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类比,认为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不成为人。古人对仪表的要求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
《弟子规》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美观的基本要求。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而且,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所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给人留下不佳的印象。
(二)行为举止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这是因为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曲身而睡。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渎,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
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乾文》),将“修辞之其诚”看成是立业的根基。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
(四)慎言(www.xing528.com)
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不是要求人们少言语,而是说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以上四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仪容整洁的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具有优雅仪表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毫无疑问,继承传统的礼仪文明会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素养,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则多一些有序与文明。因此,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等所起不到的作用。长期以来,古代礼仪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其积极作用是具大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之际,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思考与练习
一、报上曾发表过这样一则消息,题目是《硅谷天才学礼仪》,“美国硅谷的电脑天才们虽然个个聪明过人,但多数天才即使成为百万富翁后,在餐桌和宴会上的吃相仍让人不敢恭维。他们舔刀叉、含着满嘴饭菜说话的不文明餐饮习惯,激怒过客商,失掉了大笔生意。此外,他们还不时闹出诸如将餐巾当围裙之类的笑话。因此,当英国专业礼仪老师林迪·詹姆斯到硅谷的消息传出后,电脑精英们踊跃报名,准备接受培训。”看来电脑天才们是吃够了不懂礼仪的苦头。
请思考:为什么吃相如此重要?做生意能赚钱就行,商人们是否吹毛求疵了?
二、在一次人才洽谈会上,笔者与一位用人单位老总聊起人才招聘的事,该老总抱怨说:“现在这些1980年以后出生的毕业生,很少有让人满意的,他们这一代责任心不强,不求上进,特别是他们的言谈举止不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谁能选这样的员工?”
请你结合自己的礼仪方面的情况对这位老总的话进行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