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孔子周游列国
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不知何人诗也。
——(北宋)唐庚《唐子西文录》
就在诸侯们为了权力而征战不休的时候,在鲁国一间学堂里,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正做着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他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的父亲叔梁纥是个小武官,在孔子三岁时就死了,母亲颜征在把他抚养成人。
孔子年轻时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掌管牛羊畜牧的“乘田”一类的小官。因为对古代礼仪特别熟悉,有些人愿意拜他为师,他就索性办了个私塾,收起学生来。鲁国的大夫孟僖子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儿去学习。靠南宫敬叔的推荐,鲁昭公还让孔子到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中年以后,孔子官运亨通,最高时曾做过执掌刑狱的司寇。这时齐国在晏婴的治理下强盛起来,齐景公想恢复齐桓公当年的霸业,于是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峡谷开个会。鲁定公带着孔子赴会,经过孔子的努力,齐景公决定把从鲁国侵占的三处土地还给了鲁国。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后来齐景公为了麻痹鲁国,送了80名歌女给鲁定公。鲁定公从此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就躲着孔子。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加上孔子与当时把持鲁国政权的大夫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政治观点不和,就带着学生离开鲁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www.xing528.com)
一路上,孔子和学生们经历了不少磨难。楚昭王打发人请他,陈国和蔡国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对他们不利,发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孔子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几天都没吃上饭。后来,楚国派了兵,才给他解了围。
孔子到郑国时曾经与弟子失散,独自站在东门外。有个人对他的弟子子贡说:“我在东门外看见一个人,身高大约九尺六寸,浓眉大眼,额头宽大。头看起来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部以下像大禹,只是样子看起来很狼狈,像条失去主人的狗!”
弟子们找到孔子后,把郑国人对他的描述告诉他。孔子笑着说:“人的长相如何不是十分重要的。但说我像丧家之犬,倒是蛮贴切的。”
凭着这样乐观的精神,他周游列国14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鲁哀公十一年,就是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回到鲁国,集中精力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先后删改《诗经》、《尚书》,修订《礼经》、《乐经》,撰写《春秋》。
孔子72岁去世。他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形成了儒家学派,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