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还有后代吗?
在地球中生代的1.4亿年之中,恐龙遍布在平原、丛林和沼泽地上,统治着整个地球。然而,大约在距今6500万年前,当时正值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第三纪两个地质时期交换之际,具有多个种类(食草、食肉、杂食等)的庞然大物恐龙却突然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它们踪迹杳然,全部灭绝了。使得众多种类的恐龙灭绝的因素是什么?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其中的真正原因,这也成为科学史上一个巨大的未解探索之谜。
现在,由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恐龙的化石,很多古生物考古学家、科学家都对恐龙灭绝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和研究,并提出了种种理论和假说来解释。这些理论中,天体碰撞说是其中之一。
此外还有自然灾害说——地震和火山喷发;冰河时期——恐龙被冻死之说;外星人围歼说——遭受飞碟袭击;生态环境破坏说;核冬天之说……其中,也有许多近似荒唐的理论和假说,如:
——传说中的诺亚方舟在地球蒙受灾难时,由于空间太小,而无法把恐龙救走。
——被石器时代的穴居人所灭(实际上,远在人类出现之前,恐龙就灭绝了)。
——由于月球引力而从在太平洋带来的特大洪水的影响(多数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假若这种现象确实发生过的话,只会是在地球上出现高级生命之前的数百万年,而不是六千多年前)。
——有一位研究人员竟然提出恐龙厌世之说,认为恐龙是看破红尘,在极度无聊之中死去。
在众多的理论和假说之中,也有对恐龙灭绝解释得合乎一些道理的,如:
不计划生育:认为恐龙灭绝是由于过剩繁殖,太多的恐龙吃光了当时的植被,使地球暴露在阳光之下,引起了地球的收缩,收缩之后的地球常发生地震与火山,草食恐龙先灭绝,随之食肉恐龙也被灭绝。
饥饿:食肉的恐龙把食草的恐龙捕杀殆尽。最终,它们因缺少食物而死于饥饿。
疾病和寄生虫:恐龙被某种流行的传染病袭击,或是受到某种寄生虫的侵害而死亡。但是恐龙种类繁多又分布在地球上各个地方,同时被某种疾病感染也不大可能。
生理结构无法适应环境:该理论认为,就生存环境而言,恐龙过于庞大了。
从已发现的某些恐龙大脑骨化石的外形看,它们控制生长的脑垂体腺确实过于庞大了。这使恐龙过于有活力,从而妨碍了新陈代谢,最终毁灭了恐龙本身。但是,难以解释的是:有些梭齿龙属的恐龙身长很小,为什么也会和大型的恐龙一道死去呢?
大脑退化:能与该理论“对得上号”的只有一种恐龙,即“棱鳞爬行”的三角龙。它脖子上有一圈巨大的翕。它身长2.5米,体重约1.75吨,但脑子只有核桃那么小。
其实,现代有些影片把恐龙描述成迟钝的巨兽,但是,近来古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地球上原来也有疾走如飞的恐龙,它们并不比现存的爬行动物愚笨。
蛋被哺乳动物吃掉:在恐龙时代,很可能存在某种吃恐龙蛋的动物,但是这也不可能造成恐龙的全部灭绝。因为在当今世界上,有几种动物爱吃鳄鱼的蛋,但鳄鱼依然继续存在。
衰老:这类观点认为,恐龙是因种族衰老而灭绝的,但此说很难与已知的事实相符。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有许许多多复杂的关于恐龙灭绝的理论被提出来,它们之间有些是互为关联的。
恐龙灭绝探索也许永远不会被完全解开,但点点滴滴的资料汇集起来,互相联系也能形成一个较科学的新理论和说法。
1972年,来自波恩大学的一支考察队在法国比利牛斯山脉维雷斯附近的一处岩壁中发现了8只恐龙蛋,其中2只是完好的。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蛋的蛋壳比正常的要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动物的蛋壳变薄往往是由环境压力引起内分泌失调的结果,这一现象在今天仍威胁着许多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生存。
薄壳蛋要么尚未成熟就碰破了,要么无法供应胚胎发育所需的充足的钙。密度过高所造成的环境压力,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而当恐龙活动范围缩小,造成密度过高的情况时,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恐龙灭绝发生的温暖的白垩纪,在此期间,巨大的地球山脉已经形成。由此,不仅造成温差加大,而且导致动植物成长方式和规律的变化。
多变的气候无疑会造成许多恐龙的死亡,并且驱使幸存的恐龙涌到较温暖的、气候不常变动的地方去,恐龙聚在一起,越来越多,造成了生存密度的过高。这也预示着它们死亡的即将到来。
环境压力说之外,生物学家们又从恐龙的饮食习惯上来解释恐龙的死亡。
1974年,伦敦丘村植物园的生物化学家托尼·斯韦因博士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托尼博士认为:恐龙像现存的多数爬行动物一样,味蕾极不发达。他指出,恐龙的食量非常大,吃的植物多是蕨类。例如,鸭嘴龙每天要吃180~360公斤的草木。托尼博士说,大约1.3亿年以前,会开花的植物出现了,其中一些植物花的化学结构中含有生物碱,且生物碱的含量随着植物的进化面越来越大。
生物碱在动物身体内的反应,是在现代爬行动物试验中发现的。
这种试验表明恐龙可能是尝不出植物中生物碱味道的。由于它们的食量巨大,大量的生物碱会积存在它们体内引起中毒。托尼博士指出,人们发现的恐龙化石往往呈扭曲状,很像因马钱子碱而死的动物的样子。
恐龙蛋的壳变薄,也许是生物碱中毒造成的,就像今天的DDT给鸟类带来的危害一样。食草类动物的逐渐灭绝,使以其为食物的食肉类恐龙的日子也屈指可数。接着,哺乳动物——其中包括人类的远祖——登上了历史舞台,接管了地球。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各执一词,分不清孰是孰非。除了生物碱理论外,还有一种天体碰撞假说,用这个假说来解释恐龙的灭绝似乎也很有道理,同时,它也有较多的支持者。
肯定天体碰撞假说的专家认为,在6500万年前的某一天,地球受到某天体的突然碰撞,使地球受到巨大的震动,碰撞后形成的尘雾遮天蔽日,终日不消,因而也形成了“核冬天”的效果,太阳光透不到地球表面,因而植被、生物得不到阳光和温暖,恐龙就在这时候灭绝了。
1997年6月28日,中央电视台一套的世界报道节目中说,恐龙死于天体碰撞说有了新的证据。
据美国一家自然博物馆最近展出的一些泥土及其分析表明,恐龙死于地球碰撞。据称这些泥土是被一家科研小组从海底100米之下钻探得到的,通过分析发现6500万年前一颗流星碰撞上地球,然后是大爆炸,冲击波形成的黑尘掩遮天空,由此而引起森林大火,核冬天来临,黑暗浓烟笼罩着大地,地球上的生物遭到灭绝,其中包括恐龙家族。负责这项科研的美国科学家胡博博士认为,这些泥土样品将结束恐龙是突然灭绝还是逐渐灭绝的长期争论。
美国密尔沃马博物馆研究员彼得·希汉在2000年的一期《地质》杂志上发表了标新立异的观点,认为恐龙是在地球遭行星撞击时,被一次性地、迅速地消灭的。
希汉发表的研究报告称,6500万年前行星撞击地球时产生的火墙将北美地带的恐龙快速地全部烧死。他是根据对蒙大拿州和北达科他州发现的恐龙化石分布情况作出以上结论的。
希汉与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经过3年考察后发现,在位于蒙大拿州和北达科他州被称为“地狱湾岩层”的180英尺深的沉积岩中,恐龙化石的种类基本相同,主要是一种食肉恐龙和一种食草恐龙。恐龙化石在“地狱湾岩层”上层10英尺左右的沉积岩中仍大量存在,直至行星撞击形成的地层出现。
行星撞击形成的地层厚2厘米,并富含铱元素。这种稀有元素是撞击地球的行星带来的,它存在于“地狱湾岩层”的接近地面处,这样的地层在世界各地都有。在此地层之上,完全没有恐龙化石踪影。
希汉说:“我们所发现的现象说明,在行星撞击之前,‘地狱湾岩层’的恐龙家族十分兴旺,没有任何变化,它们生活得非常好,非常健康。
“如果说它们是逐渐绝迹的,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一些变化的痕迹,但是我们没有发现这样的证据,因此是行星撞击地球而喷发出的火焰,使恐龙突然消亡的。在火焰熄灭后,接下来几周的时间里,地球上十分寒冷。”
但希汉的理论遭到恐龙逐渐灭绝派的反对。这一派的代表是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威廉·克莱门斯。他说,希汉的研究无法证明恐龙是在行星撞击时消亡的。代表这派学说的科学家们已经做了20年的研究,他们在“地狱湾岩层”上面9英尺的沉积岩中发现只有少量的恐龙化石存在。这个岩层是行星撞击前的200万年中形成的。他们因此认为在地球上生活了2亿年的恐龙到行星撞击前已经所剩无几。
也就是说,关键问题是:恐龙灭绝是在碰撞前还是在碰撞之时,因为通过考古已经确定,地球几千万年前确实被外星体碰撞过,这已有好多证据说明。这也许可以确定恐龙灭绝的时间。但是有人认为恐龙在大碰撞之前就已灭绝,如果这种说法正确,那么只通过地球被碰撞这一点还不足以说明恐龙灭绝的问题。还必须将两者的年代进行对比,即只有碰撞时间与恐龙灭绝死亡时间相符,才能充分地说明恐龙是由于外星体碰撞而突然死亡的。
英国科学家分析,认为能够证明恐龙灭绝是发生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那么恐龙灭绝就可以排除天外星体撞击的原因。伦敦的一批科学家不久对天体撞击前恐龙灭绝这一流行性说法提出了质疑。
他们在《地球学会会刊》上发表的文章中说,恐龙大规模的灭绝在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已经过去了数百万年了。
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诺曼·麦克劳德为首的22位科学家解释说,火山猛烈暴发再加上全球海平面的大量降低,削弱了恐龙在地球上称王称霸的地位。
现在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一颗小行星在现在的墨西哥南部附近撞击了地球,引起了巨大的海啸和掀起了导致5000年冬天的尘埃云。
诺曼和其同行写到:“发生在白垩纪末的撞击事件,从对地球最后一击的角度来说,导致了恐龙大规模的灭绝。”“但是化石的记录表明,同大规模灭绝相联系的大部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在小行星到达地球时就已经发生了。”
诺曼他们指出,当时海平面降低了大约100米,而且有一股巨大的熔岩流到了现在的印度次大陆,这两种现象可能对气候起到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恶劣的环境气候使恐龙走向了大规模的灭绝。
看到这些眼花缭乱的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解释,人们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神秘了,总之,不管是哪种假说和理论,都还需要科学家们仔细考察和验证。
恐龙在6500万年以前就已经灭绝了,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目前国际学术界也有不少的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恐龙并没有全部灭绝,直到今天,在地球上还残存着活恐龙。
由于坚信还有恐龙在地球上生存着,所以,许多国家的学者热衷于发现和寻找活恐龙的踪迹。恐龙真的还活着吗?如果它们还活着,那么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实又该怎样解释呢?
在法国一家《科学与生活》杂志总第778号上发表着美国学者瓦尔特·奥芬堡写的《活着的恐龙》一文,文中用纪实的口吻报道说,在印度洋的小巽他群岛中,有一座长约13公里的小岛,名叫“科莫多岛”,在科莫多岛及周围小岛总共不超过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至今还生存着一种恐龙。由于这种恐龙产于科莫多岛附近,因而给它取名为“科莫多龙”。
为了掌握和了解科莫多龙的生活习性并研究对科莫多龙的有效保护方法,在美国纽约动物学会的支持下,瓦尔特·奥芬堡和他的一家人来到科莫多岛一带进行考察。
在考察中瓦尔特·奥芬堡探知科莫多龙属于肉食性爬行动物中的巨蜥类,是一种濒于灭绝的珍贵动物,现存数量极少。成年的科莫多龙体长约3米左右,体重约60公斤,一般以腐烂的动物尸体为食物,它们具有很灵敏的嗅觉。
动物死后的第一天,气味还不大,而科莫多龙却能从1~2公里外闻到并根据气味很快找到那动物的尸体。如果动物已死去两天时,尸体的腐烂气味可以使科莫多龙从8公里外就能闻到而发现目标。(www.xing528.com)
科莫多龙长有50颗牙齿,前面的牙齿呈圆柱椎状,短而直,两边和后面的牙齿只有几毫米厚,相互紧紧挤在一起,侧面带着锋利的凹槽。
科莫多龙的头骨像蛇类的头骨一样柔软,它的头和颈可以明显变形,从而能将大块的肉吞咽下去。瓦尔特·奥芬堡曾经亲眼看到,一只科莫多龙竟然一口吞下一只野猪的头。另有一次,他看到它整个吞下了一只大约出生1个月的幼鹿。
科莫多龙食量大得惊人,根据瓦尔特·奥芬堡的实地观察,发现科莫多龙平均在1分钟之内就能吞下3公斤肉,这个速度甚至比非洲雄狮的进食速度还要快两倍。
科莫多龙没有汗腺,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体温,如果体温一旦超过42.3℃,它就会因暴热而死亡。科莫多龙的寿命一般都超过50年,每只成年科莫多龙都有一块大约5平方公里的“势力范围”。
瓦尔特·奥芬堡认为:“对于科莫多龙的考察,不仅给大型肉食性爬虫类的研究增添了许多新的材料,而且使我们猜想到活跃在数千万年之前的恐龙的某些生活习性”。事实上,科莫多龙与古代恐龙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到底是否属于恐龙呢?这还有待证明。
对科莫多龙的调查不仅是美国人,对它的发现也不仅只是土著人,这里要讲述对科莫多龙的其他发现和研究成果,或者是另外一种神秘的科莫多龙。
其实,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传说在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岛上有一种巨龙,它力大无比,尾巴一摆能击倒一头牛,它的胃口非常大,一口能吃下一头100多斤重的野兽,并且最令人不解的是它口中能够“喷火”,这简直是影视片中人类根据自己的想象人为制造的恐龙了。
1912年,一位荷兰飞行员由于飞机发生故障,被迫将飞机降落在科莫多岛上。就是在这里,他看到了传说中的巨型动物。在他返回驻地时,就写了一份关于发现怪兽的报告。
荷兰飞行员的报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一位名叫安居尤宁的荷兰军官为此登上了科莫多岛,打死了两头“怪兽”,将两张完整的皮从岛上运出来,经科学家鉴定,确实这是一种巨型蜥蜴,并把这种蜥蜴命名为“科莫多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古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竟发现了与科莫多龙一样的化石,经测定,是6000万年前的史前生物。同时,地质学家发现科莫多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海岛,形成时间还不到100万年。
这两个发现,不禁使人们陷入了迷宫:科莫多岛诞生以前,澳大利亚的这种恐龙早已绝迹。而科莫多岛上“科莫多龙”又是从何而来的?它们怎么能够活到今天?几千万年以来,它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为了解开这些谜,1962年,由前苏联学者马赖埃夫率领的探险队登上科莫多岛实地考察,几个月之后,他们完成了一份考察报告。他们发现科莫多龙的体长可达3米,它们有令人恐怖的巨头,两只闪烁逼人的大眼,颈上垂着厚厚的皮肤皱褶,尾巴很大,四肢粗壮,嘴里长着26颗长4厘米的利齿。
在远望时,可以看到它们口中不停喷火,但近看,口中喷出的“火”是它们自己的舌头。它们的舌头鲜红,裂成长长的两片,它们经常把它吐出口外,好像是闪动的火焰。
该岛上的科莫多龙多以岛上的猴子、鸟、蛇等为食。它们还会游泳,有时也捕获一种海洋生物吃。
由于生性不好动,科莫多龙很少追捕猎物,它们多采用“伏击”的办法猎食,等到猎物靠近时,猛地用尾巴一扫,将猎物击倒,然后扑上去将其咬住、吞下。
经过以后的长时间考察,人们现在已揭开了科莫多龙的许多疑谜,如雌性龙每次可产5~25枚鹅蛋似的卵,8个月之后小龙便破壳而出,它们的寿命大概是40~50年。
对于科莫多龙,现在也仍有尚未解开的谜,比如,在自然界,有生就会有死,而科莫多龙只有生者,却找不到它的尸骨,人们走遍整个海岛也未发现有一具科莫多龙的尸体。
还有科莫多龙的祖先是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但它们为什么又在遥远的他乡科莫多岛出现呢?一些对科莫多龙感兴趣的科学家,仍在继续探索科莫多龙更多的奥秘。
除了已发现的科莫多龙之外,近年来,西方一些科学家认为:在非洲刚果东北部僻远的利科勒地区(桑加河与乌班吉河之间),有大片尚未开垦的热带雨林和几乎无人勘探过的沼泽地带,这里也可能仍存在着“活恐龙”。
这个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同65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极为相似。
根据美联社记者沃伦·E·利里报道,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著名生物学家、稀有动物考察家罗伊·迈克尔博士以及鳄鱼专家詹姆斯·鲍威尔等一行人,在1980年和1981年对刚果稀有动物考察后不久,发表了关于刚果泰莱湖地区至今还可能存在着“活恐龙”的推测和论断。
其实,刚果有“活恐龙”的消息由来已久,早在古代时,当时的土著居民——俾格米人(身材矮小的黑种人)曾多次发现一种类似恐龙的动物,它的外部形态特征是呈灰色,身长约12~13米,体重约十几吨,有一个长而灵活的颈和一条长而粗的尾巴,这很可能就是生活在6500万年前一种蛇颈龙的后裔,它出现和消失的时候,有一道淡红色的光环闪烁,当地的土语称其为“莫凯莱—塔姆塔”,意为“巨型的怪兽”。
1770年,法国有一位传教士曾在刚果发现过这种怪兽,以后陆续又有德国的两个野生动物考察队也在刚果发现了类似的巨型怪兽。他们认为这种巨型怪兽很可能是一种恐龙,看上去就像是6500万年前绝迹的巨大的雷龙的一种比较小的变体。
据当地人传说,30多年前,这里的土著居民曾用捕鱼的鱼叉杀死过一只怪兽,并且把它切成碎块,分给一些人吃了,但不久凡分食过怪兽肉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死去了。
近几年来,刚果政府拨出大笔款项,组织本国专家,携带进口的先进仪器进入泰莱湖区进行考察,向掌握这种巨型怪兽第一手材料的本地人做调查,认真倾听本地人谈论亲眼看到的怪兽的情况,从而收集到了大量的珍贵资料。
在附近一个地方,考察队发现了两行200米的巨型怪兽足迹,是4天前才留下的,清晰可辨,一直通到河里,爪印0.9米长,爪距约2.4米左右。
据这只考察队的队长、刚果著名生物学家玛尔舍令对记者说,他自己在泰莱湖地区也亲眼看到这种巨型怪兽,那是考察队来到泰莱湖的第六天,他和两位向导去林中打猎,突然看到湖内离岸边约300米的地方出现了一只巨型怪兽,形态十分古怪,它的头很小,脖子又长又细,背非常宽阔,露出水面的部分约有4米长,玛尔舍令当时兴奋得连摄影机也失手掉在地上。
后来,他又划船到离那只巨型怪兽大约60米的地方,那只巨型怪兽好像察觉了什么,小小的脑袋在空中东张西望,它的额间呈棕褐色,肤色油黑,身上无毛,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它在水面停留了约20分钟,就钻入了水底深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刚果泰莱湖区仍有可能存在“活恐龙”的消息,至今还只能说是一个不能完全揭开的谜,这为科学史上未解的恐龙探索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除了上述的一些情况外,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纷纷传出发现类似恐龙的巨型怪兽的消息。学者们猜测,它们很可能是恐龙的后裔或变种,但这也仅仅是猜测而已。因为恐龙大量繁殖的年代距今天非常遥远,那时人类尚未发现,因此,人类根本不可能亲眼看到6500万年前的恐龙世界的真相。
科学家们也只是在大量的恐龙化石中研究和推论恐龙的特征、生活习性及其演化历史的概况。
西方一些科学家坚信,种类如此繁多的恐龙根本不可能在6500万年前突然神秘地完全灭绝,他们相信还有恐龙的后裔活在地球上。
恐龙究竟是否真的在6500万年之前全部死亡?如果没有,有什么可以完全证明地球残存着“活恐龙”呢?譬如,一位科学家就曾这样宣称:鸟类就是恐龙的后裔,所以,当你打开窗子,就能看得到它们呢!
剑桥大学的彼得·高尔顿和哈佛大学的罗伯特·T·巴肯教授把他们的理论部分地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即已知最早的鸟化石和某些恐龙有相似之处。多数古生物学家也认为,有翼的动物、鸟、恐龙和鳄鱼都是由2亿年前的槽齿目动物演化而来的。
高尔顿和巴肯引证了这样的事实:最古的鸟类化石是始祖鸟的化石。它的大小和乌鸦差不多,它生活在1.4亿年以前,也就是恐龙出现之后。所以从另一个方面可以说,鸟类就是属于恐龙的后代了。
此外,几乎所有国家的渔夫和海员都世代相传着海底下有巨怪的传说,这也可以从一个方面作为恐龙没有彻底消亡的可能性证据。然而,到底有没有这种海洋中的怪物呢?我们先看一看有关海中巨怪的描述。
公元前4世纪,约翰·洛克哈特在《海中探索》一书中评论说:“大多数证人都不能确定那是怎样的一只怪物。它是一条似蛇的生物,有一系列的驼峰,头似足,身体上部是黑色的,下部是浅色的。它移动时上下起伏,在夏季出现。”“它不伤害人,因为它从不攻击任何人……”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记述了利比亚附近海域发现的怪东西:“沿着这海岸航行的水手们说,他们发现了许多公牛的骨头,他们知道,这些公牛是被海中巨蛇吃掉的。当他们继续航行时,巨蛇向他们发动了袭击……”
1555年,瑞典乌普萨拉城的大主教奥拉斯·马格努斯曾描述了一条长60米、宽6米的海怪。它长着尖锐的鳞,毛发从脖子上垂下来。一位名叫汉斯·爱爵德的挪威传教士也记述了他在1734年在格陵兰附近见到的一条可怕的海怪:“它的长而尖的鼻子像鲸一样喷着气。它有宽阔的大鳍、坚固而粗皱的皮,下身形状像蛇。它高高地翘起尾巴,倒退着沉入水中。它的身躯有船那样长。当天晚上,我们遇上了恶劣的天气。”
人们最初把海怪定为了海蟒。在19世纪有关海蛇的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808年奥克尼斯的“斯特朗萨怪兽”。专家们亲自对渔夫送来的一具奇怪尸体进行认真检查,而后各执一词,有的说这是科学上尚不知道的动物,有的说,这是姥鲨。多年来争论不休,最后还是把答案统一到了姥鲨之上。
1848年,行驶在大西洋非洲海岸的皇家海军军舰“德达勒斯”号上的船长和水手们是最著名的海蛇发现者。船长彼得报告说:“它的头和肩膀冒出海面1.3米高。没有鳍,但有一些像马鬃或海草似的东西在它背上拂动。”
对于以前这样的关于海怪或海蛇的发现,一些动物学家都不以为然,他们不相信这些,也不同意把这些动物解释为海豹或鱿鱼之类以外的“怪物”。
而有些专家认为,在海洋的某些地方,可能存在着一种动物,这种动物是人类产生之前曾统治地球的巨型动物的后代,而且有可能是恐龙的后代。
到了20世纪时,发现海怪或海蛇的又大有人在。其中最令人信服的是巴西东海岸的巨型海蛇。1905年,米德·沃尔多和迈克尔·尼科尔乘着“瓦巴拉”号蒸汽船离开巴西。他们站在甲板上,突然看见一个乍看像石头的东西漂浮在海面上。沃尔多后来回忆道:“不久,我看到巨大的鳍或皱壳露出海面,颜色如黑棕色的海带,边缘有些蜷曲。它的长度显然有2米,高出水面约45~60厘米。我能够看到,在水下,在皱壳后面的躯干很大;在壳前方伸出水面的是巨大的头和脖子。
“脖子有人体那般粗,头很像海龟,当然也有眼睛,我看得出它嘴巴的轮廓。我们的船速很快,一会就远离它了,它游动时脖子左右摆动,姿势奇特。它的头部和脖子上部是黑棕色的,下半部有些苍白。”
过了14个小时,那个(或者是另一个)怪物又出现了,因为尼科尔报告:“水中有巨大的翻滚波浪。”“瓦巴拉”号船的大副和三副也看见了这一现象。尼科尔还写道:“起初我们以为这是90~135米远处的一块暗礁,但不久,那东西以比我们船速(约8.5海里/小时)稍快的速度移动。
“接着,站在瞭望台上的一位水手也看到了它。虽说月光很亮,但因怪物激起的水花四溅,我们无法看清这怪物到底是什么样于。从水面激起的波浪看,它像是一艘正在水面航行的潜水艇。”几分钟后,怪物便消失了。
“瓦巴拉”号船的遭遇和几世纪中的有关报告,都是描绘一种长长的、似蛇的,在海上蜿蜒前进的怪物。这种怪物是海蛇?是巨鲨?还是恐龙的后代?或是人们至今还不认识的动物呢?目前,仍没有定论。
浩瀚幽深的海洋中确实藏着一些人们尚未发现的奥秘,为了能够了解海洋,利用海洋,很多科学家都十分关注于海洋及其各种相关现象的研究。
如上所述,在关于海洋生物的研究中,最令人困惑的莫过于有关海怪的报告了。
人类在海洋中发现的奇怪动物有两种,或是像恐龙,或是似大海蛇。如上所述,下面讲述的在新西兰海底发现的奇尸可能更会让人们拍案称奇。
1977年4月25日,日本大洋渔业公司的一艘渔船,在新西兰的克拉斯特彻奇市以东50公里的海面上捕鱼,当渔民们把渔网从水下300米的地方往上拉时,“呼”的一下,渔网里竟捞出一具叫不上名字的已腐烂的动物尸体。渔民们把捞上来的东西拍了照,并且取了做分析用的试样后就丢了。
这具尸体有2吨重,它大约死去半年到一年了,所以浑身散发强烈的腐臭味。这个怪物样子很怪:长长的脖子上,有一个小小的脑袋,肚子很大,里面却是空空的,没有一点内脏,还长着4个很大的鳍……它的身长约10米,头和颈部长约2.5米。
动物学家们对这个怪物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假设。多数人认为它是被海浪打得面目皆非的小鲸鱼和大鲨鱼,但有些人则认为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动物——生活在深海里的蛇颈龙。
此后不久,美国“海洋”杂志公布了东京渔业高等学校生物化学家中村对试样进行分析的结果,他从样本中找到了为鲨鱼以及其他爬虫类动物所特有的某种蛋白,而这种蛋白是哺乳动物从来所没有的。目前所有的生物化学资料对此还不能有更深的解释。
这个研究结果排除了死鲸的说法。也就是说,这个奇尸要么是鲨鱼,要么是人类还不知道的海中大爬虫类动物。但鲨鱼的肉是白的,还有一种尿的气味,而这个怪物的尸体却是赤红的,没有尿味,且根据照片和目击者的描绘,说明这个尸体并不像鲨鱼。这个尸体没有鱼类特有的腥味,只带有腐烂的肉臭味。所以不少人认为这种怪兽是属于海中还不知道的大爬虫类动物,也可能就是残存的恐龙后代的一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