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圣张衡观天测地
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严济慈《张衡墓题词》
公元138年,在东汉为顺帝永和三年,主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张衡向朝廷报告:京城洛阳的西北发生了地震。可是,洛阳城里的人并没有感觉到地震,人们议论纷纷,指责张衡是胡说八道。过了几天,陇西(今甘肃)的地方官派人向朝廷报告说:“我们那里发生了大地震,请朝廷发放钱粮救济灾民。”人们这才相信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
张衡,字平子,出生在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多才多艺,在当时就以文学和绘画著名,更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张衡小时候家境贫穷,常常要靠亲戚、朋友的接济生活。但是,他在穷困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读书求学,十五六岁时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了。他根据自己在长安和洛阳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著名的《两京赋》。后人把他和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为“汉赋四大家”。(www.xing528.com)
从30岁起,张衡开始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机械等自然科学研究,在《灵宪》这本科学著作中,张衡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科学观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宇宙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在古代,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39岁那年,张衡发明了浑象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精确地演示天象变化的科学仪器。它是一个直径约为八尺的空心铜球,外面刻着太阳、月亮和许多星星,这个铜球斜放在架子上,利用齿轮系统和水力来使它匀速转动。铜球每天转动一圈,转动的方向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完全一致。
好多人都跑来看稀奇,张衡就说:“你们看好了,现在这颗星星已经从东方升起了,那颗星星正在向西方落下去。”大家跑到屋外,抬头观看星光点点的夜空,果然和张衡所说的一模一样。
15年后,张衡又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科学仪器,比欧洲人早了1700多年。候风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成的,像一个大酒坛,直径8尺,顶上有一个活动的盖子。打开盖子,可以看到一根活动的柱子,和8个机关连结在一起,而8个机关又分别和外壁上的八条龙紧紧相连。8条龙代表8个方位,头部都朝向地面。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代表这个方位的龙就会自动张开嘴,“当啷”一声把铜球吐进下面的铜蛤蟆的嘴里。这样,负责观测地震的人员就知道发生地震了。
张衡还发明了指南车、自动记录里程的鼓车、能够飞行数里的木鸟等器械,还绘制了我国第一幅比较完备的星图。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