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牛道与茶马互市的历史影响

金牛道与茶马互市的历史影响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了茶马互市外,还有数量不小的“贡赐贸易”。川陕间茶叶、马匹的往来,金牛道是必须选择的也是无法绕过的必经之途。

金牛道与茶马互市的历史影响

第四节 金牛道与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始于唐代,宋、明、清几朝定为“国策”,如《明史·茶课》所云:“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犹密。有官茶,有商茶,皆贮边易马。”

如前所述在千余年里的茶马互市中,无论从军事角度讲还是从商贸角度讲,陕西都是朝廷军事上的前沿阵地、桥头堡和商贸交易中心、物资集散地,它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历史上的茶马互市有多大规模呢?就以南宋为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蜀茶》云:绍兴元年“今成都府、利州路二十三处茶场,岁产二千一百二万斤(一千六百十七万系成都府路九州军,凡二十场;四百八十四万系利州路二州三场)。通博马物帛,岁收钱约二百四十九万三千余缗。”“川、秦八场额市马万二千九百九十四匹。”朝廷每年要从大西北和西藏地区少数民族那里换回12994匹良马,以装备朝廷的军队。万余马匹的要多少斤茶叶呢?按每匹80斤的平均数,茶叶的流通量在百万斤以上。何况需要交换的不仅仅是马匹,还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如毛皮和药材。除了茶马互市外,还有数量不小的“贡赐贸易”。川陕间茶叶、马匹的往来,金牛道是必须选择的也是无法绕过的必经之途。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明确指示:“用‘汉中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明史·茶法》)。300万斤茶叶绝不是汉中一地所能供应的,明弘治十八年(1505)杨一清《茶马疏》说当时买马之茶主要来自四川,两省“合用运茶军夫。四川、陕西都、布二司各委堂上官管运。四川军民远赴陕西接界去处,交与陕西军夫,转运各茶马司交收。”按“洪武永乐年间旧例,三年一次,番人该纳差发马一万四千五十一匹”。《茶马疏》记载当时汉中还设有加工毛茶的基地。“成化十九年,令四川保宁等府茶课,每岁运十万斤至陕西交收,转运各茶司支用。”要长途跋涉转运多少茶叶呢?仅四川保宁府一地,少则10万斤,多则100万斤。

为了扶持蜀地的茶产业,以利实施茶马贸易的国策,户部郎中黄廉元祐元年“请榷熙秦茶勿改,而许东南通商。禁南茶勿入陕西,以利蜀货。定博马岁额为万八千匹。朝廷可其议”(《宋史·黄廉传》)。赵凯指陈榷茶买马五害时提到“成平时,蜀茶之入秦者十之八九”(《宋史·赵开传》)。一年中蜀地生产多少茶叶呢?李心传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蜀茶》云:绍兴元年“今成都府、利州路二十三处茶场,岁产二千一百二万斤”。扣除利州路的部分产量,总在800万斤左右,折合为480万公斤,合4800吨,运往陕西的“十之八九”大约在4000吨到4400吨之间。(www.xing528.com)

蜀茶入陕一个最大的难题是运输问题。“川路险阻,搬茶至陕西极难。据前述蜀州通判吕陶《净德集·奏为缴连先知彭州日,三次论奏榷买川茶不便,并条述今来利害事状》所载,担任运茶工作的是“成都路士兵”、“和雇人夫”或者“税户前往”。这样巨大的运输量不可能全凭人背肩扛,马驮车拉是必然的选择。

明人何孟春1528年撰《余冬序录摘抄内外篇》卷五记载:“洪武中,……驸马欧阳伦奉命西使,以巴茶私出境货鬻,……陕西布政司移文所属起车载茶渡河州。伦家人周保者,索车至五十辆。”欧阳伦从四川走私茶叶用的运输工具就是马拉大车,而且一次走私就是50辆,官家沿金牛道由川入陕大规模运输茶叶的场面,虽不如由川西入藏的“山间铃响马帮来”富有诗意和民族风情,但十分壮观的场面也使那条茶马古道黯然失色。

清代较前朝逊色。民国赵尔巽等人1927年撰《清史稿·食货志·茶法》记载:清“于陕甘易番马”、“陕西设巡视茶马御史五”、嘉庆前“陕、甘发西宁、甘州、庄浪三茶司,而西安、凤翔、汉中、同州、榆林、延安、宁夏七府及神木厅,亦分销焉”。茶马贸易的规模有多大呢?“茶马御史廖攀龙又言,茶马旧额万一千八十八匹,崇祯三年增解二千匹”、“康熙四年,虽裁陕西苑马各监,开茶马市于北胜州”、“仍准互市”。清朝前期每年11088匹,后又增加2000匹,共13088匹,需要茶叶百万斤之巨,涉及陕西七府一厅,蜀茶入陕的运输量不必前朝,但也十分可观。

每年换回来的万余马匹,沿陕西古道运往边关和内地,那又是何等的浩浩荡荡!

让我们闭目遐想,历史上的金牛古道是何等的繁忙!与进藏的那条闻名遐迩的茶马古道风情虽异,但肩负着同样重大的职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