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仪的含义
马克思曾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中的人,作为社会群体的成员要生存、发展,进而感受到自身的尊严和价值,就离不开人际交往。要进行愉快的交往,达到融洽和谐、互利共赢的目的,就需要像体育运动和游戏一样,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规矩,进而双方良性互动,表达友善,有效沟通。否则,尊重为本无从谈起,沟通之桥难以架设,良好人际交往无法实现。礼仪被视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和金钥匙。恰当运用礼仪,首先必须了解礼仪,而了解礼仪的前提是搞清楚与礼相关的基本概念。
(一)礼、礼仪
“礼之名,起于事神。”(《说文解字注笺》)《说文解字》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即礼是用来“事神”、“致福”的形式。如祭祀、跪拜、鞠躬、点头其本意指敬神,表示敬意的活动,都是在致礼或行礼。孟子曰:“恭敬之心,礼之端也;礼者,敬人也。”在日常生活和公关交往中,待人接物怀有恭敬之心,尊重之意,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修养,时刻对人保持着庄重诚敬,即“礼者,敬人也”。这个境界叫“礼”。礼的本质是尊重人、敬重人。在人际交往和公关活动中,既要对人关心体贴、友好谦恭、尊重尊敬,又要自尊自爱;既要善待别人,也要善待自己。
众所周知,做任何事都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形式表现内容,内容体现于形式。要将内心对人的尊重之意、友善之心表达出来,就需要一定的形式。《淮南子·修务》中说:用设定的制度、法则、规范,去行礼,去“事神”、“致福”,去表达某种敬意。《辞源》解释“仪”即“法度,标准”,所以可以说仪即在人际交往中,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达尊重、友善的形式,或者说是规范的沟通技巧、标准化的做法。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友善之意,通过美好的、规范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行为,都是礼仪的行为。得体礼仪的中心精神就是让交际各方相处时彼此感到自身受到尊重,从而内心舒服、开心、畅快。
所谓礼仪,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用来表现律己、敬人过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程序。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礼仪是有形的,其基本形式受历史传统、文化心态、民族习俗等众多因素影响。语言、行为表情、服饰器物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通常,凡是重大仪典活动都需要同时具备这三种要素才能完成。通俗地讲,人们在各种场合的“讲究”、“规则”、“规矩”、“原则”、“程序”、“习俗”、“风尚”、“礼貌”、“礼数”、“礼俗”、“仪礼”等都可归入礼仪的范畴中,也可以说它们是礼仪的别称。
通常与“礼”相关的概念有礼貌、礼节和仪式三种,它们都是礼仪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们在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都能体现出尊重人、体贴人的实质。三者联系密切,多数情况下可配合使用。但从内涵上看,三者又有区别。
(二)礼貌、礼节、仪式
1.礼貌 礼貌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以得体的言语、恰当的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与恭敬的态度,表达敬重和友善的行为方式,是一种使自己和别人都感到愉悦的行为举止。简而言之,礼貌指对人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东汉经学家赵岐说:“礼者,接之以礼也;貌者,颜色和顺,有乐贤之容。”(《孟子江》)即在人际交往中,待人处事要文雅有礼,言谈举止要恭谨谦虚。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他指出在社会交往中,无论对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台湾当代礼仪学者杨允祚指出:“一个人能经常面带微笑,言谈举止诚恳谦和便是礼貌。”由此可知,发自内心对人的恭谨谦虚、诚心待人是礼貌的内核;而得体的动作、恰当的言语是礼貌的外在形式。通常有礼貌的人做人有两个准则:一是为他人着想,二是对所有人都是平等对待,不会因人而异。有礼貌的人,对人总和颜悦色,言语和顺,好像什么人对他而言都是平辈论交,不会对有钱人一套礼貌,对穷人却是另一副面孔。例如,在英国,一位绅士推开门,进门之后,一定会为后面的人扶着门柄,让他也能从容通过。然后他也会扶着门柄让后面的人通过,这是基本礼貌,不会因为后面的人是老板,就扶着门柄,后面的人是下属,就不理他。
礼貌包括礼貌语言和礼貌行为,二者恰当结合起来才能表达出礼貌的本质。
礼貌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行动。它要求人们说话和气谦虚,言谈得体,多用敬语,不讲粗话和脏话。如使用“请”、“您”、“阁下”、“贵方”、“先生”、“老师”等敬语;使用“家严”、“家慈”、“舍弟”、“舍妹”等谦语;使用“用餐”、“满酒”、“斟酒”、“用茶”、“方便”等雅语。(www.xing528.com)
礼貌行为还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微笑、点头、欠身、鞠躬、握手、拥抱、接吻、鼓掌等,它通过人们的仪容、仪表、仪态来体现。例如:家中来了客人,自然有“您请坐”的应酬语;且与言语同步,四指并拢、掌心向上向内,指向座位位置,引导客人就座,这就是礼貌过程言语和行动的完美结合。
反之,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施礼者内心的诚敬。例如家中来客主人说:“您好”、“您请坐”,到走的时候却说,“你走啊”,由“您”降到“你”,这就没有做到始终如一。嘴里说着“您请坐”,手里动作又不规范,这叫不完整、不配套,没有恰切地表达出尊重与友好,也是礼仪缺乏系统性的表现。
2.礼节 礼节是指待人接物的行为规矩。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交际场合中通过相互问候、致意、祝愿等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礼节包括待人接物、应对进退的方式,招呼和致意的形式,社交和公关活动场合的仪表、举止和风度。它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形式。
譬如,在较正式的场合和别人通电话,无论座机还是手机,打电话时要遵循地位高者先挂的交际礼仪规则。礼仪以尊重为本,要尊重别人,就得表现出来,否则没有尊重的形式,何谈尊重的内容。
又如正式场合的着装,男士穿深色西服,着白色衬衣,配深色袜子、深色皮鞋,搭配美观大方、悦目和谐。倘若穿双白袜子,就显得土气。女士的裙装是正装,越是正式场合,裙子的下摆就越长。如果说具体的礼节细节犹如颗颗珍珠,礼仪就是串珠之线,连缀成篇。
3.仪式 仪式是指在比较大的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规定的程式化行为规范活动,是一种较为正式的礼节形式,也是礼的秩序形式。仪式体现着主办者对其所含内容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表达出主办方一定的思想、情感或愿望。在举行仪式时,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化、程式化。例如:红地毯、三军仪仗队加上国歌、二十一响礼炮是迎接国宾的仪式,剪彩是商场开业的仪式,揭幕是纪念碑落成的仪式,奠基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仪式,植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仪式,砸碎一瓶香槟是巨轮下水的仪式,谢幕是演员还原社会角色的仪式。在波音公司至今还乐此不疲地保持着一个仪式,交货时公司总裁要剪断购买飞机者的领带留做纪念……
作为现代人,见面握手是最普通的民间仪式。而在清末,人们见面时得啪啪两下甩袖,左腿一冲弯成马步,右膝与右手触地,用夸张的语调问安,然后起身左右撞肩,带有很强的表演性。
在西方,接吻仪式在人际交往中十分常见,嘴唇并不一定要碰到佳人粉腮,但必须发出啧啧的声音,以示亲热。在俄罗斯,面包和盐是迎接贵宾的隆重仪式;到了内蒙古,银杯子斟满白酒在村口早早地等着,非要让远方的客人一口喝干;一进西藏,洁白的哈达加上云雀般的歌咏是古朴的仪式;同样是哈达,内蒙古的兄弟姐妹为客人献上的却是一条长长的湖蓝色丝带,跟那里的晴空一样清纯无瑕。
在咖啡馆里坐定,衣冠楚楚的侍者端来咖啡,杯子的柄是在左边的,你得将柄从外圈拨一个弧形,到右边后开始啜饮,这是喝咖啡的仪式。喝茶,特别是喝乌龙茶,从“乌龙入宫”起,至“狮子滚球、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将”,这种茶的仪式带着幽幽古意,使人神怡心静。日本茶道讲究一饮而尽后将杯子逆时针转三圈,景德镇的陶艺家解释说,这是为了让客人感受陶瓷的手工感。
民间仪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交际形式,它往往在贸易、婚丧嫁娶等重大事件中形成。它是人们祭神拜鬼、建设家园、抵御外敌、结交盟友、融入自然、探亲访友和心灵沟通的需要,并经过几代人的梳爬整理后定型。越是原生态的地区,仪式保存得越是古朴完整;越是现代化的地区,仪式的异化或沦丧的速度越是让人无可奈何。英国有句俗语: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其实,贵族的精神气质,相当一部分已通过仪式外化。因为仪式是社会性的,是公众共享的资源,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而这种表演性本身就是传播的方式,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人们在表演的同时享受着一种约定俗成的礼节性快感,同时也以优雅的姿态影响与规范着别人。
其实,美好的仪式使人优雅,使人文明,使人美丽,使人和睦,使人亲近,使人从容不迫、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一个人对别人越是尊重,得到别人的尊重也越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