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
春节,又称“年”、“大年”,是我国各族人民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每年自进入农历腊月,就拉开了欢庆春节的序幕。俗话说:“进了腊月的门,就闻到了过年的味”。春节的这个序幕中,最先到来的节日是“腊八”。
(一)腊八
过“腊八”,不仅在我国国内几乎是家喻户晓,甚至远在海外的侨胞也保留有此习俗。现在流传的习俗多是食“腊八粥”,古代则还有祭祖的活动。
阅读材料
腊八粥的由来
腊月初八,古称“腊日”,相传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释迦牟尼原本是印度土帮的一个王子,他放弃了可以继承的王位,离家出走,云游四方,到处寻访名道传人,以求普救众生。腊月初八这天,他走至一荒山野岭,又累又饿,昏倒在一棵大菩提树下。在迷迷糊糊的昏睡中,他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睁开眼睛,见到有一位姑娘在身旁,想说话怎奈不能发出声音。那姑娘从他的眼神中好像知道了什么,急忙把手中提篮里的半碗剩饭倒在一个烧罐中,又在附近摘了几样瓜豆野果放在里面,加上泉水熬出了香喷喷的杂样粥,随即端到释迦牟尼嘴边。热粥飘出的香味把昏睡的释迦牟尼唤醒了。他狼吞虎咽地把粥喝完,顿觉气力倍增,精神振奋,丝毫没有了疲劳的感觉。当他站起来要感谢那位姑娘时,却怎么也找不见姑娘的影子。释迦牟尼这时心灵顿然开化,好像悟到了什么,就走到泉边用泉水洗了脸,打坐在这棵菩提树下静思,从而得道成佛。后来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寺院僧侣和佛门弟子就在每年腊月初八这天,用当年收获的粮豆瓜果煮“腊八粥”供奉。南北朝以后佛教盛行,过“腊八”的习俗在宫廷和官府传开,后逐渐传到民间。
在中国民间,则有另一种传说。传说从前有个独生子,生性懒惰,加上父母矫惯,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去世后,他与妻子坐吃山空,没几年,把父母生前为他攒下的八囤粮食都吃完了。那天正是腊八,天很冷,那独子又叫媳妇去舀米,可她扫完了八个囤子才刚刚够做一顿粥。他俩挨冻受饿只好要着饭过了冬。后来,两口子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下力干活,勤俭度日,才慢慢又有了吃喝。人们为了记住这个坐吃山空的教训,每到腊月初八,就熬顿由多种粮食做成的粥来教育后人。一来二去,就形成了过腊八喝腊八粥的风俗。
现在,这种习俗在我国广大城乡仍很流行,人们虽然多数已不知过“腊八”的由来,喝“腊八粥”也不见得是为了纪念佛祖的成道,但仍然习惯地把“腊八粥”当做吉祥福禄的象征,认为过“腊八”喝“腊八粥”可以为人们增寿加福,也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二)祭灶
腊月二十三,有祭灶之礼俗。祭灶,即祭祀灶神。对灶神的来源,说法不一。现较为流行的一种是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言: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和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据古书记载,灶神是玉帝派往各家观其善恶的,每年在腊月二十三要回到天上向玉帝做汇报,而后或奖或惩,功过分明。若细论起来,祭灶起初当因于人们对火和灶的崇敬,察人间之善恶是灶神后来才有的权力。
严格地说,祭灶当由送灶和接灶两个程序组成,腊月二十三,用一“灶马”(灶神画像),伴以祝词送灶神升天,初一五更时再把灶神接回。祭灶时除要用香、蜡及各色祭品外,一般都少不了灶糖。民间供奉灶爷灶糖,一是为甜其心,二是为粘其牙,意思是让灶爷上天汇报时少说坏话。现在,祭灶之举已很少见,但吃灶糖的习俗却流传下来。更重要的,祭灶作为迈向年节的正式一步,把年的气氛渲染得更为浓烈了。
春联、年画和爆竹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三个重要角色。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起源于桃符,原是以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像,用以驱鬼、压邪、祛灾的。五代后蜀,人们以纸代木,在其上题对联。至宋,春节贴春联已广为流行。而今的春联,多以大红纸书写,上联贴于门右,下联贴于门左,多数还在门楣上贴有横批,内容多是吉祥喜庆之语。当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门前洒扫得干干净净,饰以鲜红的春联,既漂亮、喜气,又增添了几分春的气息,也怪不得此俗一直流传不衰。
比起春联,年画也并不逊色。尤其是在乡村,过春节贴年画也是一道风景。人们将花花绿绿的年画贴在门上和堂中,给新年平添了不少新意。
放爆竹是我国一种颇有民族特色的庆贺活动,并不只是春节时才进行,每逢喜庆之日,人们都喜欢放爆竹以示庆贺。爆竹最初也是为驱邪镇鬼用的,只是那时的爆竹不像今天用纸装上药再串起来的鞭炮,而是把真正的竹子放在火里焚烧,以噼啪之声来驱赶鬼兽。后来,人们放爆竹就不只是为了驱鬼,同时也是为了吉利,春节放爆竹更是为了辞旧迎新,以渲染热烈的气氛。
(四)除夕(www.xing528.com)
除夕是一年中最为独特的日子。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荡去了一年的尘垢,准备了充足的衣食等待年的到来。
阖家团圆,能赶回家的人们无论如何要在这一天赶回家来。入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先吃一顿“团年饭”(也叫“年夜饭”)。饭后,开始守岁,也叫“熬年”、“坐年”,这是春节普遍流行的一种习俗。相传此俗始于南北朝时期,在唐代就已颇为流行。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人讲是有珍惜光阴之意,因其“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又有人讲是为了来年更有精神,有熬过年的人一年之内不乏困的俗信;更有人说是为了给长辈添寿。不论是为了什么,而今的守岁习俗在民间依然存在,不仅仅是举家坐着吃喝说笑,电台、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也给家家户户增添了不少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压岁钱。这是长辈给晚辈的年节礼品。以前主要是为驱邪的,现在则多是亲情的一种表示,图的是个喜庆、是个吉祥。
(五)正月初一
1.拜年 正月初一拜新年,从古至今一直盛行不衰。现代的拜年,多为礼节性的。初一一大早,人们盛装出门,带着满心满脸的喜气,到亲朋好友家里道声:新年好!稍事寒暄,又往别家。主人家里备有果品糖烟之类,一边回礼,一边把这些物品装入拜年者的衣袋中。相见于道者,往往一拱手,满面春风地都来一句:“新年好”、“恭喜发财”之类。
团拜,是机关单位常用的一种拜年形式,规模大,氛围浓厚。平时忙于工作的人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相互道贺,既省去了往来奔波之劳,又融洽了关系,表示了礼貌,是拜年的一种好形式。
2.赠送贺年片 互相赠送贺年片,也是春节习俗之一。贺年片,亦称“拜年贴”,也就是贺新年的纸卡片,由“名帖”、“名片”演变而来,至迟在宋代即已盛行。那时多是由专人分送,而今则多是通过邮局或电子邮件寄送。人们习惯以一纸贺卡,恭贺新春。
3.吃饺子 按照中国北方传统习俗,每年除夕吃过年夜饭,家家户户即开始包饺子。当子夜十二点钟声一响,新年伊始,便合家围坐在一起,在除旧迎新的鞭炮声中一同吃饺子,以迎接新年的到来。饺子作为更岁食品,足见它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北方人吃饺子之俗,最少也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过年吃饺子,专讲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就是非半夜十二点(子时)动筷子不可。年三十的子时钟声一响,就由旧岁跨入新年,也就是所谓“更岁交子”。于是就把在这个时候,人们吃这种面里包馅的食品,叫做“交子”。久而久之,谐音一变,就成了现在的“饺子”,有些地方也称“扁食”。
新年交岁时吃的“更岁饺子”,以其丰富的花样,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常见的是弯月形,似元宝,用以恭贺新年发财;柿子、棉桃形,是借助其字音和形状来祈祝“事事如意、心花怒放”;捏成玉米、麦穗、鸡、羊等形状,则是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如果最后面有余,便把它夹以少许肉馅,捏成车轮状,以象征“滚滚向前”。有时,人们还悄悄地将一两枚洗净的硬币包进去,俗信吃到者必在新的一年财运亨通。有的还包进花生米(又名长生果)、红枣、糖等,则是祝愿健康长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像枣和糖一样红火、甜蜜。
在我国北方,节日早起迎新,一般在凌晨三四点钟,俗称“起五更”。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煮饺子。当锅里的水烧开时,才开始放鞭炮,盛饺子时,除了说话要特别注意外,还不准把碗放在锅台上,必须用手端着。盛出后,先放几碗在神位前,家长则率领全家焚香烧纸,礼拜诸神祇、祖先。然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吃,俗称“喝汤”,即喝元宝汤的意思。吃时,不能让饺子掉到地上,因为它象征着元宝,大年初一就将“元宝”掉到地上是不吉利的。
在煮更岁饺子时,还常听到男女主人这样的问答:“饺子煮挣啦?”“挣了!”“挣了就好。”原来,新年说话规矩甚多,如把饺子煮破了,得改说“挣了”——北方人称赚钱为挣钱,他们故意一问一答,借此得个新年挣钱发财的吉兆。
饺子不只是初一吃,正月里初三、初五、初七、十五、十六都要吃。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婚嫁喜庆、节日聚会等吃饺子之外,现在是什么时候想吃就可随时吃了。
(六)初二至初十
春节,自腊八敲响开场锣起,要到初十才算是尾声,拉上大幕怕是还要迟几日,有些地方要过了正月十六(小年)才算是过完年。
拜年的活动始于初一,初二仍在紧张地进行,差不多一直要延续到月底。不过,初二、初三,在有些地区又开始祭祀祖先活动,同时,又有出嫁闺女回娘家之风俗。初四是一个过渡性质十分明显的日子,节日的狂欢开始冷却,至初五,生活开始恢复正常。初五也是正月里一个重要的日子,新年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过了初五即可破除,故又称“破五”。这天的活动,过去主要是“送穷”。所谓“穷”,其实就是初一以来积存的垃圾,初五以前要留着聚福,到了初五就变成了“穷土”,需送出去。送穷的方式很多,简单的只是早晨扫出去完事,复杂一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穷媳妇(有的还要让她背上一个装有垃圾的纸袋)送到门外。初五这天,旧时也是商号重新开市的日子。再往后,初七为“人日”,又称“人胜节”,习俗是做人胜用以装饰或馈赠。初八并非节令,但传说这是诸星下界的日子,所以有祭星之俗。初九俗说为天爷生日,也叫玉皇诞辰,因此有“斋天”等活动。初十是一个“整日子”,相传这天是“石头生日”,有“十(石)不动”之俗,即凡石头做的物件(如磨、碾等)均忌动用,甚至还要设供烧香祭拜。初十的另一习俗是老鼠娶亲,与之相应的夜晚点灯,还要做些食物供老鼠们办喜事之用。这一习俗在我国相当普遍,虽都在正月,但各地具体日期不同。
过了初十,节俗活动就基本上与“年”脱钩,进而与元宵节连缀起来。关于春节的礼俗,至此告一段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