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帝国覆灭的关键开端

日本帝国覆灭的关键开端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日本人民迷信权力即是正义,全力支持获胜、但却企图阴谋政变与严重抗命的关东军。

日本帝国覆灭的关键开端

在九一八事变之初,日本政府充满困惑,百姓则是人心惶惶,东京金融市场一团混乱,大家都不知道关东军这样抗命蛮干,会把日本推到何种危机的深渊之中?但是基本上,日本是一个崇拜实力与英雄的民族,日本人关心赢、输的结果,远远地超过对错的选择,因此,当关东军接二连三的捷讯传到日本之后,日本人民开始热烈崇拜神威无敌、又能开疆辟土的关东军,连日皇裕仁都被这种突然的重大胜利冲昏了头,裕仁实在非常惊讶中国军队的“不抵抗”,认为中国军队简直是“有如满清的太监”,至于关东军阴谋叛变与违抗军令的“小问题”,日皇都忘光了。

于是,一种继承明治大帝开疆扩土的胜利情绪,影响到日本上下的意见,日本民意开始转为支持关东军的行动;包括日皇在内的日本高级将领,开始认同关东军“扬皇威于海外,开疆域于万里”的壮举。关东军是胜利者,因此就是赢家。参谋本部的日皇军令,最后竟然斗争不过关东军的自做主张!若规内阁与金谷范三大将既然站在“抑制”民族英雄的立场,那么只有面临改组下台的命运了。

这时候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热情,已经大大地受到刺激而陷入狂热之中,这些受到操纵的民意舆情都认为,关东军“扬皇威于海外”,替帝国争取“生存发展的空间”,政府实在不应再扯关东军的后腿。若规内阁在对内无法控制军部与关东军的行动,对外无法应付国际社会压力,终于在十 二月一日 提出总辞。十三日犬养毅内阁成立,皇道派的荒木贞夫大将出任陆相,真崎甚三郎出任参谋本部次官(随后参谋总长金谷范三也下台,由闲院宫亲王戴仁接任),而新的内阁正式同意,将第四与第八师团调往满洲支持关东军的军事行动,并且追认第二十师团从朝鲜移防满洲的事实,内阁通过陆相荒木贞夫的提议,正式划中国东北地区为日本“绥靖区域”。

经过一番政潮与兵变的角力斗争之后,关东军终于全面的获胜,日本参谋本部与内阁则是惨败。由于日本人民迷信权力即是正义,全力支持获胜、但却企图阴谋政变与严重抗命的关东军。不过当时力主关东军应该撤兵的外相币原重喜郎,曾经说过一句历史的预言:“关东军的进占满洲,将给日本吃下一颗炸弹“。但是当时陷入胜利狂热的日本君、民,一致认为关东军是为日本吃到了天鹅肉。后来的日本外相重光癸指出,从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就逐步成为军人专政的国家,日本军阀终于控制了中国的东北,但是日本军阀也同样的控制了自己的国家,使得日本不可避免的步上亡国的历史之路。

附注:

[1] 日本政府部门比较倾向以武力威慑的外交折冲来取得中国东北的市场与资源;东京的中央军部,则是希望以比较稳健的军事策略,逐步的威逼蚕食中国的北;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则是希望采取闪电战的手法,充分的利用中国内战分裂,以及国际社会自顾不暇的时机,一举攻占中国的东北全境。(www.xing528.com)

[2] 由于关东军的所谓“柳条湖事件”,造假得过分离谱,中国军队连营门都没有出,手上更是没有武器,连铁路也没有真的被炸毁,如何能够归罪于中国?同时中国方面又宣布不抵抗的政策,因此日政府在内阁会议中的事实总结是,九一八根本没有“暴虐支那”破坏铁路,攻击日军的这回事。同时日本政府也担心这个军事行动,会破坏外交部与中国交涉的扩大在东北利益的谈判,以及引起国际强权的出面干涉。

[3] 这与今天日本国定历史教科书把对华侵略改之为“进出”中国相对照,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妙不可言”。

[4] 在日式的观念中,对与错并不重要,赢或是输才是真理,所以有无正当理由侵略中国,根本不是重点,而是能够顺利的占领中国的东北,才是重点。

[5] 谁知道老谋深算的斯大林准备将计就计、借力使力,让日本暂时在东北完全得逞,结下中日爆发大战的历史引信。中、日之战,必将是两败俱伤,苏联就可以一石二鸟,一方面来对付日本,一方面侵略中国。

[6] 这再一次的证明,日本人只有赢与输、没有对与错的观念,关东军既然获得连胜,成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那么关东军就没有抗命与违法的问题存在,反而是约束关东军侵略的参谋本部,成为了需要整肃与改组的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