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兰亭书圣王羲之
若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瑜瑾烂而五色,黼黻摛其五采。
——(元)盛熙明《法书考》
东晋时,文化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纸的使用以及士族名士对社交礼仪的注重,信件往来讲究书法优美,书法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王羲之是当时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是丞相王导的侄子,他从小喜爱写字,写完字就到家门外的池塘里洗毛笔和砚台,池塘里的水全被染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作“墨池”。他走路吃饭都在练习书法,心里想着,手指就在身上划,日子久了,衣服都划破了。他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见到了许多前辈书法家的真迹,并认真地临摹。到了50岁的时候,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吸取名家精华,自成一体。他的行书笔势典雅流畅、结构严谨,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公元353年,就是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42位朋友,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雅会。大家坐在溪水边,把盛酒的碗放在溪中随水而下,停到谁面前谁就饮酒赋诗。最后,大家把几十首诗写出来,订成一册。王羲之给诗集写了篇序言,就是彪炳千古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28行,共324个字,相同的字都各有不同写法,笔飞墨舞,气象万千。后代的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兰亭集序》,千方百计把它搞到了手,又嘱咐后人将它殉葬昭陵。从此《兰亭集序》的真迹就失传了。(www.xing528.com)
据说王羲之爱鹅成癖,一位道士为了得到他的墨宝,特意养了许多漂亮的白鹅。王羲之听说后就跑去看,问道士:“能不能卖给我几只鹅?”
道士说:“不用花钱,你替我抄一部《道德经》就可以了。”王羲之欣然同意,道士就以白鹅相赠。王羲之曾当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称他为王右军。到宋代时,江南一带还有称鹅为“右军”的。
王羲之的七个儿子都爱好书法,以幼子王献之成就最大,与父亲齐名,并称“二王”。
作为一名艺术家,王羲之的性情非常洒脱。太尉郗鉴知道王导家的子弟都是才俊,想从中选一个做他的乘龙快婿,就派人去和王导商量。王导说:“王氏子弟都在东厢房,你自己去挑吧。”
使者看了看,会来报告给郗鉴说:“王氏子弟都很优秀,他们装束整齐,庄重严肃地坐着。只有一个人靠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胡饼。”
郗鉴说:“那个就是我的好女婿啊!”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王羲之。从此,“东床”就成了女婿的代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