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餐用具大揭秘!

西餐用具大揭秘!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狭义的西餐餐具则专指刀、叉、匙三大件。餐具与菜肴相配,根据食用菜肴的先后顺序,从外向内依次码放。西餐宴席由于用餐方式、使用餐具等方面的不同,故在摆台上与中餐宴席有明显的区别。欧洲人使用时刀叉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物入口均以左手持叉,切一块吃一块。(五)净手钵的使用净手钵通常在很正规的晚宴上才能看到。服务员通常在上必须用手拿着吃的菜或甜点之前,给客人“净手钵”。

西餐用具大揭秘!

三、西餐的餐具

广义的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盘、杯、餐巾等。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油盘、白托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

狭义的西餐餐具则专指刀、叉、匙三大件。刀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刀口有锯齿,用以切牛排、猪排等)、黄油刀和水果刀。叉分为食用叉、鱼叉、肉叉和虾叉。匙则有汤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规格明显大于餐用刀叉。

(一)餐具的摆放

餐盘放在餐席的正中心,盘上放折叠整齐的餐巾或餐纸(也有把餐巾或餐纸折成花蕊状放在玻璃杯内的)。两侧的刀、叉、匙排成整齐的平行线,与桌边距离相等,所有的餐刀放在餐盘的右侧,刀刃朝内,匙放在餐刀右边,匙心朝上。餐叉则放在餐盘的左边,叉齿朝上。一个坐席一般只摆放三副刀叉。面包碟放在客人的左手边,上置面包刀一把,面包刀又称黄油刀,专供抹奶油、果酱用,而不是用来切面包的,不可与竖放的刀、叉发生交叉现象。各类酒杯和水杯则放在右侧。

餐具与菜肴相配,根据食用菜肴的先后顺序,从外向内依次码放。西餐宴席由于用餐方式、使用餐具等方面的不同,故在摆台上与中餐宴席有明显的区别。

(二)餐具的使用顺序

西餐餐具的摆放和使用与西餐的上菜顺序有关系。按上菜的顺序由外而内取用,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用完后,将刀叉并排竖放或斜放在盘中,刀右叉左,刀刃朝内。欧洲人的叉子是面向下的,但美国人不在意叉子朝上或朝下。服务员见了便会主动撤去这套餐具。尚未用完餐应将刀叉交叉或呈八字型架在或摆在餐盘上,刀刃朝内,意为“服务员,我还没吃完,请不要把餐具拿走”。记住,刀刃不可对着人,刀叉也不可放成十字形,这都是西方的忌讳。

(三)刀、叉的使用方法

右手拿刀,左手拿叉。用刀时,应将刀柄的顶端置于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侧,食指按住刀柄背上,但需注意食指决不可碰到刀背,其余三指顺势弯曲,握住刀柄。刀叉并用时,持叉姿势与持刀相似,叉齿应朝下。单独持叉时,则叉齿朝上,尽可能持住叉柄的末端,不要满掌握。用餐时,先用叉子把食物按住,然后用刀切成小块,再用叉送入口内。欧洲人使用时刀叉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物入口均以左手持叉,切一块吃一块。美国人则切割后,将刀放下,换右手持叉送入口中。对不用切割的食物,可单独用叉送入口内。

(四)刀叉的使用礼仪

使用刀叉的方法若发生错误,严重时会伤到他人,请千万小心使用。

(1)应安静地使用餐具,不可发出碰撞声

(2)不可将刀刃面向他人(www.xing528.com)

(3)不可以直接用刀叉起食物送入口中

(4)刀是切开食物用的工具,用餐时不可以拿到嘴边

(5)不可以用刀与叉同时将食物送入口中

(6)不可以舔食刀上沾的酱料 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很有可能会伤到舌头

(7)禁止挥舞刀 有些人在进餐时,喜欢和别人聊天,有时不知不觉手舞足蹈起来,手上拿着刀叉在别人眼前挥舞。这是没有礼貌的,而且会吓着对方。说话时请先将餐具放下。

在进餐时,刀或叉掉在地上时不要急忙弯下腰去拾,西餐座位是男女交叉,直接捡拾会带来不便,所以,应请服务生捡拾,并且更换新的。

已放置好的餐具不可以随便改变位置,因此,如果是左撇子的人在吃的时候可将刀叉互换使用,不过在用完之后,一定要将餐具按原来的位置摆放好。

(五)净手钵的使用

净手钵通常在很正规的晚宴上才能看到。服务员通常在上必须用手拿着吃的菜或甜点之前,给客人“净手钵”。这是一个小碗,通常是玻璃做的,装了3/4的温水,有时还有一些小花做的装饰物。服务生会把它放在盘的中央。净手的方法是一次浸入一只手的指尖,将拇指、食指和中指放入水中轻轻地搓一搓,注意,这个动作不要太大,要优雅一点,再用餐巾擦拭。注意绝对不能把双手放入水中洗,更不可以用来喝,放入水中的手指不能超过三个。

净手钵比较普遍地用在客人吃过某种让手指变得脏兮兮的食品后,如蜗牛、龙虾、蛤蚌、玉米棒,或小羊肉、小排骨烤鸡等。在这种情况下,客人的手很快就变脏了,这时端上盛了温水的净手钵是很合适的,最好在每个碗中放上一片漂浮着的柠檬片。

(六)匙的使用

在西餐的正餐里,至少会出现两把餐匙,个头大的是汤匙,个头小的是甜品匙或茶匙,不可错用。用汤匙舀汤喝时,应从内向外舀出,而不是如中餐那样由外向内舀。喝完汤后匙把向着自己。离开时,可将汤匙斜放或横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