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来和尚的茶艺传承成果

外来和尚的茶艺传承成果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外来和尚会种茶佛教是外来宗教,外来和尚会念经,不足为奇;茶叶是本土出产,外来和尚会种茶,那就该刮目相看了!还把自己的儿子唤出来,请和尚收留为徒弟。端的是“外来和尚会念经”,九华山从此香火鼎盛,唐时有寺庙870座,所谓“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在金地藏的事业中,一是佛事,二是茶事,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外来和尚的茶艺传承成果

第五节 外来和尚会种茶

佛教是外来宗教,外来和尚会念经,不足为奇;茶叶是本土出产,外来和尚会种茶,那就该刮目相看了!

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素有“东南第一山”之誉,“莲花佛国”之称。方圆百公里,有90座风格各异的山峰。该山原名九子山,《太平御览·九华山》云:“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焉。”李白因游江汉睹其山秀异遂更号曰“九华”。

九华山初为道教第三十九福地,留有汉陵阳县令窦伯亚“骑白龙升天”的神话。后来佛教传入,晋隆安五年(401)有天竺僧怀渡在山上始建茅庵,并传佛法。到唐代,九华山已为释门圣地。

唐朝时九华山上住着一个名叫闵让和的人,人称闵公。闵公家有良田无数,究竟有多少土地?这么说吧,方圆30里内都是他的家产,按现在的说法他是唐代的大地主。但闵公口碑不错,大家称赞他乐善好施,对于前来化缘的和尚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唐开元年间的某一天,从东岩山峰上下来了一位身形高大、骨骼清奇、相貌不俗的和尚,一路敲打着木鱼来到闵家门口。闵公合掌问道:“师傅前来是化缘还是化斋?”这和尚身披袈裟,用外乡口音说:“贫僧来此多年,平常以素果充饥,清泉解渴。现在来到贵处,一不化缘,二不化斋,只求你给我一身袈裟大小的土地,作为修心之所。”闵公看这和尚身长不过七尺,袈裟再宽也不过一丈见方,略感惊讶地反问一句:“你就只要一袈裟之地?”和尚微微一笑:“然也!”又凿实了一句:“施主答应了?”闵公不禁哈哈大笑说:“这座山周围土地都是我所有,你看哪座山峰好,就在哪里修心好了。”这和尚于是口念佛号,把黄色的袈裟一展,只见那袈裟随风飘起,铺天盖地地扩展开来,霎时间竟盖住了九华山99座山峰,连闵公的茶园也被囊括其中。这时,闵公才觉得此事怪异,再看眼前这位和尚,一副菩萨像,不像是本地人。闵公恍然大悟,心中想道:准是菩萨显灵了,在点化自己,连忙伏地叩首,并表示要献出九华山99座山峰,让菩萨在此普度众生。还把自己的儿子唤出来,请和尚收留为徒弟。不久,这位闵公也跟着和尚剃度出家了。

闵公面前的这位僧人非同小可,他就是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新罗高僧金地藏

唐代费冠卿《九华山创建化城寺记》载:“唐开元末(719)有金地藏者,新罗国王金氏近属名乔觉……毅然抛弃王族生活,祝发为僧,携白犬善听,从新罗航海来华,初抵江南,卸舟登陆,睹前山于云端,自千里而径进,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地平,遂证道于斯。相传九华原为青阳居士闵公让和旧地,菩萨因向其乞一袈裟地,不料展衣后竟遍复九峰,闵公喜而舍,遂居矣。后闵公父子也相继皈依,至今殿中圣像,随侍左右者即闵公父子也。”

金地藏生活的8世纪,新罗与唐朝有密切关系。唐贞观时,女王善德表请改章服,从唐。新罗国人读中国书,写中国诗,他们的国都鸡林州街上还可以买到唐人香山(白居易)的诗集。据《朝鲜佛教史》载,从6世纪到10世纪初的380年左右的时间内,入唐求法的新罗高僧共有54人,还有一些新罗僧渡海到唐朝长期定居。据开成二年(837)统计,有新罗人316人留住长安(《唐会要》卷三十六)。在新罗人纷涌入唐求法、求学历史潮流的推动下,金地藏毅然抛却王室生活,落发、涉海,慕道入唐,最终证道于九华山,并以苦行修炼和艰辛创业的壮举,为九华山佛教圣地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和朝鲜半岛佛教文化交流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朝鲜佛教源于中国,金地藏回输传法,真可谓“传法无国界”。端的是“外来和尚会念经”,九华山从此香火鼎盛,唐时有寺庙870座,所谓“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

这位九华菩萨金乔觉早在怀海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前数十年便已奉行农禅制度,坚持农禅兼修。费冠卿记中载有大弟子胜瑜等在化城谷地“开凿澞涧,尽成稻田,相水修潴,为放生池”。金地藏不仅亲率大弟子胜瑜等开渠引水、垦荒种田,还披荆斩棘、择地植茶,所植之茶后世人称“金地佛茶”。《青阳县志》载:“金地茶,相传为地藏自西域携来者,今传梗空筒者是。”《九华山志》载:“金地茶,梗心如筱,相传金地藏携来种……在神光岭之南,云雾滋润,茶味殊佳。”

金地藏种茶有无师承?应当有的。他最方便的师傅就是闵公。当年闵公惊叹高僧神异,遂让其子拜师出家,即道明和尚,后闵公亦离俗皈依。后人为纪念闵氏父子侍协大师之功,在地藏菩萨像两侧立像,左为道明,右为闵公。今九华存有闵公墓

闵公有闽园,闽园出好茶。清代刘銮《五石瓠》说闵茶云:(www.xing528.com)

唐闵,长者地也,产茶不多,僧焙之,岁数斤耳,用山中之泉烹之,色味殊绝。有闵茶引,不知何僧作,其词亦腾空而去云。今所称闵公是也,其宅今为梵殿,其畦今号闵园,茶出于此,故以名之。园在九华之颠,东岩之侧,一坞半弓,四周峭壁,数百丈危峰之上,复有山焉,下瞰龙池,上疏石涧,林蔽石流,交映终日,沉雾团风,不见山麓,人仰视之,恍然一混沌也。其钟气于胜地者既灵,吐含于烟云者复久,一种幽香,自尔迥异。且此坞方圆径尺许,所产更佳,过此则气味又别矣。然盛必锡器,烹之清泉,炉必紧炭,怒火百沸,待其沸透,急投茶于壶,壶以宜兴沙注为最,锡次之,又必注于头青磁钟,产于天者成于人,而闵茶之真味始见。否则水火乖宜,鼎壶不洁,虽闵公所亲植者,亦无用矣。有识者知其味淡而气厚,瓶贮数年,取而试之,又清凉解毒之大药云。

这是300多年前对九华山闵园茶的详细记述。可以断定,闽公的制茶技术是第一流的。闽公“侍协大师之功”之一就是传授种茶技术,增添农禅新项目。也就是说,闽公向金地藏学念佛,金地藏向闽公学种茶,名师出高徒,于是九华山造出了两种名茶:金地源茶和闵地源茶。

金地藏不仅善于种茶,对佛教茶道也颇有领悟。他经常邀请道侣,谈经论道。例如:在“晏坐岩”,“金地藏尝携道侣晏坐岩中,定起而还”。在“煎茶峰”,“金地藏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在罗汉峰,“昔有僧挈瓶持锡,常诣金地藏,竟日谈论”(以上均见陈岩《九华诗集》原注)。在金地藏的事业中,一是佛事,二是茶事,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他留下了一首茶诗《送童子下山》,诗云: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好茶离不开好泉水。据传金地藏母亲得知金地藏卓锡九华后,万里跋涉来九华山寻儿回归。因长时间思儿心切,加之一路风霜,眼睛快要失明了。金地藏用九华山中井泉水为母亲洗眼,治好了母亲眼疾,此井后人称“明眼泉”。传说背后的历史真实就是九华山不仅茶好,水也好。

古代来华僧人不乏杰出者,但像金地藏这样,既是名山佛教的开创者,又是名山名茶的研制者,恐怕无出其右者。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

茶经》,《仪礼·既夕》,《山海经·南山经·海内经》,《吴书·韦曜传》,明·许次纾《茶疏》,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清·袁于令《西楼梦·凌窘》,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北宋·王安石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李觏《盱江集卷十六·富国策一十》,宋·吴自牧《梦粱录》,元杂剧《刘行首》,明·唐伯虎除夕口占》,北宋·梅尧臣《宛陵集·南有嘉茗赋》,北宋·赵佶《大观茶论》,明·冯可宾《岕茶笺》,《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水经注》,《汉书·地理志》,何光岳《南蛮源流史》,童书业《中国古代地理考试论文集·古巴国辨》,董其祥《巴史新考·甲骨文中的巴和蜀》,元·脱脱等撰《宋史·吕陶传》,刘勤晋主编《茶·茶文化·旅游》,2004年《饮食文化研究》2期、2004年《法门寺文化研究通讯》22期,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安康县志》,杨东晨《论夏商周三代陕南的族国及其文化》,何光岳《南蛮源流史》,杨东晨在《陕西古代史》,《一统志》,黄家玉《巴国史略》,陆羽《茶经》,王褒《僮约》,《世本》,《谱记》,何光岳《氐羌源流史》,《华阳国志·蜀志》,唐·司马贞《索隐》,《尚书·牧誓》,王炜林、孙秉君《汉水上游巴蜀文化的踪迹》,《茶叶业务汇编》,《新唐书·地理志》,《安康茶业》,《紫阳问茶》,苏辙《栾城集》,周靖文《宋代的茶叶产区》,左宗棠《变通茶务章程》,《新唐书·隐逸列传·陆羽传》,《明史·茶法》,《赵飞燕别传》,冯贽《云仙杂记》,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柳宗元《谢赐新火及新茶表》,《旧唐书·礼仪志四》,《旧唐书·哀帝纪》,《杜阳杂编》,《唐食货志》,韩金科《法门寺文化史》,《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吐蕃传》,《藏史》,《唐国史补》,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司马迁史记》,周竞主编《汉中民间故事集》,《通志三皇记》,王民柱《汉中茶史研究》,《汉中府志》,《禹贡》,《汉志》,《方言》,明·杨慎《郡国外夷考》,《诗经》,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张载《登成都白菟楼》,《本草衍义》,《晋温峤上表》,《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张友新《煎茶水记》,《新唐书》,《宋会要·食货》,王安石《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元·脱脱等撰《宋史·唐文若传》,吕陶《奏为缴连先知彭州日,三次论奏榷买川茶不便,并条述今来利害事状》,陈椽《茶业通史》,吕陶《净德集》,元·脱脱等撰《金史·食货志》,清·张廷玉等撰《明史·茶法》,清·姜图南《酌趱湖茶并行边茶疏》,《明史·茶课》,明·杨一清《茶马疏》,《汉中茶业》,万历《陕西通志》,清·黄本骥《湖南方物志》,王圻《续文献通考·征榷考》,明·何景明撰《雍大记·考易》,明·张翰《松窗梦语》,康熙《紫阳县新志·山川志》,康熙《紫阳县志·物产》,道光石泉县志》,民国·祥绥撰《西乡县志》,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清·龚景翰撰青海《循化志·茶法》,《紫阳县茶业志》,陈椽《紫阳茶业志·序》,宣统元年《陕西财政说明书》,光绪三十二年《陕境汉江流域贸易表》,民国十六年版《中国分省地志》,民国十五年版《中华民国省区全志》,1932年天津大公报《陕西实业考察团陕南视察记》,1936年版《中国通邮地方物产志》,《陕行汇刊》第1—2期合刊《陕南商务调查》,清《一统志》,《汉中府志·物产卷》,《宁强县志》,清·周顺倜《莼川竹枝词》、道光《蒲圻县志·乡里志》、《茶叶业务文件汇编》,外贸部、商业部、农业部《关于1955年茶叶价格的意见》,农产品采购部《关于调高1956年茶叶购销价格问题》,国务院转发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1958年茶叶收购价格安排方案的通知》,1983年1月25日陕西省标准局颁布《陕晒青毛茶,陕QB2703—83企业标准》,1951年中央贸易部、农业部《通知》,1952年3月16日中央农业部、贸易部《关于一九五二年茶叶生产、收购工作的联合指示》,1958年7月2日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全国茶叶生产会议报告的通知》,1978—1983年《安康地区社队企业统计资料汇编》,1990年4月地委转发地委政研室行署农办《关于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见》,顾颉刚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杜佑《通典》,《史记·周本纪》,《说文解字句读》,陶德臣《唐代的茶叶市场体系》,《新唐书·隐逸·陆羽传》,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三《甘肃镇·序》,《新唐书》卷四十八、卷五十一,魏明孔《中国经济史论坛·唐宋茶马互市的演变》,《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五、卷一百七十三《李珏传》,《关中奏议》卷三杨一清《为修复茶马旧制以抚驭番众安靖地方事》,《册府元龟》,宋·李焘《长编》卷一百四十九、卷六十一,清·徐松等辑《宋会要辑稿》,《宋史》卷一百九十八、卷一百八十四,李清凌主编《甘肃经济史》,《群书考索续集》卷四十四《兵门·马政类》,《文献通考》卷十八、卷六十二,《净德集》,《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金史》卷四十九《食货志·茶》,明·丘浚《大学衍义补》,《明名臣奏议》,《明孝宗实录》,毕振姬《西北之友》第三卷,《明太祖实录》,《甘肃通志》,明·潭修撰《滴露漫录》,明·何孟春撰《余冬序录摘抄内外篇》卷五,《明英宗实录》,明·申时行等重修《明会典·茶课》,民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食货志·茶法》,清·裴景福撰《河海昆仑录》卷二,清·盛绳祖撰《卫藏识略》,清·张彦笃等《洮州厅志·茶马》,《清朝文献通考·榷茶》,《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西汉·扬雄《蜀王本纪》,《括地志》,韩星海《金牛茶马古栈道蜀门遗址发现记》、《徒步汉江之——古栈道一个闲人的“考证”与遐想》,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明·张源在《茶录》,吕元中《丰乐泉记》,冯梦龙《惊世通言》第三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明·袁宏道《识张幼于惠泉诗后》,南宋·赵彦卫《云麓漫抄》,明·屠隆《考槃余事》,明·田艺蘅《煮泉小品》,明·陈眉公《太平清话》,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唐·费冠卿《九华山创建化城寺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