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仪表礼仪
案例导入
2008年,王某在美国一家保险公司任高级精算师,受中国某保险公司之邀,回国商谈一些可能合作的培训项目。王某提出与地方上的保险经理人见个面,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保险市场。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在离首都不远的一个大城市,某保险经理人的会客室里,他见到了几个公司的负责人。(www.xing528.com)
王某说:“那个主要负责人热情地坐在我身边,专注地介绍着中国保险业的远景,而我的注意力却在他的鼻子上,我无法听进任何内容。我的心思全被那如同红杏出墙的鼻毛占领,我只要一看他的脸,就产生强烈的欲望——要替他剪掉那扰乱我思绪的鼻毛。我试图忘却他的鼻毛,把注意力放在他的头以下,却又看到他肩上落着白花花的一层头屑,我忍不住地作呕。为了礼貌,我只好把目光放在他脸上。整个上午,我的大脑中只有两个图片:‘黑鼻毛、白头屑……’待到中午吃饭时,我生怕把这位负责人安排在自己身边,就借口讨论技术而坐在另一个负责人身边。”
在现代社交与公关活动中,人们本能地以外在形象来判断、衡量一个人的出身和地位,从而决定对其的态度。在公关场合,一个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由其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穿衣打扮、待人接物等形成。因此,在交际活动中,仪表往往被认为是打造个人形象的基础。我们发现,形象不仅是由大节构成,每一个小节都在悄悄地揭露人的现状、成长历程和家庭背景。生活中常见的那些不注意卫生的小节,比那昂贵的西服更让人难以忘怀,它可以悄无声息地拆毁一个人自以为是优秀的形象。因为形象体现于细节,而细节体现个人素质。其实,一个人的形象不仅是外表包装和视觉感官的提高,重要的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悄然渗透在其形象的光环之中,发于内而形于外。所以,提高自身形象更重要的是注重自身内在的修养,讲究心灵美,增加文化内涵。而文化内涵是由学识、阅历和修养共同凝炼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