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茶经》其书
陆羽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人之一。
《茶经》是在《茶记》的基础上完成的。两书内容应该有所不同,我想《茶记》重在资料性,旨在真实记录作者数十年间全国茶事考察的结果,《茶经》则是一部七千余字的言简意赅的学术专著。
陆羽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的“百科全书”,既是富有创意的划时代茶学专著,中国茶业科学的奠基石,又是一部文学品位很高的茶文化发轫之作。
陆羽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以及制茶工艺、饮茶艺术、茶德茶风、茶之文化的综合性著述。有“茶业百科全书、茶叶文化宝库、世界茶叶的经典”之称(陈彬藩语)。该书文字精练,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据农史学家们研究,国外流传的《茶经》藏本有39种,内存于日本的版本就有22种。国内外《茶经》藏本共有109种。南宋时期外传日本。淳熙十四年(1187)四月二十五日,日本荣西禅师第二次来中国天台山万年寺和宁波天童寺学佛品茶,至绍熙二年(1191)七月在天童寺领得佛衣、祖印归国,同时将陆羽的《茶经》带回日本。荣西禅师研究《茶经》而用汉字写作《吃茶养生记》,为日本最早的茶书。荣西禅师因此而有“日本国的陆羽”之美誉(〔日〕森鹿三《中国茶传入日本》)。
《茶经》是一部富有创意的划时代茶学专著,是一部文学品位很高的茶文化发轫之作。美国威廉·乌克斯在1935年出版的《茶叶全书》中指出:“中国学者陆羽著述第一部关于茶叶之书籍,于是在当时中国农家以及世界有关者,俱受其惠。”“故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新唐书》云:“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云:“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造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之煮,饮之者除痟而去病,虽疾,医者不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诗人耿湋和陆羽联句,称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北宋诗人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说:“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宋代诗人梅尧臣说:“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以及制茶工艺、饮茶艺术、茶德茶风、茶之文化的综合性著述。全书分三卷、十章、七千余言。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讲茶的“其源”、“其字”、“其名”、“其地”、“其用”。开篇就肯定了我国乃茶之祖国。令人瞩目的不仅是著者陆羽对茶事的深刻了解,还有他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土壤知识、药物知识、历史知识,他对茶进行的是“广角透视”,用学科交叉的办法对茶作全方位的研究,立论起点很高;
二之具:讲采茶、制茶的15种工具及其形制、规格、用途,并兼叙唐代饼茶制造的“茶、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艺程序。说明中唐时的制茶工艺已完全成熟,有成套的工具和合乎科学的工艺流程可善其事,制出高质量的饼茶;
三之造:详述采茶的时间选择及叶片选择,以及茶叶、茶饼优劣的鉴别方法。对茶饼“千万状”的描写多用比喻,准确而生动,真是绝妙好词;(www.xing528.com)
四之器:详述8类29种40件煎茶器的形制、规格、质地、用法,并兼叙陆羽总结前朝及当代的烹饮技艺而经他规范化了的“煎茶法”,不妨称之为“陆氏茶具”、“陆氏煎茶法”。风炉系陆羽所创,其铭文和造型颇具古文化色彩;
五之煮:讲烹茶艺术,叙炙茶、看火、择水及煎茶、酌茶、分茶之法,进一步说明“煎茶法”的七道操作程序,依次是:炙茶、碾茶、筛茶、煮水、投茶、酌茶、吃茶。文字活泼生动,妙语连珠;
六之饮:讲茶之利、茶之俗、茶之难。重点是“茶有九难”一节,道出茶饮成败之关键,一字一句皆是多年经验的积累,不用心琢磨何能悟其真谛;
七之事:罗列前朝乃至往古茶事,涉及茶功、茶俗、茶文化及茶与释、道、儒三教的关系,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辑录上古至唐代茶事48条,征引书(篇)目46种,堪称唐代之前的茶叶简史;
八之出:讲唐代茶区,反映唐代茶叶生产的情况,名茶谱亦在其中。由此可推知陆羽游历考察之宽,至少涉足全国大部分茶区,不下苦工夫又怎能鸟瞰全国茶叶生产情况?他一人独自完成了该由一个全国性的专门机构负责的工作。茶业乃大唐财政重要来源之一,茶政仅次于盐政,而一介布衣的陆羽不在其位却谋其政,他对大唐茶业的贡献功昭日月;
九之略:讲制茶工具、煎茶器具在特定情况下的省略。大概他也估计到一味求全不利于茶事的普及,但亲手创制的二十四事茶具不在一定范围内照章办事又于心不甘,于是特意提了一笔:“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在陆羽眼中茶人该有等级的,这恰巧说明唐代多种茶文化圈的客观存在;
十之图:说的是把《茶经》全文书于白绢,张挂室内,经常诵读,则《茶经》就全面具备了。
陆羽48岁《茶经》付梓后,作为茶学研究告一段落,晚年或重登仕途,或隐居,或著书。作为茶学家似已登峰造极,但在其他学术领域,如方志、地理方面尚有发展空间,陆羽事实上也没有停止他的前进脚步。美国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说:“陆羽晚年,处境甚佳,为唐皇所器重,以后再寻求生命之玄奥,至775年成为隐士,五年后出版《茶经》。”我认为陆羽晚年基本如此,说他“再寻求生命之玄奥”也可,说他再造辉煌也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