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绿茶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的成果

陕西绿茶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的成果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陕绿茶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陕西茶事新中国成立后陕西茶产业经过恢复调整,20世纪80年代步入稳步发展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开天辟地以来划时代的历史事件。“紫阳茶”作为陕西茶史上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已经终结。所以,我们将新中国成立后的茶业发展阶段定为“陕绿茶”时期,将“紫阳茶时期”的下限和“陕绿茶时期”的上限定在1949年,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作为分界线。

陕西绿茶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的成果

第六节 陕绿茶时期(194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陕西茶事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茶产业经过恢复调整,20世纪80年代步入稳步发展时期。茶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茶叶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新世纪关注健康环保,绿茶消费日渐升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开天辟地以来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时期,陕西的茶产业出现了新的变化。虽然直到1957年以前,外贸部、商业部、农业部及农产品采购部一直沿用“紫阳茶”的名称(三部《关于1955年茶叶价格的意见》、农产品采购部《关于调高1956年茶叶购销价格问题》),但“紫阳茶”实际上已不具备代表陕西茶的资格。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紫阳茶叶生产萎缩,失去了往日之辉煌。1949年茶园面积减至2万亩,产量54.5吨,仅是清代产茶高峰时期的11%。“紫阳茶”作为陕西茶史上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已经终结。1958年以后,“紫阳茶”理所当然地被“陕青茶”名称替代(国务院转发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1958年茶叶收购价格安排方案的通知》),管理市场及制样地点暂时还设在紫阳。很长一段时间,为了适应西北人的饮茶习俗,晒青茶成为大宗,在陕西省通称“陕青茶”。

陕西历史上主产晒青绿茶。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东南沿海茶区的影响,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也加工过红茶黑茶乌龙茶和饼茶。

“陕青茶”这一名称的含义是“陕西出产的绿茶”,地域明确,是大西北唯一的产茶区;茶的品类明确,有别于全国其他茶区出产的黄茶、黑茶、红茶、白茶,具有环保概念。

青茶只是绿茶的一种,“陕绿茶”或许更能涵盖陕西的基本茶类。所以,我们将新中国成立后的茶业发展阶段定为“陕绿茶”时期,将“紫阳茶时期”的下限和“陕绿茶时期”的上限定在1949年,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作为分界线。

最早的晒青茶是鲜叶直接晒干制成,为了提高品质,揉捻成条,增加了杀青揉捻工序,而后将揉捻叶摊在阳光下晒干或阴干即可,制作方法基本上是“脚踩、手揉、太阳晒”。

1983年1月25日,陕西省标准局颁布了《陕晒青毛茶、陕QB2703—83企业标准》规定:陕晒青茶是本地区群体品种茶树上采摘的嫩梢,经过杀青、揉捻、晒干等传统工艺制造而成。

毛茶主要品质特征是条索紧结、重实、匀称、芽多显毫;香味清鲜,浓厚爽口,耐冲泡;叶底绿黄明亮,不带红梗、红叶和非茶类夹杂物,不得有烟、馊、霉、焦煳味。含水量不得起过9%,总灰分不得超过7%,碎末茶不得超过6%。

另有一类绿茶名曰“炒青“。陕炒青绿茶初制工艺流程如下:

鲜叶→摊放→杀青→摊放→揉捻→解块分筛→粗大条茶→复揉→烘二青→摊放→炒三青→摊放割末→烘干→摊放→包装。

还有一类“烘青”,经烘干加工而成。茶叶烘干技术,民间早已运用,民国年间,如遇阴雨,茶农即在火炕上用细篾竹笆炕茶。当时认为“不但无霉烂之虑,且颜色口味均佳”。

陕绿茶的原产出地有两个:一是汉中茶区,一是安康茶区。

汉中茶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西与甘肃陇南地区交界,南与四川的青川、广元、旺苍、通江、万源毗邻,东与本省安康地区接壤,北与本省宝鸡、西安地区相连。地域跨东经108°16'45″—105°30'50″,东西横跨经度为2°45'55″,地域跨北纬32°08'54″—33°53'16″,南北跨纬度为1°44'22″。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秦岭呈阶梯状由南向北上升,平均海拔为1500—2000米。南部米仓山(属巴山西段)成褶皱、断裂状逐步抬升,平均海拔为2000米左右。汉江自西向东贯通全境,中部为汉中盆地东部西乡盆地。辖11个县区、270个乡镇和8个办事处,总人口364万。总面积27107.5平方公里。细分为东部茶区、米仓山南坡茶区、中部茶区和西部茶区。包括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宁强略阳镇巴等8个县,产茶乡镇共119个,占全市乡镇总数278个的42.8%。基本上属于中国北亚热带气候区,具有适宜茶树生长的气温、雨水和土壤条件。

安康茶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主脊,南靠巴山北坡,东与湖北襄樊地区接壤,西与本省汉中地区相连。地域跨东经110°01'—108°01',东西横跨经度为2°,地域跨北纬31°42'—33°49',南北跨纬度为2°07'。境内地势特征是“两山夹一川”,西北地势高,东南地势低,大体呈一簸箕状,向东南敞开。北部秦岭呈阶梯状由南向北上升,南部巴山逐步抬升,

境内最高处是秦岭东梁,海拔2964.6米;最低处是白河县汉江出口,海拔170米;境内高差为2794.6米。汉江自西向东贯通全境。辖1区9县、233个乡镇和4个办事处,总人口292.43万。总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国土面积的11.4%。按地理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可分为秦岭南坡区、河谷川道区及巴山北坡区三个地理区。下辖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岚皋县、汉阴县、白河县、石泉县、宁陕县、旬阳县、镇平县,其中产茶区县有9个区县,紫阳县、平利县为产茶大县。隶归长江水系,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区具有适宜茶树生长的气温、雨水和土壤条件。

汉中茶区和安康茶区在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列。自西周以后的3000余年岁月,经历了巴蜀茶、山南茶、汉中茶和紫阳茶几个历史阶段,奠定了陕西在全国茶产业和茶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两地区的茶产业发展并不平衡,常是此消彼长,新中国成立后差距逐渐缩小,有并驾齐驱之态势。但到20世纪之交,汉中市茶产业由于市场运作的成功而突飞猛进。2000年,汉中茶园总面积为26000公顷,产茶为3688吨;安康茶园总面积为14656公顷,产茶为2278吨。无论是面积和产量,安康都得甘拜下风。这一时期,更令人欣喜的是,陕西商洛地区在以张淑珍专家为首的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结束了商洛地区不产茶的历史,并创出了名品。这样,陕青茶的产区扩大到陕西三地市。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的茶产业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汉中茶区50年间,产茶县有三个县扩大到八个县,茶园面积和总产量增长了数十倍。安康茶区茶园面积由1949年的3.01万亩发展到1990年的28.14万亩,增长8.3倍。茶叶产量由1949年的640吨,发展到1990年2750吨,增长3.3倍。但数十年里,茶叶生产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体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一、恢复时期(1950—1966)

1950年西北茶叶公司紫阳支公司成立,同年迁至安康,更名为安康支公司,并在西乡、汉中设立了两个推销组。1951年,中央贸易部、农业部作出调整管理体制的决定,“有关茶叶生产的试验推广改良及初制工作,移归农业行政部门领导办理”(1951年中央贸易部、农业部《通知》),并设立茶叶改进费,鼓励发展茶叶科技。规定“按毛茶实际收购价格百分之一征收”,用于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技术的改进。茶产业划归农口管理,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在当时来说,对于茶产业的发展还是有积极作用的。这与历史上的茶马贸易及榷茶的做法有许多相似之处,茶叶的种植、贸易、税收、科技皆由国家统管,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尚无“市场经济”的概念。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在安康地区,1952年11月国营紫阳县毛坝茶场成立。1953年安康专区茶叶指导所在紫阳县瓦房店成立,使全地区的茶叶生产、加工、收购、流通、运销网基本形成,不法私商受到打击制裁,茶叶生产从无政府状态转向在政府领导下的有计划生产。当时汉中地区的茶叶科技推广工作由安康专区茶叶指导所监管,直到1956年,才在汉中地区镇巴县设立特产站,1957年更名为蚕茶站,开始有了技术推广机构,1958年撤销。当时的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是改造老茶园、分期分批留叶采摘技术和使用木质揉茶机。

1952年3月16日,中央农业部、贸易部发出《关于一九五二年茶叶生产、收购工作的联合指示》,采取发放茶叶贷款的办法鼓励茶农发展茶叶生产。文件规定:“可由国营公司已预付贷款方式,迅即把贷款发放下去”,利息由国营茶叶公司承担。1954年3月1日,中央对外贸易部、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又对茶叶收购发放预购定金,文件规定:“按预购茶叶总值百分之二十的范围内预付给茶农定金。”安康地区贯彻这个文件,1954年人民政府发放了茶叶预购贷款3亿元(合今3万元)。加之土改后,农民分得了土地和茶园,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积极垦复荒芜茶园,清理枯枝、刮青苔、地衣、上基肥、砌石坎、坡地零星茶兜修筑簸箕台、对断条缺株茶园实行点播补缺和移苗补缺等茶园基础建设工作。此后,又相继出台了对茶叶免征农业税的政策,交售茶叶奖励粮食、化肥的政策,国家对茶叶收购价实行20%补贴的政策。

1958年全国上下出现了“大跃进”高潮,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大炼钢铁,农业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也出现了一些“重粮轻茶,抓粮丢茶”的做法,茶叶采摘方面过分强调“点完包谷再开园”,从而贻误了农时。安康专区约有九吨茶叶老在树上。平利县胜利公社中里大队,发展新式茶园1000多亩,由于粮食间作过分,仅存百余亩茶园。汉中专区,在“三年赶上锡兰(斯里兰卡),五年赶上印度”的冒进口号下(1958年7月2日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全国茶叶生产会议报告的通知》),一些地方出现采摘粗老叶充数的现象,当年茶叶产量一举突破22.63万公斤的纪录。

1959年安康地区遭受百日大旱,接连三年自然灾害加上诸多人为的因素,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出现了所谓的“三年困难时期”,粮茶矛盾更为突出,茶园面积缩小,茶叶产量大幅度下降,1961—1962年安康全区茶叶总产不足1000吨,只相当于1953年的生产水平,是历史上发展最慢,甚至倒退的时期。汉中地区1961年茶叶总产量下滑到12.14万公斤,约合121吨。

1962年以后,粮食生产形势好转,1964年农业在“两手抓,双丰收”生产方针指引下,中共安康地委结合本区实标,提出到1970年实现蚕茧、茶叶、桐油“三个1000万斤”的宏伟规划,从而在全区掀起了茶叶生产新高潮。全区统一提高茶籽收购价格,对农民实行茶籽补贴,在茶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一大批地、县党政干部深入主产茶区,推行茶树短穗扦插,繁育紫阳茶树良种,发展建设了一批新茶园。从1963年到1965年,全区茶园面积由47300亩发展到70700亩,茶叶产量由1257.35吨增长到1577.4吨。汉中地区茶叶产量也有所回升。

1965年以后,“左”的思想重又出现,茶叶生产也不可幸免地遭到破坏,“茶叶不能当饭吃”、“茶叶是修正主义毒苗”等错误到处泛滥,有的地方茶园被当做“修正主义根”挖掉,茶叶产量又退到1300吨以下。

1966年2月25日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和财贸办公室联合召开“全国茶叶专业会议”,这一些措施对于陕西茶产业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www.xing528.com)

在1949—1966年十余年里,由于中央一系列政策的推动,汉中茶园管理得到加强。1949年,汉中地区老茶园采摘面积仅有1900亩,产量为4.96万公斤,合49.6吨,仅占全省产量的6.4%。这些老茶园集中在镇巴、西乡、宁强一带。这些老茶园密植茶园不足10%,多为茶粮间作,每亩植茶在二三百丛至四五百丛,荒芜面积大,一年挖一次,年年有荒茶。坡陡土薄,园貌衰败,当时人形容为“有园无茶”。加工方法原始,不外乎“手炒脚蹬太阳晒”。1950—1966年,其中开垦荒茶在1万亩以上。1966年,全专区茶园面积已达1.46万亩,茶叶产量增至19.71万公斤,约合191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6.68和4.97倍,茶叶产量占全省的比例升至12.4%。安康专区,1955—1956年,在互助合作运动推动下,茶园管理进一步加强,还有计划地发展了一批新式茶园。1957年全区茶园面积发展到6.19万亩,比1949年增长1.05倍,产量达到1572.85吨,比1949年增长1.45倍。茶叶质量也显著提高,四级以上中高档茶占3/4。

二、调整时期(1966—1980)

经过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陕西的茶产业也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文革”后期,陕西茶产业的调整工作实际上已经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

1972年11月,汉中专区林副局在镇巴县召开全区茶叶工作会议,落实毛主席“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提出全区发展10万亩新茶园的规划。1973年12月,又在西乡县召开茶叶会议,检查落实规划执行情况。1974年在西乡县召开茶叶现场会。1975年秋,西乡县提出发展5万亩新茶园的规划。1976年1月,专区领导为了加快实现发展10万亩新茶园的步伐,在西乡县再次召开更大规模的汉中地区的茶叶会议。至此,一个声势浩大的开辟新茶园的运动在汉中地区兴起!——搞群众运动,在那些年月,不仅仅是政治运作的需要和习惯采取的方式,也是发展经济的需要和习惯采取的方式。

汉中地区营造10万亩新茶园的运动还是取得了一些效果,1974—1978年五年间专区外贸公司调进茶籽就达215.5万公斤,约216吨。茶区由原来的西乡、南郑、镇巴三县,扩大到城固、洋县、勉县、宁强、略阳,汉中、留坝、佛坪三县也有少量种植。至此,汉中10县皆有茶叶出产。这种调整具有历史意义,它使在唐、宋、明三朝曾载于茶史的宁强、洋县等地方恢复了“产茶县”的名声。

汉中地区在这次大调整中,出现了一批属集体所有制社队茶场。1980年统计,全地区有社办茶场96个,员工7283人;大队办茶场556个,员工4448人。社队茶场拥有7万亩茶园。这是一支经营茶产业的专业队伍,对于汉中茶叶品质的提高、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采用及产量的增加都益莫大焉。1982年,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部分解体,但大部分保留了下来,并发展成为现在的茶叶生产基地。

这一段时期,汉中茶区完成了由大山区向丘陵浅山的转移,使茶区的规模有所扩大。至1980年末,全区茶园面积达到12.6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25.2万公斤,首次超过1958年的产量,在全省的比重上升到17.6%。

1974年,国家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茶叶会议,要求陕西省紫阳、平利、西乡三县1980年实现产茶5万担的目标。安康地区党政领导认真吸取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联系当地实际,认真贯彻了这次全国茶叶会议上提出的“茶叶生产要有个大发展”的精神,掀起了规模空前、史无前例的茶叶生产大发展高潮。据原多种经营办公室工作人员吴兆智先生谈,1974—1978年四年中,全区播种茶籽552万公斤。从外地调进茶籽每公斤补贴0.30元,当地茶籽每公斤补贴0.40元,仅1977年茶籽补贴款就达695569.50元。

与汉中地区一样,安康地区各县均采取群众运动、全民会战的办法,在指定的山坡地块开山种茶建茶园办茶场。全区共建立茶场560个,其中安康55个、汉阴23个、石泉9个、紫阳292个、岚皋12个、平利135个、镇坪11个、旬阳22个、白河1个(1978—1983年《安康地区社队企业统计资料汇编》)。为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还实行了交售茶叶奖励化肥、粮食的办法,1979年交售每百元级内茶奖售化肥55公斤,奖售粮食由32.5公斤提高到75公斤;级外茶每百元奖化肥由22.5公斤降为15公斤,粮食由15公斤提高到25公斤(陕革发1979年189号文件)。与此同时,1979年全区投资144万元,建初制厂90座。茶园面积扩大和初制厂的建设为本区茶叶生产奠础。截至1978年,茶园面积达到30.18万亩,建成百亩以上的重点茶场112个。

三、发展时期(1980— )

1980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上的革故鼎新,也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新变化、生产力的大解放。陕西茶产业稳步进入大发展时期。

安康地区确定了茶叶生产发展的方针,即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建立各种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灵活多样的场长承包、能人领包、招标承包、租赁承包等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期由1—3年,延长到3—5年。平利县1988年3月颁发了“关于发展茶叶生产的十条政策”,规定:“凡5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茶园,原则上恢复茶场建制,由集体统一经营,实行公开招标承包”,“承包期稳定15年不变”。1990年4月地委转发地委政研室行署农办《关于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见》的通知,对集体茶园承包、承包期不应少于20年。从1985年开始,全区有60%茶叶科技干部承包茶场,进行有偿或无偿科技服务,率先在全区农业系统实行科技承包。1987年,行署与各县签订责任状,把茶叶发展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的考核内容。1989年行署农办在组织农业集团承包过程中,组织茶叶业务部门以系统承包的形式,加强了对茶叶生产的各项管理。在茶园基础建设方面,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开展了低产茶园改造工作。与此同时,在适生区,基地乡发展了一批高标准的密植速生茶园或常规高产茶园,基地建设有了一定规模。截至1990年,紫阳县产茶1341吨,占全区产量的48.7%;平利县产茶533吨,占全区产量的19.4%;全区70个基地乡,年产茶均在0.5万公斤以上。平利县发展密植速生茶园7400亩,已有5435.8亩投产,平均亩产40公斤,从而增强了茶叶生产后劲。

安康地区致力于名茶的开发,提高了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紫阳、平利、岚皋、安康、汉阴等县先后从总结历史名茶经验入手,吸取国内名茶加工经验,采用先进加工技术,开发了紫阳毛尖、八仙云雾、龙安碧璇、安康银峰等名茶,不仅带动了全区茶叶品质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紫阳县通过名茶开发,富硒茶保健作用的宣传和科技承包,1990年总产茶叶1341吨,总产值855万元,比1989年增长42.5%,人均茶叶纯收入14.07元,比1989年增长62.3%,茶叶商品量1250吨,销售额1500万元,全县名茶总产2.85万公斤,比1989年增长67.58%。三级以上优质茶95万公斤,占总产70%。

稳步发展的十年中,平利县茶叶产量平均以每年27.7%的速度递增。1990年产量是1980年的10.2倍。

茶园面积发展速度加快,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茶园布局不合理、选地条件差、茶园物资投入少、建园质量不高、引进了大批低劣茶种、品种混杂等,致使部分茶园广种薄收,只有面积,没有产量。1984年国家把茶叶从长期统购统销的二类产品下放为三类产品,茶叶产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茶类花色单一,不适销对路的问题更为突出,茶叶积压滞销。各级党政、业务部门及时认真地总结经验,反思教训,通过科学论证,茶叶生产得到了全面发展。

汉中地区按1984年6月9日国务院通知精神,“内销茶实行多渠道、开放式的流通体制”,彻底放开茶叶经营,搞活茶叶市场促进生产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茶产业,这在汉中茶史上是一件新鲜事。自从历史上的汉中茶产业一直具有浓郁的官办色彩,它的兴盛衰落多与政治的变迁密切相关。自从引进了市场机制,汉中茶产业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历史性转变。汉中地区在稳定茶园面积、提高产量的同时,瞅准市场,实施名茶战略。1984年12月,镇巴县茶蚕果站研制开发的“秦巴雾毫”通过省级技术鉴定。此后相继有“午子仙毫”、“汉水银梭”、“午子翠柏”、“金牛早”、“定军茗眉”、“宁强雀舌”等名茶脱颖而出。因为实施名茶战略,相应地带动了茶叶加工、良种引进、科技交流和茶叶基地建设。到2000年末,全汉中市茶园面积达到26万亩(其中一半是三年内新开辟的茶园),采摘面积9.21万亩,茶叶总产量368.8万公斤,合3668吨,分别比1980年增长2倍和13.6倍。1999年汉中市茶园面积占全省36.9%,产量占全省54.9%。自1957年产量首次超过安康市之后,成为全省当然也是全西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

最值得一提的是,胡锦涛总书记于2004年视察了陕南汉中茶场,向茶农们了解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的落实情况,并对发展陕西绿茶产业作了明确的指示。这是陕西茶史上的重大事件,将对陕西茶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陕绿茶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确切地说,现在只是起步阶段。根据陕西茶区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将陕西打造成不仅是大西北也是全国的产茶大省,绝不会是梦想。若我们充分利用陕西文物大省和开发大西北桥头堡的优势条件,充分利用陕西在全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崇高的历史地位,遵循市场规律和商界规则,肯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指日可待。

进入21世纪,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

经过数百年的工业文明,在经济极度繁荣的背后是工业污染,当今的都市人在想什么?他们重树起“回归自然”的旗帜,花心思关注健康和环保。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一种以绿色为特征的时尚正悄然进入都市。

这种追赶绿色的时尚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都与“绿色”密切相关。例如,人们要穿保健护肤的生态服装,于是无公害棉、有机纤维织物、无化学漂染织物的棉、麻、丝绸服装等又开始在市面上流行;以自然本色为主,以原始的木、竹、藤、皮、石等为原料制成的“绿色家具”备受消费者欢迎;住宅时兴新型绿色住房,房屋主要框架为木料或天然大理石铺就,室内的陈设和装修用绿色植物点缀也便成了时髦之举;到自然风景区、乡村去旅游,感受绿色,这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休闲新时尚;吃的方面,享用“绿色食品”已成热门话题。凡是进口的,一定要选择那些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物标志,以安全优质、富含营养、无污染为特色的食品。那么喝呢?自然以饮绿茶为首选。

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无不处处以“绿色”为基调,绘制色彩绚丽的现代生活画卷。

绿色,象征着自然,象征着生命。

饮绿茶,是关系着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大事;而个人的健康又关系着全民的健康,关系着全民族的健康。

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的世纪,“经营绿色”是企业家最佳的选择。因此,陕西要弘扬的是绿茶文化,做大做强的是绿茶产业。这是陕西茶产业的特色和优势。陕西茶的经营理念是“创造绿色,保护环境,珍爱生命”。

茶产业的本质属性是文化产业,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茶的消费已靠近文化消费,必须通过弘扬茶文化培养消费群体,从而拉动茶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发展陕西绿茶产业,必须是两个轮子同步滚动:一个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做大做强陕西的绿茶产业,形成能不断延伸并分支发展的茶业产业链;一个是发挥文化人的积极性,利用传媒的宣传优势,大力弘扬绿茶文化,鲜明地提出:“绿茶是健康的使者、有效的天然解毒剂、可信赖的医疗保健大师”。通过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渗透“绿茶理念”,以刺激消费,带动陕西绿茶产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