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节日:七夕、中秋、重阳、冬至

传统节日:七夕、中秋、重阳、冬至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仲秋时节,在有些地区各种瓜果都成熟上市,又有以瓜果馈赠、供月的习俗,所以中秋节又有“果子节”之称。团圆是中秋节最主要的民俗信仰,是中秋节的主题,它几乎贯穿于各种节物、各项节俗活动之中。

传统节日:七夕、中秋、重阳、冬至

三、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

(一)七夕节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少女节”、“女节”,时在农历七月初七晚,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朝鲜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阅读材料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本源于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天帝之孙女织女心灵手巧,在与人间牛郎过了一段美满生活之后被捉回天宫,与牛郎及一对儿女为天河所隔,后得到喜鹊的帮助,于每年七月初七搭成鹊桥让夫妻俩相会。旧时民间在节日之夜都有祭拜织女的习俗,最为普遍的活动当为“乞巧”。也就是指七夕节晚上,妇女对月进行的穿针引线活动,以向织女乞求智巧。乞巧的具体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如漂针试巧,即投针于生有薄膜的水间,观水底针影形状以验智愚。赛穿九尾针,即看谁先用丝穿完九个针孔。此外,还有以蛛网试巧、种五生乞巧、游戏测智等。无论哪种方式,乞巧活动均表明妇女们以自己的巧智来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除乞巧活动外,民间还有七夕节夜望空而卜婚事之俗,具体做法是:七个姑娘结伴,在七夕夜立于院中,用巾帕遮目仰望牛郎织女星,以所见之景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七夕节的主角是女子,所以,可以说它是“古代的妇女节”。

(二)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农历的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此外,中秋节还有许多绮丽而有趣的名字:中秋节是秋季最大的节日,所以又称为“秋节”。中秋节也叫“月夕”、“月节”。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这天晚上又有拜月、赏月、玩月之举,因此该节又有月夕、月节之称。其中,月夕又是与另一个美丽的日子——二月十五花朝节相对而言的。仲秋时节,在有些地区各种瓜果都成熟上市,又有以瓜果馈赠、供月的习俗,所以中秋节又有“果子节”之称。而“团圆节”则是其比较普遍的别称。团圆是中秋节最主要的民俗信仰,是中秋节的主题,它几乎贯穿于各种节物、各项节俗活动之中。

1.拜月、赏月 中秋既为月节,其节俗与月亮有关应是十分自然的。拜月、赏月就是其中的两种节日习俗。

虽然秋夕礼月是古已有之,但作为中秋节俗的拜月大体说来是在唐代才形成的,至宋已广为流行,到了明清,拜月之风更是盛行。拜月,多为朝向月亮而祈,有徒手的,也有的备有供品,拜时焚香是不可少的。

拜月之俗而今已不多见,但赏月之风却仍然流行。中秋夜,皓月当空,碧空如洗,有几缕白云,几丝和风,或合家共赏,或三五知己相约,都自有其别致的情韵。若是月圆人也圆,更是人生一大快事。赏月之俗,在魏晋时期就有,至唐宋更为盛行。在北宋的京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每逢中秋,所有街道、酒楼都装饰一新,新启封的好酒,新上市的果品比比皆是。是夜,琴瑟之声不绝于耳,从达官到平民皆登楼以先睹月色为快。

2.吃月饼 过中秋节,月饼是不可不吃的。在小孩子的心目中,过中秋节似乎就是吃月饼。关于月饼的由来有几种不同的传说,一说月饼是为了纪念升入月宫嫦娥及祭月时的供品。一说是唐明皇游历月宫后带回的仙品,以后仿制而成。还有一说是起于清代,原是乾隆六下江南时下面人所奉的甜饼,因时值中秋,故称月饼。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起于元代,人们利用中秋节互赠麦饼之机,在其中夹带有一起行动杀“鞑子”的纸条,后该政变取得成功。为纪念此事,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传说只是传说,不足为凭。据考证,中秋月饼之俗,于宋代形成雏形,成形于元代,盛行于明清。它的产生与兴起,一是古人对月的崇拜;我国古代一直有中秋祭月、拜月之风俗,中秋月饼正是作为祭月的食品出现的;二是出于古代人民的善良愿望。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年节、元宵、中秋视为三大“团圆节”,特别是中秋节,在人们心中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时秋高气爽,五谷丰登在望,月儿最大最圆。中秋之夜,全家团圆,赏明月,吃月饼,更是取“人月共圆”之意,所以历来月饼都有“团圆饼”之称。

正是由于月饼体现着美好善良的愿望,又有团圆和美的象征意义,所以才能普及民间,相沿不废。月饼现已不只是赏月时自食,还是中秋节节日的馈赠佳品。

(三)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时在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九月初九,两九相重,又称“重九节”。因九为阳数,故称“重阳节”。又因此节有插茱萸之习俗,也称“茱萸节”。此时秋收基本完毕,乡民多有接女儿归宁的习俗,故此节就又有“女儿节”之称。(www.xing528.com)

在重阳节这天,民间还流行着不少习俗,如登高、赏菊、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阅读材料

重阳节登高习俗的由来

1.登高 关于登高习俗的由来有多种传说,影响最大的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的桓景避难说。相传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仙人能预卜未来,汝南人桓景曾拜他为师。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今年九月九日有大灾,你赶快叫家人缝制绛袋,在袋中盛放茱萸,到那天全家臂上系茱萸囊,登高,饮菊花酒,方可解此大祸。”桓景一一照办,举家登山,果然平安无事。晚上回家时,发现家中鸡、犬、牛、羊都已暴死。自此以后,人们每到九月九日,人们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祸呈祥。由此历代相沿形成节日风俗。文人雅士则有“孟嘉落帽”的说法。孟嘉是大诗人陶渊明的外祖父,年轻时在驸马桓温的帐下任参军,因其才气很受赏识,有一年重阳节,桓温在龙山大宴群僚,正值酒酣兴浓之际,一阵风吹落了孟嘉的帽子(掉帽子当时是有失体统的),可他还在高谈阔论。别人因此讥讽他,孟嘉却以其才智折服了众人。由此,后世有人说九九登高之举以“孟嘉落帽”为始。

到了唐代,民间于重阳日登高的风气已很盛。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宋代,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见《武林旧事》)。明代,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清代在皇宫御花园里专设有皇帝重阳登高的假山。

而民间“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榼,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2.插茱萸 关于重阳插茱萸的习俗,汉代已有,到了晋朝,此俗又与避除邪气、抵御初寒联系在一起。晋周处《风士记》说:“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云辟除恶气而御初寒。”到了唐代,这种插茱萸之风更为盛行,至今,在我国某些地方仍存。

3.赏菊、饮菊花酒 这也是重阳节主要习俗。农历九月,正值菊花盛开,所以又称菊月。唐代每到九月九日,长安宫夜里就争插菊花(见《辇下岁时记》)。到了宋代,重阳赏菊更是都城市民的一大乐事。重阳节饮菊花酒,古人是为“消阳九之厄”(见《梦梁录》)。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菊花入酒确有医疗保健之功用。

4.食重阳糕 这是过重阳节的另一习俗。重阳糕又叫“菊糕”、“花糕”,在民国年间仍有。重阳节食糕,是因“糕”与“高”同音,而寓有步步高升之意。

(四)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民间一个古老而又重大的节日,历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冬至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因其中融入了许多礼俗而演变成一个节日。其时间约在阳历12月22~23日间。这天是我国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自此以后,昼夜长短开始变化,夜消昼长。为此,冬至又有“长至”(长至节)之称,取白昼渐长之意;“短至”(短至节)也是冬至的别名,取其日至短、达到短之至之意。另外,冬至节还有“肥冬”、“喜冬”、“亚岁”等别称。

“冬至大如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生活的“肥”与“瘦”。旧时,人们一年辛勤劳作,很少品味酒肉。秋收之后,乡村的酒作坊开始工作,而小雪、大雪等节气之后,年节的准备也已开始。冬至节前夕,诸物丰饶,农事不多,于是,各家饮食自然是“肥”(好)。亲友有时间,也有“底子”去贺节,故所带的礼物也颇丰厚,与年节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有“肥冬瘦年”之说(旧时以肉的多少来说明生活的好坏)。另一方面,是指节日的礼俗,冬至的礼俗与年节也相差无几。正像《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仪征》中记载的那样:“十一月冬至节,丛火,祀家庙、福祠、灶陉,拜父母尊长,设家宴,亲戚相贺,与元旦一例。”

民间过冬至有以“黍糕”祭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吃赤豆粥以禳灾之俗。其他如全家团聚,治酒备席,庆贺往来等,同年节没什么两样。

现在的冬至节,远没有古时热闹,节俗似乎只剩下吃饺子。民间传说冬至不吃饺子要冻掉耳朵。古时冬至是习惯吃馄饨,据说与纪念开天辟地有关。据考证,饺子远古的时候也叫过馄饨,因“馄饨”与天地未开辟时的“混沌”谐音,故冬至吃馄饨(即今天的饺子)与纪念开天辟地有关。至于要把开天辟地的纪念日设在冬至这天,与我国古代历法有关,那时是以冬至为“元”(开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