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孙庞斗智
昔日孙庞曾决胜,只今草木尚含愁。不知七国皆迷地,犹自停车吊古邱。
——(明)李先芳《马陵道中》
商鞅变法令秦国强盛,有个人又生气又后悔,那就是魏惠王。想当年,商鞅是魏国宰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曾向魏惠王举荐商鞅,还说:“您要是不用他,就把他杀了,千万别让他到别的国家去。”
可是魏惠王既没有重用商鞅,也没有杀了他,结果让他溜到秦国去了。于是魏惠王也花重金招徕天下豪杰,得到了大将庞涓。
后来,魏惠王得知庞涓还有个同学,齐国人孙膑,就让庞涓把孙膑请来。没想到庞涓心胸狭隘,害怕比他更有本事的孙膑和他争名夺利,就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办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膝盖骨。幸好齐国有使臣到魏国访问,把孙膑救了出来。
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人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孙膑是孙武的后代,精通兵书战策,正在改革图强的齐威王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大为赏识。
魏惠王十七年,就是公元前354年,庞涓带兵进攻赵国,围住了赵国的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对田忌说:“现在魏国精锐的兵力都去攻赵国,国内大多是老弱残兵。我们不如去攻魏国的大梁,庞涓一定要回来救援,我们就能在半路上伏击他了。”田忌就按照这个计策去做。(www.xing528.com)
庞涓已经攻下邯郸,忽然听说大梁被围,立刻吩咐退兵,结果在桂陵(今河南长垣)遇到伏击。庞涓大败,邯郸之围也解除了。
13年后,魏国又派庞涓攻打韩国,孙膑又使出他的老办法,庞涓还是中计了,等他赶回大梁,齐军已经撤退了。
庞涓察看齐军扎营的地方,又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算起来够十万人吃饭的。他带人一路追去,到齐军第二次扎营的地方,炉灶只够五万人用的了。而齐军第三次扎营的地方,炉灶只够两万人用。庞涓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是胆小鬼。十万大军,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
他带领军队一直追到马陵,正是天黑的时候。忽然前面的士兵报告说:“前面的路给木头堵住啦!”庞涓上前一看,只有最大的一棵树没有被砍倒,还刮去了树皮,上面影影绰绰地写着几个大字。
庞涓叫人拿火把来照,原来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他大吃一惊,连忙吩咐撤退,已经晚了,四周的箭矢像飞蝗似的射来。
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又算准魏兵在这时到达马陵,预先埋伏了弓箭手,吩咐他们只等树下有火光就放箭。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