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移居湖州后的游历考察
陆羽以湖州为根据地继续他的全国游历考察。到湖州后,曾先后到过江苏的南京、宜兴、无锡、苏州,浙江的临安、绍兴、诸暨、余姚、嵊县、杭州、上虞、剡县等广大茶区考察,一路品茗弄泉、走访瓷窑,他“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路,野饭石泉清”(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皎然《寻陆鸿渐不遇》)。真可谓宵衣旰食,风尘仆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皎然有一首诗题为《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此处的龙山当指宜兴的龙山。《宜兴县志》记载:“龙山,在县南五十里,下有武陵洞。”孟郊《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云:“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言陆羽上饶新开山舍与宜兴龙山武陵洞地貌相似(朱子振《茶史初探》)。孟郊是湖州武康人,离龙山不远,对此景点或亲历,或耳闻。
宝应二年(广德元年,763)春,因去岁浙东爆发袁晁发动的农民起义,陆羽和皎然被迫离开霅溪,皎然到了常州、扬州、楚州、秣陵;陆羽故地重游,在钱塘及附近的余杭地区,考察茶事并游览名胜。
永泰元年(765),陆羽《茶经》修订稿杀青,公之于社会,竞相传抄。良工不示人以朴,陆羽反其道而行之,所以他的好友谢清昼在其《饮茶歌送郑容》中讥诮“楚人《茶经》虚得名”,对陆羽的急功近利和轻率颇有微词。
次年春,因著《茶经》而声名鹊起的陆羽再次游历钱塘。
永泰二年(766),他往来宜兴、常州、湖州、丹阳等地考察茶事,大概是接受了皎然的批评,决心充实完善《茶经》,以不愧以“经”称之。七月至扬州(此时已改元大历),御史大夫李季卿曾召唤陆羽为他表演茶艺。
大历三年(768),皇甫曾卧病丹阳,陆羽前去探望。皇甫昆季曾推荐陆羽去越州谒见“尚书郎鲍侯(鲍防)”,皇甫冉并作《送陆鸿渐赴越序》。次年(769)春,陆羽经杭州去越州(治所在会稽,今绍兴),在鲍防幕府工作,负责督造茶叶。陆羽亲采“越江茶”,游剡溪、镜湖、耶溪,作《会稽东小山》,诗云:
月色寒潮入剡溪,
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
空见年年江草齐。(www.xing528.com)
在越州游剡溪,幸会在此隐居的朱放。二人结伴游天台山国清寺,在那里采赤城峰茶,品千丈瀑布水。
此次越地之行,对陆羽有不利的传言。《云仙杂记》载:
陆鸿渐采越江茶,使小奴子看焙。奴失睡,茶焦烁,鸿渐怒,以铁绳缚之投火中。
明人屠龙《考槃余事》云:
尝考《蛮瓯志》云:陆羽采越江茶,使小奴子看焙。奴失睡,茶焦烁不可食,羽怒,以铁索缚奴,而投火中。残忍若此。
让陆羽背千年黑锅,《云仙杂记》是始作俑者。
这自然是无稽之谈。按古代焙灶的实际尺寸,用焙灶烧人断乎不可能;陆羽一谦谦君子,出入佛门受其熏陶,不会干出缚奴的傻事,何况是“火烧奴子”的暴行呢!陆羽真个如此,大唐的严刑峻法能饶过他么?有从政“不减龚、黄”(《唐才子传·鲍防》)之誉的政府首脑鲍防大人不会也不敢因陆羽是他的好朋友而徇私枉法!北方人称茶为“酪奴”,若说陆羽一气之下将烤焦了的“酪奴”“投火中”倒还合乎情理。《蛮瓯志》的撰稿人和明人屠龙不负责任地信谣传谣,实非智者。不过,去伪存真,倒是陆羽“采越江茶”并出任“茶督”或“技术指导”之类职务的书证。
大历七年(772)曾游历睦州桐庐(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桐庐为睦州所辖)、婺州东阳(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县。唐天宝、至德年间曾改婺州为东阳郡)等地,冬日返回湖州。在东阳拜会了出任东阳令的戴叔伦。
大历八年(773),据皎然《兰亭石桥柱赞并序》(《全唐文》卷九百一十七、《皎然集》卷八)记载,这年春,大理少卿卢幼平奉诏祭会稽山(主峰在嵊县西北),邀陆羽同往山阴(今绍兴)一游,发现古卧石一块,经陆羽鉴定,系“晋永和中古兰亭废桥柱”。序云:“山阴有古卧石一枚,即晋永和中古兰亭废桥柱也。大历八年春,大理少卿卢公幼平,承诏祭会稽山携至,居士陆羽因而得之。”皎然赞叹道:“生(陆羽)好古者,与吾同志。”皎然赞诗有“如彼陆生,不文其器”两句。皎然并作《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将赴于朝廷,期过故林不至》,说明祭会稽山的一行人包括陆羽在内经平望驿返回,大理少卿卢幼平取道去京都,陆羽则经此回湖州。“平望驿在县(乌程)东一百三十里“(《吴兴志》卷九《邮驿》)。
陆羽擅长地理和考古还表现在另一件事情上:独孤及刺常州时,无锡令为整修惠山名胜,请来陆羽当顾问,独孤及言道:“有客竟陵陆羽,多识名山大川。”(独孤及《惠山新泉记》,《昆陵集》卷十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