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筹活版,半世作雕虫;珠玉千箱积,经营卅载功。
——(清)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咏自刊》
沈括经常深入工匠的作坊中调查研究,所以记录了许多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其中特别有名的是毕异的活字印刷技术。
大约在隋朝时,我国就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人们把要印的书,用刀在一块块的木板上雕刻出凸出来的反写文字,然后再把墨印在纸上,比手抄方便得多。但是用雕版印书,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而且刻好一块木板,要改动一个字,就要全部重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毕异经过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www.xing528.com)
毕异用胶泥刻字,字画突出的高度像铜钱的边缘那样厚薄,每个字一个印,用火烧硬。排印时,先设置一块铁板,板上敷上一层松脂、蜡和纸灰,然后再放上一个铁柜,把要印的活字一个个排进去,满一铁柜就是一板。再用火烤,等松脂、蜡熔化了,用平板将字面压平。这样,活字就平整地凝固在板上,同雕板一样,只要刷上墨,就可以印书了。印书时,准备两块铁板,一板印刷,另一板排字,交替使用,印起来很快。为便于拣字,指导胶泥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遇到不常用的怪僻字,就随时刻制用火烧成。印完以后,把铁板放在火上烘热,让松脂和蜡熔化,用手一拨,活字就会脱落下来,下一次印刷还能再用。
活字印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其他一些优点。如发现错字可随时更换,也不会产生雕版的虫蛀、变形及保管困难的问题。只要有了一套活字,便什么书都可印,大大节省了写刻雕版的费用,又缩短了出书时间。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约300年后,这项技术陆续传到朝鲜、日本,又经过中亚传至小亚细亚与埃及,并影响欧洲。到德国人古腾堡开创金属活字印刷,距毕昇的发明已经有400多年了。
有了活字印刷术,整个世界的文化、教育、沟通等等都发生变化了。中国突然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印刷的书籍比起前代成倍的增长,图书的普及带动了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但是,毕昇的泥活字印刷法并没有书籍实物流传下来,要不是沈括把他的伟大发明记载下来,我们简直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到了清代道光年间,一位名叫翟金生的秀才尝试着按照《梦溪笔谈》的记载用泥活字印书,获得了成功。这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