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枝岩黄芪
一、来源与现状
细枝岩黄芪,别名花棒、牛尾稍、花柴,在我国西北部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新疆等荒漠半荒漠地带都有分布。我省河西北部原有成片林带,因滥樵滥牧,现已减少。60年代初开始人工种植;1966年经民勤治沙站引种试验确定为重点固沙灌木种。人工种植面积正在扩大。
二、植物学特征
花棒是豆科岩黄芪属多年生落叶大灌木。茎直立,高2~5m,分枝多而短,丛生呈扫帚状。幼嫩枝条绿色至灰黄色,老枝及主干紫红色,皮呈条片状剥落似桦。有发达的主根和侧根,入土深随湿沙层加厚而加深;当年幼小苗木的根系上就形成明显的根瘤,随根系生长而增多,在立地条件很差时也能旺盛生长。羽状复叶,小叶3~5片,狭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先端尖,基部圆楔形,上面有腺点,下面有短柔毛,上部小叶少数而很狭,有时只具叶柄或小叶早脱落。总状花序腋生,具长总梗,蝶形花5~7朵,花冠紫红色或淡紫红色,旗瓣倒卵形无爪。翼瓣矩形有爪有耳,旗瓣较龙骨瓣微长或等长,翼瓣是旗瓣的1/2;花萼外面有柔毛,具三角形裂片;子房有毛。荚果1~4节,荚节鼓胀成卵圆形串珠状,具横凸起花纹,密生灰白色长柔毛,成熟后节间断裂,每节荚果内含1粒种子,千粒重35~40 g。
三、生物学特性
抗寒、抗旱、抗风沙、耐热、耐瘠薄能力很强,喜生于沙区荒漠生境。花棒幼茎具锥状顶端,发芽时子叶不出土,而根部很快向地下生长,当根部扎入稳定湿沙层时,幼茎生长才变快。幼茎生长迅速,以6-7月份生长最快,年生长高度可达70 cm;3年株高1.5~2m,成年株高4~5m,主枝丛生,冠幅达3~4m。当生长到5~7年时,植株高度达到顶峰不再增高。当植株被风沙埋没深达1m时,仍能正常生长,并能从埋没的枝干上生出新的水平根,构成几层发达的水平根系网,扩大吸收面,以适应干旱生境。5-6年成株根幅常可达10m以上。在天然林分布区,年平均气温8℃~9.6℃,全年≥10℃积温2 800℃~3 500℃,年日照时数2 900~3500小时,年降雨量40~200mm之间。不怕风吹沙打。造林成活后,可于第二年就能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花期6—9月,开花期持续长达4~5个月。成熟期10—11月,成熟荚果容易脱落。成年树每株可采种1 kg左右。
四、利用价值
花棒嫩枝稠密,花序长而繁茂,牲畜适口性好,饲用价值大,是喜食的饲用灌木。牛、羊、马喜食幼嫩枝叶和花,骆驼一年四季喜食。可以放牧,也可以采收嫩枝鲜叶花序青饲或调制干草后补饲。据民勤治沙研究所测定,4~10年株龄的饲草产量,平均每亩青重为215.7 kg,干重74.6 kg。另据测定,每亩3年生的幼林,年可采集鲜枝叶100 kg,可供3个羊单位一年的补饲所需。幼嫩枝叶产量,在10年内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生长稳定后,产量开始逐年下降。其营养期的营养成分如下表:
细枝岩黄芪的营养成分 (%)
花棒是速生高产燃料灌木种,枝条坚硬,火力强而持久,适于平茬采伐烧柴,再收获产量很高。株龄6-9年的平茬采伐量每亩约2 000~5 000 kg,即每年平均每亩生长量为356~583 kg。6龄平茬后,次年新生株丛平均高达2.2m,冠幅2.6m,地径1.9 cm,相当于3~4龄株体。适应在荒漠、半荒漠丘间低地、低山残丘和流动、半流动沙丘上播种,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花期长达4~5个月,异花授粉,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幼嫩枝叶肥分含量高,木质化程度低,沤制易腐烂,可作绿肥压青,肥田增产。花棒是采麻用纤维植物。7月份则顶生长缓慢至停止,而侧生长加快,初生皮层胀裂呈条片状剥离,撕下皮层,稍加揉搓就是拉力大,韧度强的灰白色花棒麻。六龄花棒平茬后,次年萌发的新枝条可采收麻皮,单株可采麻21g,每亩可采麻3~5kg。
花棒种实,可作家畜饲料,炒熟后可食用当豆子吃,也可炒熟后掺和粮食加工成炒面吃,带油香味。还可榨油食用。花棒在饲用、食用、油用上有很大潜力。经平茬后,次年萌生的新枝仍能开花结实,单株在丰收年可采种l~1.5kg。
五、栽培利用技术
(一)土壤与耕作
花棒在沙质壤土和黏壤质的丘间低地或沙漠荒滩地上均能种植。成活率高,生长好。在沙砾质、漏沙、夹沙地上,灌溉种植也能成活,但生长较差。在半荒漠及干旱草原地区的流动沙丘迎风坡中、下部,用作固沙种植时,成活率和生长均好。育苗以沙质轻壤为好,育苗前一年,结合深耕整地施足底肥,进行冬灌。第二年播种前需精细整地,保持土壤水分适中,才能获得全苗。近年来,在降雨量较高的地区,采用飞播,效果也较好。(www.xing528.com)
花棒种子较大,子叶不出土,需采用高质量种子播种。种植花棒需要先育苗后移栽,育苗要在早春3月至4月上旬抢墒进行。播种以条播为佳,播深4 cm左右,播后镇压。播种量,直播每亩1.0~1.5 kg,育苗播种每亩7~8 kg,条播行距25~30 cm,移栽株距1.5×2m,2×2m、1×3m或2×3m。育苗播种还可采用催芽播种效果甚好。方法是于播种前10天,把种子用温水浸泡2~3天后,混合湿沙堆放催芽,并适当加水,保持湿润,当少量种子开始裂口露出白尖时,就可播种。
直播造林须采用穴播,穴距以1×2m至1×3m为宜,播种期可于早春抢墒播种或在春夏雨季播种。但直播因鼠虫掏吃种子严重,成效较差,应注意防治。
(三)移栽
一般于上年育苗,当苗高达30 cm时,起苗出圃移植,于下年春季移栽效果好,成活率一般在80%~90%,秋季移栽成活率低。移栽时挖穴要深,防止窝根,一般60~70cm即可,穴内要灌足水再移栽。
(四)田间管理
幼苗期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杂草危害,定植后无需特别管理。用作饲料的,要于定苗后第二年开始进行平茬,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有条件的在平茬后应及时灌水,但灌水不宜过多,这样,利用年限可达几十年。
(五)收种
花棒荚果成熟后容易脱落,种子成熟时期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荚果呈灰白色时就应采收。5年以上株龄的植株,结实多而种子成熟饱满,是采种的主要对象。
(六)利用
除饲料、绿肥外,也是很好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燃料、麻用及蜜源植物,它的枝干光滑端直,红中透黄,美观耐久,是做农具柄、笆房、编筐等的优质材料,用途广泛,经济和生态效益均高。
作麻用时,老枝干的次生皮层不能剥麻,老枝的新生枝稍,分枝过多过细,也不宜剥麻,只有平茬后,次年萌生的新枝茎剥麻最好。采麻时期以9-12月为宜,过早皮层尚未完全剥离,过迟则因风吹日晒雨雪浸淋,纤维质地变劣。因此,平茬要与取柴、剥麻、饲用,编制结合经营,一举数得。
在防风固沙林地平茬利用时,要在保证防风固沙效用的前提下,采用隔行或带状平茬,可以连年割取。
六、综合评价
细枝岩黄芪适应沙漠生境,是我省防风固沙的重点植物,也是荒漠、半荒漠驼、羊良好的饲料植物。兼有燃料、肥料、编织、剥麻等多种用途,生态与经济效益均高。我省已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深受群众欢迎,可确定为河西北部荒漠地带的当家草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