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淡泊闲适的美:中庸、平常心、圆融

淡泊闲适的美:中庸、平常心、圆融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观”见之于生活艺术,要求节制精神欲望,做到不偏不倚,保持恬淡适度,即要做一个平常的人,而做一个平常的人就要有一颗平常心。禅宗公案多处涉及如何是“平常心”。所以,中国茶道作为一门艺术,淡泊适意是其最重要的美学追求。

淡泊闲适的美:中庸、平常心、圆融

第二节 淡泊闲适之美与中庸、平常心、圆融

另一美学思想是个“和”字,它源于中国古典哲学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古代辩证法更重视的是矛盾对立之间的渗透、互补(阴阳)和自行调节以保持整个机构、结构的动态的平衡稳定,它强调的是孤阴不生、独阳不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诸动态因素中讲求“协调、均衡,强调‘权’、‘时’、‘中’、‘和而不同’、‘过犹不及’等等”(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有学者认为“《中庸》本演易之书”(熊十力《原儒》下卷),中庸这一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中和”。《中庸》(第一章)文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即中庸,只有节制理性和情感才能做到中庸。这是一种人生的平衡术,平衡诸方矛盾以致太和,“平则为福”(赵佶《圣济经》)。中国的士子胸怀抱负,人人都希望成为朝廷股肱、卫国良将以名垂青史。但历史的幸运儿终归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士子的人生道路都坎坷不平,乃至险象环生,他们只要活下去,就得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作为锐意进取的补充,而使人生无论处顺境或逆境都能过得潇洒从容。中国士子这一生活美学的追求深受佛教“中观论”的影响。中观学派是由印度大乘空宗的大师龙树、提婆提出来的。佛教主张是否定“边见”、“不落二边”为特征的,即不偏执于矛盾的任何一方,不求极端,主张折中,其思维方法包括“二谛”、“八不”、“三十六对”。“二谛”指真谛与俗谛,“八不”指“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龙树《中论·观因缘品》),“三十六对”包括36对相互矛盾的事物,有天地、日月、明暗、阴阳、水火、语法、有无、有色无色、有相无相、有漏无漏、色空、动静、清浊、凡圣、僧俗、老少、大小、长短、邪正、痴慧、愚智、乱定、慈毒、戒非、直曲、实虚、险平、烦恼菩提、常无常、悲喜、喜嗔、舍悭、进退、生灭、法身色身、化身报身等(《坛经·附属品》)。“中观”见之于生活艺术,要求节制精神欲望,做到不偏不倚,保持恬淡适度,即要做一个平常的人,而做一个平常的人就要有一颗平常心。禅宗公案多处涉及如何是“平常心”。《五灯会元》载:

(僧人)问:“如何是平常心?”师(长沙景岭)曰:“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曰:“学人不会,意旨如何?”师曰:“热即取凉,寒即向火。”

《五灯会元》又载:

他日(赵州)问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

正是禅宗的本空世界观、自然适意的人生哲学和追求清静解脱的生活情趣,成为文人向往的淡泊适意的自在生活状态。文人宗老庄,老子主张“上德无为无不为”,“无为”就是“上德”,认为远古那些清规戒律及种种“德”的规范不必去刻意讲求,并认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提倡对欲望的节制。古代士子无论他皈依何教,都可从教义中找到追求淡泊适意的那种生活情趣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合于道,退而过淡泊闲适的生活也合于道。所以苏东坡有《赏心十六事》,内容是:

清溪浅水行舟,凉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流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尊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忽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佳禽自语,客至汲泉煎茶,抚琴听者知音。

其中“客至汲泉煎茶”乃乐之一端,一个叫慕真山人的《如意曲》云:

前生夙债今生了,愿他生:一世逍遥,有椿萱,齐眉偕老;有埙篪,握手陶陶。妾美妻贤,孙慈子孝,不读书,科名偏早。不导引,寿算偏高。尽挥霍,家资未耗。合门无病,百岁如年少,亲友都教温饱。湖山居胜地,花月选良宵。游也么遨,况园林最好,水竹更清寥。聚商彝周鼎,法书名画,天下推精妙。作诗赋,美人手钞;写丹青,粉黛临稿;掌图籍,小史苗条。玉笛清歌,金樽檀板,消受闲曹纱帽。文人韵士,四海尽知交。小试牛刀,口碑载道。招邀践九州,登五岳,有十万缠腰;且喜长途无盗,柔橹风平如镜,波橙画舫轻桡,旅舍绝尘嚣。卷湘帘,珠围翠绕,待学倦飞归鸟。有孤寒八百,别泪齐抛,五百年,升真入道,在梅花深处,在莲花深处,在桃花深处,建个新祠庙,是才人,是佳人,才许把香烧。怎般快活,果然如愿也,不枉红尘走一遭!

中国士子追求壮志凌云、建功立业而选择性烈的酒,为了过得潇洒适意而选择了性平和的茶。所以,中国茶道作为一门艺术,淡泊适意是其最重要的美学追求。宋代不仅艺术以淡为宗,饮茶也以淡为宗。宋人改变了唐代十分复杂的陆羽煎茶法,而变为点茶法,茶中一般不加作料。明人在宋人的基础上又向“淡”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由饮饼茶、团茶改为饮散茶,由煎茶、点茶改为直接冲泡的“瀹茶”。“淡”成了评价茶汤质量的重要标准,如明人袁宏道《西湖记述》中所云:

大约龙井头茶虽香,尚作草气,天池作豆气,虎丘作花气,唯岕非花非木,稍类金石气,又若无气,所以可贵。

一个叫泰而熊的人在《试水法·味试》中提出真水的标准:水无行也,无行无味,无味者真水。凡味皆从外合之,故试水以淡为主,味甘者次之,味恶为下。

《岩栖幽事》规范饮茶人数时说:

(饮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

宋明文人认为盛唐时期那种大规模的茶会并不足取,要得幽趣,独饮最好,对饮次之,三人便只能品味,再多一些人简直是毫无情趣的单为止渴而设的“施茶”了。

我们不妨援引一些诗文,来领略一下古代士子饮茶时那种淡泊闲适的情趣——

明代作家曹臣《舌花录》记载:

屠纬真曰:茶熟香清,有客到门可喜;鸟啼花语,无人亦自悠然。

人文徵明《乞春相城舟中》诗云:

未裁帖子试芳草,且覆茶杯觅淡欢。

明人董其昌,字思白,官至礼部尚书,享年80岁。著名书法家。其《茶董》题词云:(www.xing528.com)

荀子曰:其为人也多暇,其出入也不远矣。陶通明(即陶弘景)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余谓茗碗之事足当之。盖幽人高士,蝉蜕势利,借以耗壮心而送日月。水源之轻重,辨若淄渑,火候之文武,调若丹鼎,非枕漱之侣不亲,非文字之饮不比者也。

郑暄《昨非庵日纂》云:

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汲泉煮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三商而眠,高舂而起,静院明窗,罗列图史、琴樽以自娱。有兴则泛舟,吟啸览古于江山之间。渚茶野酿,足以消忧;莼鲈稻蟹,足以适口。又多高僧隐君子,佛庙绝胜家,有林园、珍花、奇石、曲池、高台、鱼鸟,留恋不觉日暮。

廖燕,字子舟,清初曲江(今属广东)人。史载廖燕有奇气,所作草书状如古木寒石。抗节不仕于清,以布衣终。这样一位才子未得重用,又如何打发漫长的人生岁月呢?廖燕的平民生活过得挺充实,很有乐趣,品茗乃其重要生活内容之一。如其《半幅亭试茗记》所云:

客之来,勇于谈,谈渴则宜茗,而亭适空闲无事,遂以茗之事委焉。安鼎瓯窑瓶汲器之属其中,主无仆,恒亲其役。每当琴罢酒阑,汲新泉一瓶,动炉红,听松涛飕飕,不觉两腋习习风生。举瓷徐啜,味入襟解,神魂俱韵,岂知人间尚有烟火哉!

作为布衣的廖燕不汲汲于富贵,有的是时间和那份闲心专务茶事,去精心地择水、择茶、择境,并从某位高士那里讨得“品茗之法”,且“备录藏之”,绝不外传。他在“清冷幽寂”的茶境中体味淡泊闲适的生活乐趣。

清康熙朝的纳兰性德(1655—1685)是个满族诗人、词人,兼金石篆刻家。他厌恶官宦生活,喜欢过闲云野鹤式的日月,于茶事十分热心。《某上人书》中说:

茗碗熏炉,清谈竟日,颇以为乐。

《与梁汾书》中又说:

渔庄蟹舍,足我生涯。药臼茶铛,销兹岁月。皋桥作客,石屋称农。恒抱影于林家,遂忘情于轩冕,是吾愿也。

近代作家周作人先生谈喝茶时说: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

“以淡为宗”这一美学旨趣还反映在一些茶联中。如湖北省大别山区英山古道有不少茶亭,有联云:

来不迎,去不送,坐片刻不分你我;

烟自奉,茶自酌,歇一会各自西东。

野鸟啼风,絮语劝君姑且息;   

山花媚日,点头笑客不须忙。   

福州南门外一茶亭有联云: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古代和近代文人在茶艺中的这种美学追求,与他们在诗词书画创作中的美学追求是一致的。如苏东坡所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至平淡。”(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书画家董其昌说:“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不工亦何能淡?”(董其昌《画旨》评丁南羽作品)胡应麟《诗薮》论艺术风格云:“淡而不枯,丽而有别。”(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周星莲《临池管见》中则云:“浓欲其活,淡欲其华。”

明代瀹茶法的出现开千古茗饮之先河,究其原因,朱元璋罢造龙团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缘由还是由于士子茶人对美的追求有了改变,他们将艺术中的“以淡为宗”移入茶事,用“淡”水瀹“淡”茶,在品茗中享受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