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日本城市矿产的发展模式
从20世纪末发展到现在,日本的城市矿产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减量化、再利用化、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社会模式。从城市矿产的发展模式上来看,这个循环系统又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小型循环系统,以生态园为主体的中型循环系统和以构建循环型社会为终极目标的大型循环系统[7]。
(1)以企业层面为主导的小循环模式
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的基本表现就是指企业层面的小循环模式,同时,这个也是循环经济的第一个层面。基于绿色生态效率管理的企业层面的内部循环是一种清洁性生产,这种循环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原料和能源的消耗,达到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对垃圾废弃物中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同时,把那些有毒、有害的废弃物转变为可以回收利用和循环再生的资源。另外,这种循环模式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一种“资源(消耗)—产品(生产和利用)—资源(再生)”的双向反馈式封闭循环流程。日本企业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循环发展,不断融入到城市矿产的体系中来,以达到绿色经济,清洁经济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从1R(recycle)到3R(减少原料(reduce)、重新利用(reuse)和物品回收(recycle))的转变。这样在不断发展城市矿产的过程,向市场提供环保型产品和服务,并加大对环保技术的开发利用,增加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对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和处理技术,在技术和经济层面都采取有效的措施。
例如在日本著名的同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DOWA),在日本已有12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日本从事再生循环生产的公司之一,这个公司的理念是“以地球为舞台开展事业活动,为创造人类舒适的生活及构筑资源循环型社会做贡献”,经营方针是“为重点核心事业的成长战略和资源循环性冶炼事业稳健地投资;向全球提供对地球环境有利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以技术验证现场实力,努力成为超越所有竞争对手的企业”。它的环保再生事业部的业务范围包括废弃物收集和搬运、减容化/无害化中间处理、最终填埋处理的循环业务,其战略是“立志成为废弃物处理、土壤净化、循环利用等领域的领军企业,不断扩充和增强现有的网点,同时在国内外设立和收购新网点,保持业务拓展的格局”。这一切都体现了一个企业在发展城市矿产做出的贡献。
(2)以生态园为主体的中循环模式
以生态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区域层面的中循环模式也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日本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目的是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在充分发挥地区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日本生态工业园大力培育和引进环保型产业,严格控制工业垃圾废弃物的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循环发展。日本从1997年开始对生态园的规划和建设,并且作为发展循环型经济社会的重要措施。日本生态园的主要功能就是运用工业生态学的原理把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或部门联结起来,构建一个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链,实现废弃物的转换和循环利用,也就是,把一个企业或是一个部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转成为另一个企业或是部门的原料或能源。(www.xing528.com)
在这些生态园中主要的产业就是城市矿产。目前的生态工业园主要是针对垃圾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再利用的。另外,在日本的生态园中,专门开辟出专门的实验研究区域,形成产、学、研为一体的机制,各部门联合政府部门共同研究再利用技术、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和废弃物处理技术,这些技术为园区内的企业进行垃圾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循环再利用等提供了支撑。同时,在日本的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中,是根据各个园区的特点不同,突出各自的重点和特色。虽然总体上的企业活动都是对垃圾废弃物的回收、再生等,但是,日本各地的工业特征等不同,产生的垃圾废弃物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产业技术也会不同。因此各个园区主要回收和处理的垃圾废弃物也不同,形成了各个园区的特点。此外,日本政府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专门制订了针对生态工业园的资金补贴制度,分别由经产省和环境省执行。同时,功能也不同,对于生态工业园区内的硬件设施建设以及与3R相关的技术、产品研发等技术的资助由经常省负责;而生态工业园区的软硬件的技术开发、设施建设和科学研究主要是环境省资助的。经产省在日本26个生态园中大部分静脉企业给予大约20%的建设经费。另外,环境省也会相应地给予30%左右的经费。同时,地方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在日本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的自身努力下,生态工业园在日本蓬勃发展起来。这些生态工业园已成为日本政府推行城市矿产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也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起着示范和带动作用。
(3)社会层面的大循环模式
大循环模式是城市矿产在社会层面上的表现,是一个整体的大循环。也就是指,在所有的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都能通过城市矿产,使得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循环利用、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垃圾废弃物的排放或不排放,最终实现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
目前,日本不在仅仅是建立生态工业园以发展城市矿产,日本开始向循环城市发展,使城市矿产发展的区域更加广阔。通过转变城市生产、消费和管理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习惯,在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内,建造第一、二、三产业的各种产业生态链。通过各产业之间的生态链,把生产、流通、消费、垃圾回收和处理以及城市管理等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生态网络系统。以减少城市垃圾排放量和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为主,以达到对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色,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近几十年来,在推进城市矿产产业发展上,日本政府做出了不断的努力,并为构建循环型经济社会做了重大的贡献。日本政府的主要贡献有:一是,在工业上,鼓励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从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考虑资源再利用问题;二是,在法律上,不断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三是,在社会上,倡导国民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严格分类回收垃圾,变废为宝,促使日本全社会参与到城市矿产发展中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