

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先生在《我的祖国和人民》一书中说:

中国人最爱品茶,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是喝茶;开会时喝茶,打架讲理也要喝茶;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有清茶一壶,便可随遇而安。

中国人爱饮茶,且已风靡世界。人们乐此不疲,不仅仅由于品饮之趣,还由于茶道的生活化,有了佐茶之法,茶之功用得到全面发挥,既可愉悦精神、止渴生津,还可疗病饱腹,成为一日三餐的补充形式。

茶最早的用途是煮而食之。《诗疏》云:“椒树、茱萸,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食。”

但此处的茶是作食物论,尚非茗饮之事。佐茶法指茶已从食品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饮料后,以食品伴而饮之。

最早的记载有《广雅》,内云:

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此处说的是饮饼茶,且收到解酲和兴奋神经的作用,是地道的茗饮,而非煮而食之。但非单纯的清饮,而以葱、姜、橘子佐之。陆羽的《茶经》总结了这种烹茶法,并指责这种损茶汤滋味,但他又肯定了煮水一沸时调盐的做法,并为此设计了放盐器具“鹾簋”和“揭”。古代还有另一种佐茶法。《晋书》载:

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惟下七尊柈茶果而已。

桓温开以果品佐茶风气之先。(www.xing528.com)

相传至今,佐茶法不外以上两类。当然,“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佐茶法亦是同中有异。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藏族糌粑茶和酥油茶:先熬煮茶叶,滤出茶汁,倒入放有酥油和盐的桶内,搅拌成白色浆汁,即可饮用。或茶叶、酥油、盐加水熬煮,搅拌,油茶混合均匀后即可饮用。

蒙古族奶茶:茶叶熬煮后掺入奶子,加咸盐,即成咸甜可口的奶茶,可配以炒米、酪蛋子,边吃边喝。

盐腌茶:又称“水茶”,云南崩龙族吃茶法。方法是将茶树鲜叶采摘后晒萎,然后入篓用盐腌,不日可取出嚼吃,嚼后吐渣。

打擂茶:又叫擂茶,是川黔湘一带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的吃茶法。其法是将茶叶和作料,如黄豆、玉米绿豆、花生、白糖等,一块儿放入擂钵内擂成糊状,加入冷开水调成茶汁入罐封藏。饮用时舀出茶汁用沸水冲饮,喝时还可加入炒米花、炒花生仁、炒芝麻等,其味香、脆、甜、爽,口感极好。

打油茶:桂北一带少数民族吃茶法。其法是将茶和作料(常用食品,如糯米、花生、芝麻、豆类、瓜菜等)用油炒至黄脆,然后加水煮熬,也可加葱花生姜以增滋味。煮好后可舀一些放入茶碗,冲入茶汤即可连喝带吃,一止渴二饱肚。

竹筒茶:云南少数民族吃茶法。将鲜茶叶经日晒、搓揉、蒸煮、再揉搓几道工序后,装入竹筒,筑实,密封,放置两三个月后茶叶变黄,有香味、便成自制紧压茶。可煮而饮其汁,可用盐腌后和蔬菜同炒,当风味佳肴食之。

盐巴茶:此俗流行在云南西北部。先将紧压茶捣碎放入小瓦罐内,置火塘上炙烤,至“噼啪”作响时注入开水煨注,再浸入盐巴袋。饮时可按各自口味加入开水稀释,一边喝茶一边吃玉米粑粑。

广东早茶:广东人称早茶为“一盅两件”,即一盅茶,加两道点心。茶为清饮,作料另备,即可饱腹又不失品茗之趣。

国外佐茶法也大体如以上两种方式:一是清饮加茶点,可称之为“单纯式”,如英国苏联、荷兰、法国以及大部分亚洲国家,皆如此法;另一种方式是混合式,如泰国北部掸族,将茶制成皮球形茶团,然后和盐、油、大蒜、猪油及干鱼同食,缅甸饮盐腌茶,斯里兰卡农村居民饮茶加入棕榈汁制成的粗糖,克什米尔人饮茶加入碳酸钾、大茴香和少许盐,中亚地区饮用乳酪红茶,茶叶中加入乳酪,并以碎面包浸入茶中食之,加拿大饮茶习惯加入乳酪、糖或柠檬,摩洛哥人饮茶掺大量的糖及少量的薄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