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逆向思维更好地理解题意。

使用逆向思维更好地理解题意。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逆向审题法技巧点拨逆向审题法,是指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审题,写出一个异于常规的立意。这时若能创造性地发散思维,逆向审题立意,往往会对问题作出一个富有个性的独特的判断,从而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这样的“逆向”审题立意无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秘诀解读本文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逆向思维,从反面立意。按照通常思维“诚信”绝对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应该大力弘扬,身体力行的。

逆向审题法

技巧点拨

逆向审题法,是指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审题,写出一个异于常规的立意。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写道:“要擅写佳文,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说的即是此意。

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根据习惯性思维对某个事物或问题作出一个常规性的判断并以此立意写文章;这样做固然也能正确审题,切题立意,但要想写出脱颖而出的文章就比较困难了。这时若能创造性地发散思维,逆向审题立意,往往会对问题作出一个富有个性的独特的判断,从而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例如:以“见风使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按照常理审题立意,人们往往会说见风使舵者“如何墙头草,随风倒”、“如何首鼠两端,没有坚定立场”、“如何见异思迁、趋炎附势”等,总之是予以否定和批评。但有的考生却能独辟蹊径逆向思维,反其意而用之,认为“见风使舵未尝不可”,其分析道“见风使舵有利于顺风行船,顺风行船有利于快速抵达目的地。现实生活中,我们办事情想问题,若能分清形势,准确把握事物的有利条件,该前进时前进,该后退时后退,岂不事半功倍,早日成功?正如诸葛亮之所以草船能借来箭,恰是因为他见东风而使舵,否则任凭孔明如何能干,恐怕也很难完成周都督的造箭命令而只能身首异处了。”这样的“逆向”审题立意无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运用此法审题须注意,切不可为了“反弹”而“反弹”,为了“新颖”而“逆向”,“反弹者”须自圆其说,且“其说”必须确实有据,符合生活的逻辑,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绝非生活中的谬论。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社会大众以及主流意识都认为“感恩”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应该赞美肯定,若考生硬要加以批判否定,那么立意必出问题,写出的文章也就可想而知了。

范例导引

不诚不信不为过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诚信”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不可缺少的美德。我们都讲究待人诚实守信,喜欢老老实实做事的人;可是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为过。(www.xing528.com)

《孙子兵法》中写道:“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要想打败对手,就得抛开“诚信”,巧妙运用计谋,以诈取胜。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典型的战例。春秋时,燕国派大将乐毅攻打齐国,占领了七十多座城池,只有即墨还未攻下,田单是即墨的将军,他决心誓死保卫城池,而攻城的乐毅是他最大的威胁。于是,他利用乐毅与燕王之间的矛盾,巧用反间计,散布乐毅要造反的谣言,使昏庸的燕王撤掉了乐毅。而后,田单又假意降燕,却暗地准备,乘夜大摆“火牛阵”,使围城燕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正是田单在国家危难之际,使诈谋迷惑了敌人,才打败侵略者,保全了国家,假如他在这种生死关头仍抱着“诚信”美德的背囊不扔,和敌人硬碰硬,恐怕齐国的历史之舟就要在此倾覆了。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战国时的纵横家苏秦张仪,名垂史册的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使诈的专家?而对他们所创下的伟业来说,这点不诚不信的手段又算得了什么?这点不诚不信的手段甚至正是成功的关键,也是令我们后人手捧青史、欷歔赞叹的所在。时至当今,古人使诈的方法依然大行其道,当然我这里说的仍是在一些特殊场合。

都说商场如战场,真是一点也不假。在行情瞬息万变的商场上,“诈而不欺”之道也是可取的。当然,我所说的“诈而不欺”是在不违法、不违纪的情况下,运用计谋,赢得先机,使企业之舟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上乘风破浪。英特尔公司的前总裁葛洛夫曾说:“在我的哲学词典里,手段和目的是可以互换的词汇。”如果在商场上恰当运用诸如“避实就虚”、“暗度陈仓”等计策,那么你的对手就摸不清你的虚实强弱,从而达到“治人而不治于人”的效果,使你的企业在竞争中获胜。

“诈而不欺”固然好,但我们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可运用。在一般的社会交往、待人接物时仍要本着“诚信”的原则。

总之,我们欢迎诚实守信的人,但社会是复杂的,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为过!

(北京一考生)

秘诀解读

本文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逆向思维,从反面立意。按照通常思维“诚信”绝对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应该大力弘扬,身体力行的。正如小作者自己所说“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诚信’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不可缺少的美德。我们都讲究待人诚实守信,喜欢老老实实做事的人”。作者的巧妙之处恰在于能够“反弹琵琶”,大胆创新,想人所不想,言人所不言,特别是他又很明确地把自己的立意界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即“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为过。”真是滴水不漏,严密有理!然后再从战场和商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显得有理有据,说理充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