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 题
剧场上演一出戏剧,有了角色,角色且有一定演技,便具备了演出的基本条件。但这还不够,剧本应有主题,主题有积极意义,观众便能受到思想的启迪,并获得审美的愉悦。
比如饮酒,也有酒道,题目积极者如饮庆功酒、喜酒、节日酒、接风酒、饯行酒、团圆酒等等,也有一些古怪刁钻乃至暗藏杀机的题目。如宋建隆二年(961),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第二年,一天晚朝,他留下握有重兵的武将石守信、王审琦等喝酒,喝到酒酣耳热时赵匡胤以酒杯“盖脸”,可怜兮兮地说他当皇帝还不如往年当节度使快乐,现在天天晚上寝不安席。部下一听,这是门神卷灶爷——话(画)中有话(画),吓得跪伏在地,诚惶诚恐。赵匡胤又说,你们虽忠贞不贰,但怕你们的部下胁迫你们重演“黄袍加身”的故事。于是,第二天这些武将一齐“生病”了,赵匡胤恩准休息,收回兵权。这酒非好酒,宴非好宴。赵匡胤借酒行“道”,落实赵普的建议,削弱节镇实力,强化中央集权。酒道的题目是“杯酒释兵权”。
茶道亦应有个主题,无目的闷喝一气,算不得茶道。当然,这不是政治集会,题目非布告周知,饮茶不必那么严肃,可提名叫响,也可含而不露。主题是茶道构成中多变化的部分,茶是天天喝,目的不尽相同,特别是聚饮,如茶话会、茶宴之类。
春节来临,中共中央领导人,邀集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光临茶话会。一杯清茶待客,正如陆羽所要求的“精行俭德”。茶有德,茶人有茶德。为何请茶?自然是“共庆佳节,共商国是”,借以表达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及各界民主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诚意,团结起来,共创“四化”大业。这便是茶话会的主题。这类茶事以茶行大道,主题重大,照例上报刊或电视头条新闻。
径山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郊的余杭径山,是天目山的东北高峰。山中的径山寺创建于唐天宝年间,由法钦禅师开山。据张思齐编于清康熙年间的《余杭县志》记载:径山寺僧采谷雨茶者,以小缶储送。钦师(即法钦禅师)曾亲手植茶数株,采以供佛。径山是著名茶区,径山寺饮茶之风盛行。宋代以后,每年春季,僧侣们经常在寺内举行茶宴,座谈佛经,并逐渐将茶宴形成一套颇为讲究的严格程序和郑重的仪式。诗人王畿在《径山寺》一诗中咏道:
登高喜雨坐僧楼,
共语茶林意更幽。
万丈龙潭飞瀑倒,
五峰鹤树片云收。
来此寺的香客也觉到山寺汲泉煮茗,芳香满怀,意畅心清。我们可以想到,径山茶宴每次嘉宾有别,但其“悟道”的宗旨是不会变化的。(www.xing528.com)
广东人有吃早茶的习俗,一般是一盅茶、两道点心,俗称“一盅两件”。商界同仁要做生意,谈价钱,拍板成交,于是便相邀:某某经理,请某日去某楼吃早茶。“吃早茶”在广东、海南一带是谈生意的同义语。谈生意便是“吃早茶”的题目。
茶道永恒的主题是友谊。大多数吃茶只为待客,借以互通声息、联络感情。
人们对酒道抨击较多,认为酒迷本性,就是多么讲原则的人物一旦嗜酒,便会“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堪称正人君子的一旦嗜酒,往往也酒后无德,醉入花丛,干下伤风败俗的憾事;颇理智的人物一旦嗜酒,也常常酒后恃血性之勇,掀翻酒宴,大打出手……总之,酒无德,而茶醇厚平和,可抑制“性”,抑制“恶”,促人向善。茶道的主题是否皆积极向善呢?大体如此,但也有例外。如名声很好的日本茶道,重人情,重道德,富有哲理,正大光明,坦坦荡荡,不污不俗,但黄遵宪著《日本杂事诗》(127首)却道出别一番情形:
枣花泼过翠萍生,
沫碎茶沉雪碗轻。
矮室打头人对语,
铜瓶雨过悄无声。
自僧千光游宋鼙茶归,始栽之背振,后遂蔓衍。北条泰时,初尚之。至丰太阁之臣,有茶博士官,赐禄三千石,子孙世其业。或费千金求其诀,不可得。及德川氏,每春遣使赍瓮收茶,曰“御茶壶”,藩属望尘拜趋道路。烹茶在丈室,劣容一二人,旧名“数奇屋”。时逢战争,鼙鼓振天,茶室独悄然无声,盖密谋之所也。而茶博士即借以窃权卖爵,无所不至。凡室忌华,器忌新。然珍木怪竹,朽株瘿枝,搜求之幽谷邃岩之中,或历数十年而后得。得其一以献,贫儿为富翁矣。器必用苦窳缺敝之物,曰某年造、某匠作;乃至一破瓯,一折匙,与夏鼎商彝同贵重,积金盈斗不可偿。争是而兴大狱者有之,因是而释战争者有之。
显然,茶之精神已被严重扭曲。借茶而窃权卖爵,借茶而策划密室,借茶而投机取巧……茶道已成诡道。但这非茶之罪,是茶人之罪。由此说明,茶中有道,涉及政治,涉及教化,但茶道不等于政治,也不能代替对国民的教化。茶虽是灵魂之饮,希特勒纵天天喝茶,也不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茶道对人的精神只能起到某种熏陶作用,这作用毕竟有限,确定的主题太严肃,期望太高,于茶道是很不相宜的。日本茶道鼻祖村田珠光的茶道就因为过分强调道德训诫作用,品茶成了参禅悟道,显得孤独有余、艺术趣味不足,反失茶之自然质朴的本来面目。若非其弟子加以改革,珠光的茶道是难以传之后世的。
质言之,茶道应有主题,但不可如某些人做小说那样“直奔主题”,要潜移默化,要宽松。纵为教化而设,也应“寓教于饮”,太直露,是茶道主人笨拙的表现。时刻不应忘记,品饮的首要目的是养生,第二位目的才是精神方面的熏陶和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